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佛教不允許僧人結婚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和尚不結婚是佛教基本教義的體現。佛教的教義總的來說有四個方面,即苦諦(說世間的苦)、集諦(說苦的塬因)、滅諦(說苦的消滅)和道諦(說滅的方法),這四點統稱爲“四諦”。而所謂的苦,就是人在沒有悟道之前,執著於六道輪回之間(佛教認爲壹切衆生都再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六道之間升降無窮)。因此佛教徒所追求的解脫就是要擺脫這六道輪回的命運,達到無愛無嗔的涅盤境界。如果結婚就是執著於六道中的人道,就等於甘願沈淪於六道之苦,與佛教苦集滅道的基本教義相違背。
宣化上人講述
壹九八叁年四月十七日晚講於萬佛聖城
若諸世界六道衆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若諸世界’:假設所有壹切世界。‘六道衆生’:天道、阿修羅道、人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這六道衆生。‘其心不淫’:他的心不淫,沒有淫欲心。‘則不隨其生死相續’:要能沒有淫欲的心,生死流就斷瞭,就不會隨著生死相續接連不斷,生死也就停止瞭。
汝修叁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
‘汝修叁昧’:‘汝’是指阿難;佛說:阿難妳所修的定力。‘本出塵勞’:本來是爲瞭超出塵勞,超出生死。可是妳‘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妳如果淫欲心不斷,妳想超出塵勞,是無有是處的,是不可能的,爲什麼呢?淫欲心就是塵,就是壹種塵勞。所以不要說妳去做淫欲的行爲,妳就是心裡生壹種淫欲的念頭,有這個淫欲的心存在,這也就是塵勞,沒有超出去。所以說妳要是不除淫欲心的話,妳想修道,開悟成佛,那是沒有這個道理的。因此壹般最愚癡的人,就說又要有淫欲心,又要開悟,這種思想就是最愚癡的,這種人是最不可以教化的,就是釋迦牟尼佛現在出世,也沒有法子能令他得道證果。所以這種人是最笨最愚癡的。
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妳縱然有智慧,禪定現前,妳修行,壹打坐就得到輕安的境界,覺得非常的好。禪定現前,就是妳的功夫有所成就。‘如不斷淫’:假使妳的淫欲心不斷的話。‘必落魔道’:妳雖有智慧,不斷淫心,就會做魔王去。‘上品魔王’:上品上等的做什麼呢?去做六欲天的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中品的做什麼呢?做魔民,做魔的老百姓。下品的呢?就做魔女,生得雖然漂亮,但是非常卑鄙。有智慧的人要小心壹點,聰明的人在這個地方要註意呀!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自以爲瞭不起,妳不明白,我明白;妳不懂,我懂。有壹點智慧,這叫小智小慧。妳這小智小慧,就會把自己的前途給耽誤瞭。
彼等諸魔。亦有徒衆。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妳看看,這種有壹點小智小慧的人,他淫欲心不斷,總講這個愛欲,妳愛我,我愛妳,這麼愛來愛去,愛到後來就成瞭魔瞭。成瞭魔,妳說怎麼樣呢?‘彼等諸魔’:他那個諸魔。‘亦有徒衆’:也有他的徒衆,有他的徒弟,有他的護法。‘各各自謂,成無上道’:魔化自己不知慚愧,自稱我就是佛呀!我們就是最高無上的啦!什麼大他就說什麼,因爲他本來是魔,但他不承認他是魔,他說他就是佛。佛也有假的,世間上其他的都是假的佛,他也想做個假佛,但是他還不承認他是假的,他認爲他就是真的,他也認爲他是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爲善知識。令諸衆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
