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嘎瑪仁波切:這種快樂,你今天想到也會開心,明天想到也會開心

嘎瑪仁波切:這種快樂,你今天想到也會開心,明天想到也會開心

時間:2019-05-25 14:36:3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一味地追求外在事物,久而久之會發現,我們自己不見瞭,好像行屍走肉,滿腦子迷惘和困惑,充滿各式各樣的煩惱:我來這個世界到底是幹什麼的?我的目標是什麼?我在這個世界生存的價值是什麼?搞不清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到底為什麼而活,於是就找理由,創造出很多短暫的、活著的理由:讀書,考學分,找個好工作,戀愛,擁有一個傢,買房子,買車子等等。

做瞭這些事,仿佛就可以接受別人的掌聲和贊美。生活中很多事情都煞費苦心,如去找哪裡的東西好吃、什麼地方好玩,給自己設定瞭很多小目標。

然而,我們究竟獲得瞭什麼呢?麻木空虛。

你覺得好玩的事情都會玩完的,你覺得好吃的東西有天也會吃膩的,你覺得瞭不起的權力有天也會消失不見的,你所追求的喜愛的人和事有天也會變化的。

當你找不到下一個目標,你會發現,空虛是那麼巨大;當你的目標不能實現,你會陷入無盡的煩惱和痛苦中。

“行屍走肉”這個詞,很多人不喜歡;反觀自己,所追求的是不是都在為肉體這個臭皮囊服務呢?為臭皮囊服務瞭很多年後,它也老化瞭,慢慢壞掉瞭,你又開始要挽救它瞭,其實對它而言可能是一種折磨。

你看,吃好瞭,穿好瞭,愛人找好瞭,孩子生好瞭,房子住好瞭,車子開好瞭,身體就開始發福,越來越胖。很多人非常年輕就會得病,以前說什麼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多是中老年人才會生的病,現在二三十歲就得這種病瞭。甚至很多小孩子並不是因為遺傳有病,剛到十幾歲就已經有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瞭。我們會說:“因為愛!”可我們打著愛的名義做瞭多少糊塗事啊!

為瞭孩子好,給他們吃很多高營養的東西,該吃的、不該吃的,都一股腦喂給孩子,結果反而是害瞭他們。

得病之後,怎麼辦?醫生說要鍛煉身體。於是你花費心力增加的脂肪變成你的下一個目標——把它再減去。

於是去爬山,把自己累得要死;跑到按摩院裡讓人傢捏來打去……

你看,所謂的快樂是什麼?就是從如此“折磨”自己的痛苦中獲得一點安慰。“嗯,減瞭沒有?”“減瞭一斤兩斤,太好瞭!”心裡很高興,所以舍得花錢繼續接受折磨。人的那種空虛啊,要找很多東西來填補,越想填上,卻往往得不償失。

因為它不是那種真正發自內心的快樂,填補來的快樂不是究竟的快樂。

真正快樂的源泉,是從無私的付出中收獲的。

無私付出的快樂是永遠不會枯竭的。

做瞭善事,這種快樂,你今天想到也會開心,明天想到也會開心……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