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什麼叫放下萬緣一心念佛?工作生活統統都放下嗎?
作者:凈空法師
諸位同學,大傢好!這幾天我們接觸到香港與中國大陸的許多同學們,我看到大傢都很認真的在精進,讓我們感到非常的欣慰。
修學,問題、障礙總是很難避免,原因是我們對於理論、方法、境界知道得不夠透徹,所以疑慮自然就免不瞭。昨天有一位同修來告訴我,他深深感觸到世間的災難太多,也感覺到生活在這個世間毫無意義,非常消沉;告訴我,“我什麼都放下瞭,我現在一心念佛,隻求早一天往生極樂世界”。可是又告訴我,他說“我現在隻剩下幾萬塊錢,我生活費用用盡瞭,我的生活怎麼辦”?
我想象他這樣的人,像他這種想法作法,不隻他一個。這些發心是很好,求生凈土的願望不能算是不懇切,但是能不能往生大有問題。為什麼不能往生?他做錯瞭,往生這個事情怎麼能夠著急?急著趕快要去,原理上是講得通,做得不如法。你還怕你的生活費用用盡瞭,沒有來源瞭,你這不叫自生煩惱!
所以我告訴他,佛在經論上常常開示我們,一切要隨其自然。我們每天應當做的工作要照做,別說是在傢,出傢也不例外,古德所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我們每天都要將自己的本份事情做好,這個叫學佛。放下,該放下的他沒有放下,不該放下的他放下瞭。他把他的工作放下瞭,這不該放下的;該放下的,心裡面的憂慮,心裡面的牽掛,這個要放下。
讓心裡面隻有阿彌陀佛,隻有西方極樂世界,除此之外,一切憂慮牽掛統統放下瞭,這才叫真放下。他搞錯瞭。不是學佛,傢也不顧瞭,工作也不要瞭,每個人學佛都是這個學法,佛法就不可能住在世間。為什麼?破壞世間法。世尊在經論上常常提示我們,“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你把世間法破壞瞭,這怎麼可以?佛法不但不壞世間法,佛法能隨順世間法,所以佛法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道理在此地。
諸位一定要懂得,放下是從心理上放下,不是在事上放下。心理上果然放下瞭,事上決定沒有障礙,所謂“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如果事上必須要放下,那釋迦牟尼佛也應該放下,何必四十九年講經說法?你想想佛菩薩為我們示現的,祖師大德為我們演說的,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不能夠把佛的意思錯會瞭,不能夠錯解佛的意思瞭。
怎麼念佛?一天到晚抱住這一句“阿彌陀佛”,能往生嗎?為什麼古人又說“喊破喉嚨也枉然”,我們要多想想。往生的條件是“心凈則佛土凈”,念佛是手段,目的何在?目的念到心清凈,用這句佛號把我們的妄想、煩惱、雜念、分別、執著統統打掉,這個叫念佛。
念佛的人一定深信因果,因果法則裡面所謂的“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所以不必去爭取,不必去攀緣,安分守己。日常生活隻求能穿得暖,吃得飽,有個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足瞭!還有多餘的要懂得幫助別人,要發心多修佈施,多積功德,福慧雙修。
有人問我怎麼念佛?我告訴他,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皆是阿彌陀佛,我是這個念佛法;每個人都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每個事也是阿彌陀佛幻化的,山河大地、草木土石,統統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西方世界六塵說法,我們這個世界沒有例外,你能不能看見?我眼睛裡頭,我心裡面,全是阿彌陀佛。念,念是心,現在的心,於是自自然然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禮敬的心就生起來瞭,“心凈則佛土凈”。
所以我們對於往生這樁事,沒有猶豫,完全肯定,決定沒有懷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回老傢,哪有回不去的道理!問題是你認不認識路?路就是方法。你瞭解不瞭解事實真相?事實真相,西方極樂世界是“唯心凈土,自性彌陀”,我們還有什麼憂慮?這個世間再不好,不要嫌棄。
為什麼?自性娑婆,唯心大眾,所以我們能夠“恒順眾生,隨喜功德”,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總保持自己一個真誠、清凈、平等的心,這叫念佛。不一定把佛號掛在口上,佛號掛在口上,是對治煩惱的辦法,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境界,起心動念瞭,一句“阿彌陀佛”把念頭壓下去,這做功夫,對治妄想煩惱習氣,一切時、一切處,常常有這種高度的警覺就好。
古德所謂“不怕念起,隻怕覺遲”。念起,諸位要曉得是六道三途,我們念頭一起都是六道三途。一個善念,三善道;惡念,三惡道,所以才曉得念頭可怕。佛教給我們用念佛的方法來對治,不管是善念、是惡念,念頭才一起來,“阿彌陀佛”,把這個念頭壓下去。你能夠常常保持清凈平等覺,你就是真念阿彌陀佛,清凈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世尊在《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的。
什麼叫清凈?心地上一塵不染是清凈。什麼東西染污?七情五欲,這個東西是染污,所以你動感情。感情是什麼?“喜、怒、哀、樂、愛、惡、欲”,這叫七情;五欲是“財、色、名、食、睡”。動瞭這些東西,你的心就是輪回心,我們要把輪回心念掉,要把菩提心現前;菩提心就是清凈平等覺,菩提心就是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
隻要菩提心起來瞭,念出來瞭,往生極樂世界,《無量壽經》告訴我們,“一念、十念,必得往生”。菩提心不能現前,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古人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連世間法都說心心相印,我們要跟佛心相應,心心相應,哪有不生凈土的道理!
