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南懷瑾:《金剛經》的精華就在三個字

南懷瑾:《金剛經》的精華就在三個字

時間:2019-05-24 14:58:1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金剛經》的精華就在三個字

南懷瑾

我去年講《金剛經》的時候說過,《金剛經》的精華就在三個字:“善護念”。什麼是“善護念”?就是“護彼意”,保護你的起心動念。心念永遠不散亂,隨時都在禪定的境界裡,叫做“隨禪定”。

《金剛經》上“善護念”三個字,鳩摩羅什不曉得用瞭多少智慧翻譯的。後來禪宗興盛以後,有一位在傢居士,學問很好,要註解《思益經》,去見南陽忠國師。南陽忠國師說:好呀!你學問好,可以註經啊!說著就叫徒弟端碗清水,放七顆米在裡頭,再放一雙筷子在碗上,然後問:你曉得我現在要幹什麼嗎?居士說:師父,我不懂。南陽忠國師說:好瞭,我的意思你都不懂,佛的意思你懂嗎?你隨便去翻譯,隨便去註解嗎?很多人以為自己佛學搞好瞭,就開始寫作瞭,可是研究鳩摩羅什的傳記,就知道他是一個到達悟道、成道的大菩薩境界的人,他當時翻譯的“善護念”這三個字,真瞭不起。

不管儒傢、佛傢、道傢,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類一切的修養方法,都是這三個字--善護念。好好照應你的心念,起心動念,都要好好照應你自己的思想。如果你的心念壞瞭,隻想修成功有瞭神通,手一伸,銀行支票就來瞭,或是有些年輕人,想得神通,就看見佛菩薩瞭,將來到月球不要訂位子,因為一跳就上去瞭。用這種功利主義的觀念來學佛打坐是錯誤的。你看佛!多麼平淡,穿衣服,洗澡,打坐,很平常,決不是幻想,決不亂來,也不帶一點宗教的氣息,然後教我們修養的重點就是“善護念”。

《金剛經》最開始,第一個重點是三個字--善護念。凡夫也好,成佛也好,隻有一個法門,就是善護念。護什麼念?無所住怎麼無所住?很簡單,不生法相。成瞭佛的人怎麼樣呢?也是一樣,也是吃飯穿衣,飯吃飽瞭,洗腳打坐,就是那麼平凡。沒有什麼頭上放光啦!心窩子放光啦!六種神通啦!都不來。吃飯穿衣敷座而坐。然後你問話,他答覆,就是那麼簡單。金剛經就是平凡裡頭的真實,平凡裡頭的超脫。

善,好好的照顧自己的思想、心念、意念。譬如現在我們學佛的人,有念佛的,能念南無阿彌陀佛到達一心不亂,也不過是善護念的一個法門。我們打坐,照顧自己不要胡思亂想,也是善護念。一切宗教的修養方法,都是這三個字,《金剛經》重點在哪裡?就是善護念。大傢要特別註意!

因講到善護念,我們曉得佛經、佛學裡三十七道品菩提道次第,修大徹大悟的方法中,有個四念處,就是念身、念受、念心、念法。念心是四念處裡非常重要的,隨時念這個心,知道瞭這個念頭,就是善護念。我們的這個身心很重要,念身,此身無常。念心,我們思想是生滅的,靠不住的,一個念頭起來也立刻就過去瞭,去追這個念頭,當它是實在的心是錯誤的,因為這個思想每一秒鐘都在變去。

什麼叫念?一呼一吸之間叫做一念。照佛學的解釋,人的一念就有八萬四千煩惱。煩惱不一定是痛苦,但是心裡很煩。譬如,有人坐在這裡,盡管金剛經拿在手上,也在護念,他護一個什麼念呢?一個煩惱之念,不高興。自己也講不出來為什麼不高興,連自己都不知道,醫生也看不出來,這就是人生的境界,經常都在煩惱之中。

煩惱些什麼呢?就是“無故尋愁覓恨”,這是紅樓夢中的詞,描寫一個人的心情。其實每個人都是如此啊!“無故”,沒有原因的,“尋愁覓恨”,心裡講不出來,煩得很。“有時似傻如狂”,這本來是描寫賈寶玉的昏頭昏腦境界,飯吃飽瞭,看看花,郊遊一番,坐在那裡,沒有事啊!煩,為什麼煩呢?“無故”,沒有理由的,又傻裡瓜嘰的……這就是描寫人生,描寫得也非常恰當。所以《紅樓夢》的文學價值被推崇得那麼高,是很有道理的。

《西廂記》也有對人心理情緒描寫的詞句:“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無語怨東風”。沒得可怨的瞭,把東風都要怨一下。噯!東風很討厭,把花都吹下來瞭,你這風太可恨瞭。然後寫一篇文章罵風,自己不曉得自己在發瘋。這就是人的境界,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是什麼愁呢?閑來無事在愁。講不出來的閑愁有萬種。結果呢?一天到晚怨天尤人,沒得可怨的時侯,無語怨東風,連東風都要怨,人情世故的描寫妙到極點。

這是我們講到人的心念,一念之間,包含瞭八萬四千的煩惱,這也就是我們的人生。解脫瞭這樣的煩惱,空掉一念就成佛瞭,就是那麼簡單。但是在行為上要護念,要隨時照顧這個念頭。

在《金剛經》開始須菩提向佛問問題時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事實上答案就出來瞭,這是本經的精神不同於其他經典的地方。佛抓到這個主題,答案的兩句話也是畫龍點睛。所以禪宗祖師,特別推崇這一本經,因為這一本經的經文精神特別。諸位要成佛,這兩句話已經講完瞭,問題與答案都在這兩句話中瞭。

“善護念”,“善咐囑”,這兩句話等於許多同學問:老師啊,怎麼做工夫呀?我現在還在練氣功啊,聽呼吸,念佛,你好好教我啊!還有許多人去求法,花瞭很多時間和金錢求個法來。法可以求來嗎?有法可求嗎?這是個妄想!就是煩惱。法在那裡?法在你心中,就是“善護念”三個字。“善護念”是一切修行的起步,也是一切佛的成功和圓滿。這個主要的問題,就是《金剛經》的一隻金剛眼,也就是《金剛經》的正眼,正法眼藏。真正的學佛困難在什麼地方呢?就是“善護念”。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