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凈土法門:為什麼信佛瞭人生還各種不如意和困苦疾病?

凈土法門:為什麼信佛瞭人生還各種不如意和困苦疾病?

時間:2019-05-25 15:50:4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聖人孔子在《論語》中提到:“仁者壽”,意思是慈悲、心地善良的人能長壽。這個心真的很重要,增福延壽需要轉心地。即便是我們開始修行瞭,但我們內心的貪(貪財好色等等)、嗔(發怒)、癡(愚癡自以為是)、慢(驕傲優越感)、疑(對於好的人、事、物也懷疑)等深重習氣以及每天都一肚子的怨恨惱怒煩,想增福延壽,不可能啊!修的功德沒有起心動念漏的多呢!

還有一個功德漏的特別嚴重,即使嘚瑟顯擺張揚自己做的功德,虛榮說自己認識這個高僧那個大德的。不會積累陰德!

不是我們學佛瞭就可以馬上變好瞭;不是我們學佛瞭就可以不顧忌傢人和他人的感受瞭;不是我們學佛瞭就連人都不會做瞭;不是我們學佛瞭就可以拿著佛法拼命去想著怎麼改變別人、拿著佛法當尺子去丈量別人的短處,而不改變自己瞭。

擔心這個,掛念那個,看不慣這個等等,處處看不慣這個那個是我們心胸狹隘啊!如果是這樣,就難怪我們即使是學佛的人,但人生還是處處碰壁、遇堵,身體狀況不好啦!一肚子的自以為是和怨恨惱怒煩,能好麼?平時都是滿口因果報應,善惡感應的道貌岸然,自我感覺是上善若水的大好人的樣子,一旦被人傢說幾句,批評幾句,就露出蛇蠍形,口吐惡毒語。別不承認骨子裡我們還是個惡人的!

所以,有時候我們磕瞭多少個頭,念瞭多少部經,打坐瞭多長時間,然後發現並沒變好多少,是因為我們內心、骨子裡的習氣還沒有改過來,和所持經咒、所做佛事要求的慈悲心不相應,所以就沒有感應、效果。因此,轉念轉心,做到瞭,生命馬上就會發生變化!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