‘我滅度後’:釋迦牟尼佛在沒滅度以前就說:我現在在世界上,這些魔王不敢出世。等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就是現在妳我這個時候。‘末法之中’:法在末梢上的時候。‘多此魔民’:這種魔民多得很,到處講淫欲,無論男的女的都歡喜淫欲。又想要成佛,又想要開悟。爲什麼我認識這個魔?以前我看到某壹個人,不要提他的名字。他說他自己是佛,我就說他是魔,他問我:‘誰是魔?’我說:‘妳就是魔。’爲什麼我知道他呢?他就是弄這壹套嘛!專門講情講愛的,Iloveeverybody。他有什麼資格愛所有的人?真不知醜,自己太不知慚愧瞭。‘熾盛世間’:在這個世間像火燒似的,到處燃燒,淫火旺盛。壹般無知的人,也就聽他,他講得不錯啊!他講得很有道理的啊!尤其壹些青年的人,正對他的味道瞭,正對他的機,所謂臭味相投,妳臭,他也臭,所以妳說我好,我也說妳好。如果味道不同,就不會互相贊嘆瞭。道不同則不相爲謀。要是同道,思想相同瞭,大傢就以盲引盲。以盲引盲,就是自己是個瞎子,沒有眼睛,還要給人傢帶路。這不是罵人,‘懵懂傳懵懂,壹傳兩不懂,師父下地獄,徒弟往裡拱。’師父下地獄,徒弟也跟著到地獄,兩個人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進去的,妳說可憐不可憐?就是這壹類的人。‘廣行貪淫,爲善知識’:自己就說:‘我到處講經,我到處givelecture,我givelecturetoeverybody。’真是把牙都可以笑掉瞭。‘令諸衆生,落愛見坑’:令所有的衆生都墮落到淫欲的坑裡。‘失菩提路’:把菩提道路失去瞭,沒有瞭,跑到什麼地方去瞭呢?就跑到地獄裡去瞭。師父看見徒弟拱進來瞭,說:‘妳怎麼也來瞭?這個地方不是很好的地方。’這徒弟說:‘妳先來瞭嘛!我當然也要跟著妳來瞭嘛!’師父說:‘唉呀!妳不應該跟著我來啊!這個地方是壹個受苦的地方。’
汝教世人修叁摩地。先斷心淫。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壹決定清凈明誨。
壹反壹正隻相差壹點點,相差哪壹點呢?菩薩是愛人的,他慈悲愛護壹切衆生,而沒有淫欲心。魔王受護壹切衆生,但是他專門講淫欲,專門註重淫欲,甚至於他說淫欲心愈重,開悟也開得果位愈高,以這邪說來害人。菩薩沒有淫欲心,對於壹切衆生都不分彼此。有淫欲心就是魔。愛護壹切衆生,這是菩薩的境界、佛的境界。魔愛人是有所企圖,有所貪欲。菩薩愛人是沒有貪欲的,沒有貪欲也就是沒有淫欲。所以佛教講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佛教和世間壹切魔王的教不同也就在這壹點。‘汝教世人’:妳應該教壹切世間人。‘修叁摩地’:修這個定力。‘先斷心淫’:先要把淫心斷瞭,妳能斷淫心。‘是名如來’:這就是如來所教化的道理。‘先佛世尊’:以前所有的佛世尊。‘第壹決定’:以此爲第壹種的決定。‘清凈明誨’:清凈而明白的教誨壹切人,壹定要斷淫,這是第壹個先決條件,壹定壹點也不能改變的。這是決定義,而不是不定義。不是說沒壹定,妳有也可以,沒有也可以。唯獨淫心壹定要沒有。若有淫欲心,那就是落魔瞭;妳要是想有淫欲心來開悟,那就壹定要落爲魔王的眷屬。
是故阿難。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隻名熱砂。何以故。此非飯本。砂石成故。
