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一般人有三種掛礙

一般人有三種掛礙

時間:2019-05-24 12:07:35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阻撓我們悟道的障礙是私心、驕傲、仇恨和無知。

修行者應該感謝有情眾生給我們無窮的機會,來修行菩提心及培養功德,若是沒有眾生,菩薩就不能成佛。

過去所做好壞都放下,隻要具有信心。堅持到臨命終,深信有個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從今以後,不論遇到任何順逆境界,永不忘失求生極樂世界的好樂心,早晚至少念五分鐘佛號。一心專念,發菩提心。

覺悟是你停止希求時出現的。

好習慣有四:準時、正確、恒心和迅速。缺少瞭第一種,光陰就要被浪費;不具備第二種,就要錯誤百出;沒有第三種,就無法獲致良好的成果;沒有第四種,就會錯過良機。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一般人有三種掛礙:

(1)對身的掛礙。學佛並不是保證大傢不病不死,其真正目的是要消人心中的無明和執著,把痛若和煩惱之根拔掉。

(2)對名的掛礙。好出名、好清譽均是個掛礙。‘譽之所至,謗亦隨之。’例:襌師養棄嬰。

(3)對情的掛礙。喜歡的掛礙,怨恨的也掛礙。佛法並不否定世間人情的重要,但盲目的感情

或無智慧的感情,是煩惱之源,應設法使之升華和凈化,將私愛轉為慈悲。

修行,學習一份清凈心,何謂清凈心呢?打坐念佛、禮懺誦經,隻是使我們得到一時的清凈而已,真正的清凈心,就是菩薩心,充滿服務奉獻的心。

不從自我的立場看世間,才能真正的理解世間,救護世間。

靜坐是為瞭清凈自在、開發喜樂,不是為瞭忍受痛苦,傷害軀體。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