所以每天該幹的活,一定要照常去幹;明天往生瞭,今天的活還是要照常幹。不能說明天我往生瞭,今天事情我不做瞭,那你去不瞭,你根本就不懂得往生之道。隻要一口氣沒斷,我們應盡的義務,就要把它做好,要認真努力去把它做圓滿。我們現在在這個世間什麼身份,從事哪個行業,每天幹的是什麼工作,為社會,為眾生。縱然你是一個傢庭主婦,你要為傢庭,為你傢裡面每一個成員去服務,你每天所作所為,皆是行菩薩道。
不能說我明天往生,今天菩薩道不幹瞭,那你不是自己障礙自己嗎?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決定不能夠中斷,隻要一切為眾生,一切為佛法,這就是菩薩道。我穿衣為眾生,我吃飯為佛法,不是為自己,為自己就是輪回心造輪回業;為眾生,為佛法,為佛法久住世間。我做一個好榜樣,讓一切眾生見聞覺知,認識佛法,仰慕佛法,發心學習佛法,這就是我們的生活行持為佛法。
如果我們做的樣子是個壞的榜樣,傢也不要瞭,事業也不要瞭,工作也不要瞭,跑到深山找個洞裡面去念佛,社會人看到這個樣子嚇死瞭,這佛法是邪門外道,不能學,這是破壞佛法。所以學佛的人要有智慧,要懂得應該怎樣作法,你的所作所為,決定是利益眾生、幫助眾生的,讓眾生看到你的行持,他覺悟瞭,他明白瞭,他回頭瞭。
決定不能讓我們所作所為,讓眾生看到反而增加疑惑,增長分別、執著、疑慮,那我們就完全做錯瞭。由此可知,經不能不讀,不能不聽,不能不多聽,有疑一定要問,問得好。昨天這個居士來問我這個,問得好!為什麼?像他這一類的迷惑有不少人。這一問,我們明白瞭;一解釋,大傢也都明白瞭。所以學問,我們要學著問,多問,不要怕問。疑慮消除瞭,信心才能建立,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念佛,怎樣學佛,怎樣才能成就佛法。
佛菩薩教人沒有別的,用世間話來說“通情達理”。諸佛菩薩、祖師大德,哪一個不通人情!不通人情,說法就不契機;不通達理,說法就不契理;契機契理,一定要做到通情達理。所以佛法才能夠“恒順眾生,隨喜功德”,我們在經論裡常常念到的。我們要隨順自己生活環境,隨順自己生活的方式,隨順自己工作的習慣,樣樣都隨順;隨順裡面求進步,改正自己的過失就進步。
儒佛都講求,佛傢六度裡面講“精進”,儒傢講“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怎麼精進?怎樣日新?改過就是精進,就是日新,所以叫改進。我們自己的誤會,我們自己的錯誤,錯誤的想法,錯誤的作法,明白瞭,把它改正過來,就進步瞭。所以學佛的同修,我們必須還是要過我們正常的生活,做我們正常的工作。
佛教我們放下,是放下在生活上、工作上,許許多多的憂慮、牽掛、妄想、分別、執著,把這些東西放下,我們的生活愉快,工作愉快,這個佛才念得好。時節因緣到瞭,阿彌陀佛一定來接引你;沒有到,天天盼望,“阿彌陀佛怎麼還不來,還不來接我”,你的業障沒消掉。業障消除瞭,時節因緣到瞭,佛自然現前,不要著急!好,今天時間到瞭,我們就講到此地。
菩薩未曾染著色,受想行識亦如是;不住一切諸三昧,所有功德悉迥向。——《華嚴經卷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