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出傢人聽居士講經,也要給居士頂禮
經【不凈說法。】
特別對講經說法的人提出瞭警告。『說法』,從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開始,佛講經,維摩居士也講經,所以講經固然是出傢人的專責。出傢為什麼?就是為瞭弘法利生。如果不為弘法利生,說是我個人修行,在傢一樣成就,不必出傢,出傢就是要擔負起弘法利生的責任。中國從僧團制度建立,就是叢林制度,跟過去完全不相同。過去出傢人生活幾乎是獨立的,三、五個志同道合就成一個小團體,是獨立的。叢林制度變成瞭一個有制度、有規模的大型的僧團,有組織,就像學校一樣。叢林之前像私塾教學,一個老師教個七、八個學生,十來個學生,這種方式。
僧團,這叢林等於辦大學,所以一個僧團裡面有幾千人,組織非常的嚴密。它就需要辦事的人員,需要辦行政的,像一個學校一樣,學校教員重要,職員也重要,沒有職員,這學校也搞不成功。所以叢林制度興起之後,出傢人有不能講經的就擔任執事,像一個學校不做教員那就要做職員,這個職員叫護持,內護,在僧團裡面做護持的工作。一直沿續到今天,我們出傢人兩種職務,一個是弘法,一個是護法。這在傢同修也是這兩種責任,在傢可以發心弘法。佛陀在世,維摩居士天天跟佛一樣講經說法,不可以說居士身分不能講經,這講不通的,佛在世的時候,這樣子就擺出來瞭,哪有居士不能講經的!
而且佛法是教育,教育裡面老師第一大,這諸位要知道。平常在傢人跟出傢人見面的時候,為瞭尊重佛的住持弟子,在傢人都要向出傢人頂禮、致敬。假如講經的時候,居士升座講經,出傢人來聽經,要給這個居士頂禮,為什麼?他在講臺上是代表佛說法的,要向他致敬,這是正當的規矩。你看經上,釋迦牟尼佛的時代,維摩居士講經,佛的弟子舍利弗、目犍連,我們在經上常常看到,佛的大弟子去聽維摩居士講經也要頂禮三拜,右繞三匝,跟釋迦牟尼佛講經那個禮節沒有兩樣,這就說明瞭佛法裡面老師第一大。雖然是居士,居士在老師的身分,那我們一定要恭敬。
出傢人可以向居士求法。你看舍利弗、目犍連去聽維摩長者講經說法,就是向他求法。後世玄奘大師在印度,他有兩個老師,戒賢論師是出傢人,勝軍居士是在傢人,兩個老師。他對兩個老師同樣的態度、同樣的禮敬,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不可以誤會認為我一出傢,剃瞭頭,穿瞭大袖子,就目空一切,什麼人見我都要頂禮,增長傲慢,那就必定墮落,就是此地講『不凈說法』。不凈就是心不清凈,求名聞、求人恭敬、求利養,這就不凈,這個心不清凈。不凈說法,看你的目的,看你的用心,這結罪輕重不等。像前面所說的裨販如來,這就是最具體的一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