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太上感應篇新證 第六章 諸惡 21

太上感應篇新證 第六章 諸惡 21

時間:2019-05-24 15:29:2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正文:貶(68)正(69)排(70)賢(71)

譯文:有的人為瞭鞏固自己的官位,每在上級面前進言,貶斥打擊正直不肯送禮買官的官員,使他們離開重要崗位。誹謗排擠賢能的同事,使他們失去官位。

分析

一個國傢若想興旺,必要廣集人才;一項事業若想成功,必定要有專業的能人才行。為此,有智慧的人為官,定會從大局出發,為瞭國傢和群眾利益,必會多方訪求正人君子,賢良人士,為他們提供展示自己才華的平臺,培養他們成為國傢建設發展的棟梁,即使將來官位超過自己,也隻有扶持和贊嘆。在有智慧人的心中,隻想如何為百姓造福,絲毫沒有個人利益。要知道,世有伯樂,而後才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有智慧的人無私地發掘人才,而善用人才的行為,正是現代伯樂的行為啊。

有的人為官,生怕別人擠瞭自己,或者超過自己,看到有能力強,品德好的同事,就心生嫉妒,千方百計壓制打擊,設計陷害,不能相容。其實,這都是私心在作怪,他們由於執持這個肉體的“我”是真實的,便時時保護自己個人的利益。為此,常懷陰暗之心,處處觀察別人的短處,每在上級領導面前讒言,目的是鞏固個人的地位,使正人君子,賢良人士受到打擊。如此行為,他自己認為搬掉瞭攔路虎、絆腳石,卻不知道已經造下瞭妨害賢良,毒害國傢和人民的罪孽瞭。須知謀略再高,敵不過業力。他在算計別人,排擠別人的時候,也埋下瞭自己被算計,被排擠的禍根瞭,將來的果報也是十分嚴重的。

事例一

北方某地,幹部來自三個地方,於是就形成瞭三個幫派。後來兩個勢力小的合在一處,成為兩大勢力,互相傾軋、排擠。這一年是換屆年,上邊派來瞭新的一把手。一個勢力強大的派系,當時各單位的第一位領導人大多數都是他們的人,為瞭排擠另一派的人選,他們聯合起來,把那個地方來的幹部,在選舉XX的時候把他們全部叉掉。那個派系的幹部連XX都不是,自然當不上領導瞭。憑能力來看,那個被叉掉的人能做事。在這場爭鬥中帶頭把另一派人叉掉的人,正是當時二把手。後來上邊為瞭平息矛盾,一個派系的人提拔一個,才將此事化解。

二把手做完這件事後,一把手心中不快,認為我剛來就弄事,給我下馬威,我以後還幹不幹工作瞭,你們聯合起來,我什麼事都做不成。於是從二把手前任司機,當時某實權局一把手入手,查處腐敗,意在牽扯出二把手,促進下臺。事情果不出所料,確實查到瞭經濟問題,並抓瞭幾個人,有的人為瞭封口自殺。最後二把手在互相爭鬥、排擠中敗下陣來,下來到休閑處任職。這樣一把手仍是不饒,最後他隻好提前退休,到外地去做買賣,結束政治生涯。後來上邊把屬於二把手那一派的領導慢慢全部調離,多用外派幹部,用瞭近十年的時間,才打破爭鬥的格局。那個當時的一把手,退休前想到休閑處任職,被人聯名揭發某腐敗事,雖然沒有追究法律責任,但被排擠而走,也沒有當成。

再析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這幾位官員本質並不十分惡劣,卻把精力用在內耗上,用盡心機,使盡手段,無非為瞭個人或者小團體的利益,這樣他們哪裡有精力去做工作呢?哪裡會想到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負責呢?如果能夠互相包容,互相忍讓,就一會出現這種局面瞭,如果心裡裝著國傢和人民的利益,就不會這樣做瞭。

 

點我打賞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