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農民工孤身打工16年不幸患癌,決定捐出遺體器官

農民工孤身打工16年不幸患癌,決定捐出遺體器官

時間:2019-05-24 20:48:3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農民工孤身打工16年不幸患癌 決定捐出遺體器官


王春意希望入住臨終關懷醫院 新文化記者 蔣盛松 攝

新文化訊(記者 閆碩) 公主嶺農民王春意孤身在北京打工16年,從事保潔、保安服務行業。今年春節,他被確診肺癌中晚期,當得知自己身患絕癥後,他很平靜地做出個決定,要捐獻遺體和角膜供醫學研究和救助他人。“想把有用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我知道生病的痛苦,擁有健康多好啊……”昨天,說這話時,他的語氣依然平靜。

狀態平靜

昨天,飄著小雨,王春意駝著背,拎著破舊的黑色人造革包,站在長春綠園區娜奇美商場門前,等著坐車回公主嶺農村老傢。

前一天,他到一傢臨終關懷機構嘗試申請免費鎮痛藥後,沒車瞭,在小旅館住瞭一宿。

“現在病情還沒變嚴重,就還是咳嗽嚴重,可能是我心態挺好,感覺好些瞭呢……”45歲的王春意,皮膚黝黑、臉龐消瘦,16年前新婚妻子與他分開,以及一場大病後,他孤身到北京闖蕩,從事保安、保潔等工作,省吃儉用的,攢下幾萬元積蓄,這次有病,幾乎都花沒瞭。

“起初沒當回事,以為是小感冒,沒想到一咳就是兩個月,後來還咳血。”在工友勸說下,他才到醫院就診,被確診為左肺小細胞癌淋巴轉移,醫生遺憾地告訴他,恐怕隻有半年到一年的時間。

“聽說後,我一滴眼淚沒掉,沒少吃過一頓飯,沒耽誤睡覺,自己都覺得平靜得意外,好像不是一個正常的狀態……”在北京待久瞭,王春意說話也帶著京腔。

心願已瞭

病瞭,工作是幹不瞭瞭,他想到媒體曾報道的姚貝娜捐獻眼角膜,這個舉動感染瞭他,“在生病期間,我想瞭很多。無論誰都有一死,隻是時間早晚不同。到人生的最後時刻,我想做點有意義的事情,捐出遺體。”

在北京媒體的幫助下,他聯系上北京的醫院,4月8日做完瞭志願捐獻遺體登記。

由於身體原因,他選擇回老傢靜養,遺體捐獻規定不能跨省,上周四,他回到老傢,第一項工作是聯系省紅十字會。

5月8日,在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詢問瞭他的身體情況,提醒他一些註意事項,得到瞭他的確認後,王春意領到瞭一張申請表,自願捐獻眼角膜,簽上瞭自己的名字。“這心願,可算瞭瞭。”

王春意現在唯一的親人是老傢的哥哥,平日在傢務農,農閑時進城打工,一年最多隻有2萬元收入。“人如果真走瞭,也是希望能有個完整的遺體吧,但是我拗不過他,他這人就是自己決定瞭什麼很難改變。後來我想,這也許是他最後的心願吧。”哥哥說,他最後有些不情願地在《捐獻遺體眼球志願書》和《志願捐獻遺體申請書》上的“執行人”一欄裡簽下瞭名字。

臨終關懷

王春意得到一個紅色紀念證,寫著“您申請在逝世後把遺體志願無償捐獻給醫學事業,這是一種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和科學精神。特頒此證,以表敬意。”這份證書他走哪帶到哪,視若珍寶。

捐獻眼角膜和遺體的手續已經辦完瞭,現在,他的願望隻是實現瞭一半,沒有子女、配偶、父母的他想入住臨終關懷醫院,“希望能死得體面點兒……”經過打聽長春有五傢試點醫院,現在他正在挨傢溝通,不過目前結果並不樂觀。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