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三生石的傳說

三生石的傳說

時間:2019-05-25 10:19:1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這真是一個動人的故事。它寫朋友的真情、寫人的本性、寫生命的精魂,歷經兩世而不改變,讀事令人動容。

富傢子弟李源,因為父親在變亂中死去而體悟人生無常,發誓不做官、不娶妻、不吃肉食,把自己的傢捐獻出來改建惠林寺,並住在寺裡修行。

寺裡的住持圓澤禪師,很會經營寺產,而且很懂音樂,李源和他成瞭要好的朋友,常常坐著談心,一談就是一整天,沒有人知道他們在談什麼。

有一天,他們相約共遊四川的青城山和峨眉山,李源想走水路從湖北沿江而上,圓澤卻主張由陸路取道長安斜谷入川。李源不同意。圓澤隻好依他,感嘆說:“一個人的命運真是由不得自己呀!”於是一起走水路,到瞭南浦,船靠在岸邊,看到一位穿花緞衣褲的婦人正到河邊取水,圓澤看著就流下淚來,對李源說:“我不願意走水路就是怕見到她呀!”李源吃驚地問他原因,他說:“她姓王,我註定要做她的兒子,因為我不肯來,所以她懷孕三年瞭還生不下來,現在既然遇到瞭,就不能再逃避。現在請你用符咒幫我速去投生,三天以後洗澡的時候,請你來王傢看我,我以一笑作為證明。十三年後的中秋夜,你來杭州的天竺寺外,我一定來和你見面。”

李源一方面悲痛後悔,一方面為他洗澡更衣,到黃昏的時候,圓澤就死瞭,河邊看見的婦人也隨之生產瞭。

三天以後李源去看嬰兒,嬰兒見到李源果真微笑,李源便把一切告訴王氏,王傢便拿錢把圓澤埋葬在山下。

李源再也無心去遊山,就回到惠林寺,寺裡的徒弟才說出圓澤早就寫好瞭遺書。

十三年後,李源從洛陽到杭州西湖天竺寺,去赴圓澤的約會,到寺外忽然聽到葛洪川畔傳來牧童拍著牛角的歌聲:

我是過瞭三世的昔人的魂魄,賞月吟風的往事早已成為過去;
慚愧讓你跑這麼遠來探望我,我的身體雖變瞭心性卻長在。

李源聽瞭,知道是舊人,忍不往問道:“澤公,你還好嗎?”

牧童說:“李公真守信約,可惜我的俗緣未瞭,不能和你再親近,我們隻有努力修行不墮落,將來還有會見面的日子。”隨即又唱瞭一首歌:

身前身後的事情非常渺茫,想說出因緣又怕心情憂傷;
吳越的山川我已經走遍瞭,再把船頭掉轉到瞿塘去吧!

牧童掉頭而去,從此不知他往那裡去瞭。

真有三生石嗎?

圓澤禪師和李源的故事流傳得很廣,到瞭今天,在杭州西湖天竺寺外,還留下一塊大石頭,據說就是當年他們隔世相會的地方,稱為“三生石”。

“三生石”一直是中國極有名的石頭,可以和女媧補天所剩下的那一塊頑石相媲美,後來發展成中國人對前生與後世的信念,不但許多朋友以三生石作為肝膽相照的依據,更多的情侶則在三生石上寫下他們的誓言,“緣訂三生”的俗話就是這樣來的。前面說過,這個故事很可能是真實的,但不管它是不是真實,至少反映瞭中國人對於生命永恒的看法、真性不朽的看法。透過瞭這種“輪回”與“轉世”的觀念,中國人建立瞭深刻的倫理、生命、哲學,乃至於整個宇宙的理念,而這些正是佛教的一種入世觀照和慧解。我們常說“七世夫妻”,常說“不是冤傢不聚頭”,常說“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常說“緣訂三生,永浴愛河”……甚至於在生氣的時候咬牙說:“我死瞭也不會放過你!”在歉意的時候紅著臉說:“我下輩子做牛做馬來報答你!”在失敗灰心喪志的時候會說:“前輩子造瞭什麼孽呀!”看到別人夫妻失和會說:“真是前世的冤傢!”這種觀念在中國是無孔不入的,民間婦女殺雞殺鴨時會念著:“做雞做鴨無瞭時,希望你下輩子去做有錢人的兒子。”乃至連死刑犯臨刑時也會大喊一聲:“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所以,“三生石”應該是有的。其實,輪回與轉世都是佛教的基本觀念,佛教裡認為有生就有死,有情欲就有輪回,有因緣就有果報,所以生生世世做朋友是可能的,永生永世做愛侶也是可能的,當然,一再地做仇敵也是可能的……但生生世世,永生永世就永處纏縛,不得解脫,唯有放下一切才能超出輪回的束縛。在《出曜經》裡有一首謁,很能點出生死輪回的本質:

伐樹不盡根,雖伐猶復生;
伐愛不盡本,數數復生苦。
猶如自造箭,還自傷其身;
內箭亦如是,愛前傷眾生。

在這裡,愛作欲解,沒有善惡之分,被仇恨的箭所射固然受傷,被愛情的箭射中也是痛苦的,一再的箭就帶來不斷的傷,生生世世地轉下去。

另外,在《圓覺經》裡有兩段講輪回,講得更透徹:

“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當知輪回,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且故能令生死相續。欲回愛生,命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

“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復,種種取舍,皆是輪回。未出輪回,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回,無有是處。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猶回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

可見,輪回的不隻是人,整個世界都在輪回。我們看不見雲瞭,不表示雲消失瞭,是因為雲離開我人的視線;我們看不見月亮,不表示沒有月亮,而是它運行到背面去瞭;同樣的,我們的船一開動,兩岸的風景就隨著移動,世界的一切也就是這樣瞭。人的一生像行船,出發、靠岸,船(本性)是不變的,但岸(身體)在變,風景(經歷)就隨之不同瞭。這種對輪回的比喻,真是優美極瞭。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