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凈土法門:佛門的禪定是定慧等學,定功有等次的

凈土法門:佛門的禪定是定慧等學,定功有等次的

時間:2019-05-24 12:22:2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佛門的禪定是定慧等學,定功有等次的

摘自凈土大經科註(二次講)-第13集(凈空法師)

 我學《妄盡還源觀》的時候,對於「出生無盡」用瞭二、三個星期的時間,想不通,怎麼會出生無盡?怎麼會產生這種現象?以後忽然想起小時候玩的萬花筒,萬花筒不就是出生無盡嗎?其實很簡單,我們小時候玩萬花筒那自己做的,沒有現在這麼漂亮,自己做的,找紙捲成筒,厚紙;或者找竹筒,竹子,用竹子把前後兩截鋸掉做萬花筒。裡面放三個玻璃片三角形的,放一些碎的紙片不同顏色的,你轉起來就看到瞭,真的出生無盡。這個出生無盡是自然現象,不是人為的,隻要你轉動它。所以自性就像個萬花筒一樣,什麼東西轉動它?念頭、行為。我們的念頭、我們的造作在轉動它,它就產生無量無邊、無盡無數的變化。但是你要曉得,一切變化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不動就見到真相,動就見到妄相。如何能見到?隻有一個方法,清凈心。隨著你清凈心的程度,你看到的廣狹境界不相同,心愈清凈見的能量愈大、愈深。深到極處,中國古人所說「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你真看到瞭。

所以這個底下說,「由上喻可明」,上面比喻可以明瞭,「若看破諸金器,塔、像、瓶、碗、釧、環等虛妄差別之相」,你就見到「諸器中平等真實之金」。它全是金作的,你看到金就見性,你著瞭相你就見不到性。我們今天看一切法全著相,眼見的色相,耳聽的聲相,鼻對的是香的相,舌根對的是味的相酸甜苦辣咸,身體接觸的是觸之相,全著瞭相。你要知道這個相全是假的,它的性平等一如,平等一如是什麼?無相。這個無相不是空無,不是什麼都無,有緣它能現相。如果你要見到空無,那不是自性,那是什麼東西?有,有人見到這個、專修這個,修錯瞭,以為這就是見性瞭,那叫無想定。他的果報是無想天,在第四禪。功夫也算不錯,到第四禪,他誤會以為那就是究竟涅槃。所以修定的人一定要知道,定不是沒有境界,沒有境界那個定是無想定,什麼都不想瞭。袁瞭凡修的就是那個什麼都不想,三天三夜不起一個念頭,那是無想定,那是錯瞭,那個他沒有辦法破無明。

所以佛門的禪定是定慧等學,定中有境界,不是死定。在境界裡頭練什麼?練不動心,這是真正的禪定。八萬四千法門包括凈土法門全都是禪定,離開戒定慧決定不能成就。凈宗就是用一句佛號,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全把它變成一句阿彌陀佛。外面清清楚楚,裡頭如如不動,這叫念佛三昧,這裡頭就是戒定慧統統具足。戒是什麼?守規矩,規矩就是一句佛號。心裡頭把一切妄念、妄想、記憶,善的記憶、不善的記憶,統統放下,這叫持戒。不許可把外頭東西搬到心裡來,要讓心清凈,心裡隻有一尊阿彌陀佛,隻有一句佛號,這叫持戒,時間久瞭自然得定。為什麼?在一切外境裡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那叫定;不是叫你不看、不聽,不是的。不起心、不動念這佛的定,不分別是菩薩的定,不執著是阿羅漢的定,定功有等次的。

隻要得到這個定功,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不起貪瞋癡慢疑,沒有一切執著。就是決定沒有控制的念頭,沒有佔有的念頭,沒有支配的念頭,這三種佛法稱之為欲望。這三樣沒有,你欲望斷掉瞭,你的三昧就能成就。三昧成就之後,不定什麼時候就大徹大悟,就見性瞭,一定得要功夫深。所以宗門,老師對學生的測驗常用一句話,「你會麼?」這會用心嗎?會用心的人統統都能成就,那就是佛法。不會,見色聞聲起執著,想佔有、想控制,有貪瞋癡慢疑,這就不會。你錯用瞭心,用什麼心?輪迴心,這些是輪迴心。用得善,多分替別人想,少為自己想,上三道;用得不善,自私自利,專為自己想,不替別人想,三途。所以統統都不善,善跟不善統統要放下,才能出六道。自性清凈心當中什麼也沒有,你才能成佛、成菩薩,不能有絲毫東西存在,這叫見實相。

凈土大經解演義·科註及精華節錄(添加中)<?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