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真堪佈:取舍因果如何把握分寸?
取舍因果時掌握不好分寸,覺得自己很執著,怎麼辦?
答:我們現在所瞭解、明白的因果是不究竟、不圓滿的。在你還不太明白的時候,因果顯得很復雜,要取舍也很難。當你真正明白瞭以後,因果並不復雜,取舍起來也不難。
什麼是真正的明白?第一,取舍因果的前提條件是深信六道輪回。我們現在還沒有完全深信輪回,所知道的因果還不是三世因果,所以很難徹底明白因果的道理,很難對因果具足真正的信心,也難以真正取舍因果。第二,要有取舍因果的方便和智慧。我們現在還沒有這種方便與智慧,所以取舍因果,一是很難分辨,二是很難把握。
其實你把因果弄透瞭,修好瞭,有智慧瞭,取舍因果沒有什麼難的。不同的層次有不同的善惡標準。如果你在小乘的層次,可以依據小乘的善惡標準來取舍因果;如果你在大乘的層次,可以依據大乘的善惡標準來取舍因果;如果你到瞭密乘的層次,可以依據密乘中的善惡標準來取舍因果。另外,如果你在凡夫階段,就按照凡夫的善惡標準取舍因果;如果你在菩薩階段,就按照菩薩階段的善惡標準取舍因果。佛已經圓滿瞭,不需要取舍因果;即使佛取舍因果,也是一種表法,是示現給眾生看的。
我們講因果,有的表面上看是惡,實際上是善;有的在表面上是善,實際上是惡。佛講過四種人,講的都是因果。“內熟外不熟”,是說內心清凈,外表不清凈;“內不熟外熟”,是說內心不清凈,表面上很清凈;“內熟外也熟”,意思是內心清凈,外表也清凈;“外不熟內不熟”,意思是內心不清凈,外表也不清凈。這四種人都應該瞭解,然後才可以取舍這樣的因果。
如果不懂這些就一概而論,小乘與大乘、顯宗與密宗都混淆到一起瞭。層次還不一樣,就不好取舍瞭。或者說取舍非常難。
佛講,“縱經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相會時,果報還自受。”因果報應有現世現報,也有來世再報,還有很多生生世世以後再報的。這些都不好掌握。特別細微的因果,除瞭佛以外,其他人都很難掌握。所以不是很容易就能通曉因果的道理的。我們現在還在基礎的學修階段,大概地能夠瞭解因果、取舍因果就行瞭;這樣堅持學修下去,逐漸能明白得越來越透徹,越來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