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位凈土祖師的故事你聽說過嗎?
玄中寺大雄寶殿的東西兩側,各建有一座小寺院,黃瓦明廊,紅柱隔扇,佈局精巧,結構對稱。西院正殿是祖師殿,內無雕塑,隻有三幅色調淡雅的人物肖像。他們分別是玄中寺的創建者、中國佛教凈土宗奠基人曇鸞大師;在玄中寺傳佈凈土教義50載,貢獻卓著的道綽大師;被武則天封為“奉效檢校僧”的善導大師。東院正殿供奉的是“鳩鴿”二仙及它們的師父龍潭高僧,並稱為中國的三位凈土“祖師”。
傳說,鳩鴿二仙原本是一隻大斑鳩和一隻鴿子,棲息在玄中寺附近的樹林裡,早出晚歸,辛苦覓食。那時一位叫龍潭的高僧住持玄中寺,每晚高誦《法華經》,感動瞭二鳥。此後,每當龍潭誦經聲起,這二鳥便萬分虔誠地飛來,分落到龍潭左右兩側,全神貫註地聽,有時遇到經文難懂處,二鳥便顯出焦慮的樣子,唧唧咕咕地似在議論什麼,又好像對龍潭發問。
晨夕交錯,歲月如流。二鳥先後成傢立業,各自有瞭後代,可它們仍風雨無阻地按時來聽龍潭誦經,並與龍潭建立瞭深厚的情誼。後來,二鳥漸漸老瞭,再不能像以前那樣自由自在地出入玄中寺學佛,終於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痛苦死去。
龍潭失去瞭兩位忠實朋友,十分難過,隻能在夢裡與它們相見。一天夜裡,龍潭夢見二鳥化成瞭人身,雙雙跪到自己面前,哭著說:“法師,我們生前常聽佛祖教誨,深悟善根,來世也要投身佛門。我們馬上就要轉世在交城縣北坡村的一戶榮姓人傢,特來懇請法師及早前去度化。”說完又化為二鳥,拍著羽翅飛走。龍潭一覺醒來,夢中的話音猶在耳,頗感驚訝,便按二鳥的囑托找到北坡村,挨戶詢問,真的有一戶榮姓人傢,一胎喜得二子。
龍潭走到榮傢門口,聽得裡面有二嬰哇哇啼哭不止,便口誦“阿彌陀佛”步入室內,向孩子們的母親合掌道:“善哉,善哉,敢問施主,這兩個孩子長大後,可否舍得讓他們出傢,做貧僧的徒弟?”母親道:“他倆一落地就大聲哭叫,幾天幾夜不歇氣,恐生性浮躁,難入佛門。”
“非也。”龍潭說:“若施主同意貧僧收他倆為徒,我可讓孩子們立刻停止哭泣。”母親早被哭聲吵得心裡煩躁,也就答應瞭。龍潭便用手輕撫孩子們的頭頂,哄勸說:“徒兒,莫哭,莫哭。”兩個嬰兒果然就安然入睡。
10餘年過去,兩個孩子已長成翩翩少年。龍潭按約而來,把他們領到玄中寺受戒為徒,安排在玄中寺北溝山崖下的一個叫龍堂的石洞裡,開始瞭長達40年的苦修生涯,終成正果,一齊坐化於石窟之中。據說,他們圓寂後曾在石洞裡顯過聖跡,被玄中寺僧眾和當地百姓尊為“鳩鴿二祖”,並在寺內東院專辟一殿堂供奉,同時塑瞭三尊像,正中為龍潭法師,左右便是鳩鴿二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