妳看,這又舉瞭個比喻,妳要不相信,講壹個道理給妳看看。‘是故阿難’:因爲這個,所以阿難!‘若不斷淫’:假使妳不斷淫欲心。‘修禪定者’:妳天天打坐、修行,妳壹邊修行壹邊漏,妳修壹點就漏十點,修壹分就漏十分,修十分就漏百分,怎麼樣啊?妳想要打坐,又離不開淫欲;想開悟,又想要尋求這壹種顛倒的快樂。‘如蒸砂石’:像什麼?就像蒸砂和石壹樣。‘欲其成飯’:妳想將石頭和砂做成飯。‘經百千劫,隻名熱砂’:妳這樣子,即使經過百千劫,隻叫熱砂子,沒有旁的用。‘何以故’:什麼道理呢?‘此非飯本’:因爲它不是米,不是飯的根本。‘砂石成故’:妳所蒸的是砂石,如果妳想要不斷淫心而開悟,就像蒸砂石,想要把砂石變成飯壹樣的道理。
沒有淫欲心,則沒有男女相,也沒有人相,也沒有我相,心沒有衆生相,也沒有壽者相,有些不知道慚愧的人說:‘我就是這樣子。’妳說妳是這樣子的,那是靠不住的,那是沒有什麼憑據的,妳怎麼知道妳是這樣子呢?妳要是這樣子的,根本就不知道是這樣子的。妳也不會說:‘喔!我沒有淫欲心。’不會有這壹個見解,沒有就是沒有瞭,不會各處去賣廣告、登報紙的,不會對人說:‘我就是這樣的。’妳這壹賣廣告已經不是瞭,所以這個地方要註意。要是妳真能沒有淫欲心瞭,‘眼觀形色內無有’,眼睛看見什麼形形色色,內裡頭沒有的;‘耳聽塵事心不知’,耳朵聽見什麼好聲音,心裡不知道的。那就是有點火候瞭。要連心裡都不動念,根本淫念都沒有瞭,那才是真的,妳有的時候如果還知道女人是怎麼樣子,那就靠不住瞭。
有壹個人開悟,就到他師父那兒請開示,說他開悟瞭。他師父問:‘妳開的什麼悟啊?’他說:‘喔!以前我都不懂,現在我知道師姑是女人。’他知道師姑是比丘尼;他知道比丘尼是女人瞭。他師父用佛眼壹看:‘呀!他是開悟瞭。’所以就給他印證:‘妳可以瞭。’妳說這誰不知道呢?但是妳要不開悟,妳就不會說這句話,因爲開悟瞭,所以會說這句話。並且,這也不能騙人的,因爲他師父有佛眼,用佛眼壹觀察,知道他是得道、證初果瞭。所以就給他印證說:‘是這樣子的。’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輪轉叁塗。必不能出。如來涅盤。何路修證。
佛告訴阿難說:‘是妳歡喜這個摩登伽女,那妳不斷淫心,而且這個淫身也存在的,以這種淫身來求佛妙果,想得到佛的果位。‘縱得妙悟’:妳縱然就是得到這種很妙的道理。‘皆是淫根’:這還是妳的淫根沒有除。‘根本成淫’:那根本就是成瞭壹種淫欲心。‘輪轉叁塗’:妳將來壹定墮到叁塗。叁塗就是地獄、餓鬼、畜生叁惡道。‘必不能出’:壹定不能出離叁惡道,或者轉生畜生,或者轉生餓鬼,或者墮地獄。‘如來涅盤’:佛涅盤的果位。‘何路修證’:妳憑什麼,妳憑那壹條路可以證得如來涅盤的果位呢?
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
妳必定要使淫機,‘機’即最小最小的那壹念,這就叫淫機,就是無明,妳把無明斷瞭。‘必使淫機,身心俱斷’:妳身的淫機也斷瞭,心的淫機也斷瞭。‘斷性亦無’:妳就連知道斷的性也沒有瞭。‘於佛菩提’:在佛的覺道上。‘斯可希冀’:妳才可以有所希望。
如我此說。名爲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像我這樣講就是佛所說的法,如果不合乎我這個道理,就是魔王所說的法。
來聽經壹定是都要有眼睛的,瞎子不能來聽經,聾子不能來聽經,啞巴也不能來聽經,到這裡來聽經的都是愈聽愈聰明,不會愈聽愈愚癡。所以妳們現在每壹個人都應該把妳們那個真正的智慧眼睜開,真正耳根要返聞聞自性,不要向外去找,這是我今天告訴大傢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