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達真堪佈:皈依的基礎

達真堪佈:皈依的基礎

時間:2019-05-27 20:17:42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五外加行之一 皈依】

2、皈依的基礎

達真堪佈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我們今天學習的是五內加行之一——皈依。

皈依,有皈依的基礎、皈依的分類、皈依的方法、皈依的學處和皈依的功德。

(1)皈依的三種信心

皈依的基礎也是皈依的條件。條件具足瞭,才能真正皈依到上師三寶。皈依的前提條件就是信心。沒有信心,皈依也隻是表面上、形式上的皈依,不是事實上的皈依。對上師三寶有信心,這才是皈依的基礎。想皈依上師三寶,先觀察自己,相續中有沒有對上師三寶生起信心。如果對上師三寶有信心瞭,你就可以皈依瞭。

信心分為清凈信心、欲樂信心和勝解信心。

清凈信心是最本初的信心。現在很多人都容易對上師三寶生起歡喜心,比如喜歡佛像、佛塔、佛經和佛歌,喜歡僧人,喜歡上師,這些都是清凈信心。不僅如此,你還對上師三寶的功德生起歡喜心瞭,你喜歡上師三寶無偽的慈悲心、廣大的智慧,你還喜歡具有無偽的慈悲心、廣大的智慧的人,這些由清凈心引發而生起的信心稱為清凈信心。

信心和貪心不能混淆。如果你對某某上師生起歡喜心瞭,那個時候一定要仔細地觀察自己,為什麼那麼喜歡他。你並不瞭解他,也不知道他是否具足無偽的慈悲心和廣大的智慧,僅僅是看他的名氣大、地位高、擁有多,或者他的相貌端正,因此你才喜歡他,這些都是貪心,而不是信心。你對上師三寶的功德生起歡喜心,對某某上師無偽的慈悲心和廣大的智慧生起歡喜心,這才是真正的信心。現在很多人將信心和貪心混為一談,把貪心當成信心瞭。貪心是功德的來源嗎?如果你對上師生起貪心瞭,這是罪過,是造惡業啊!都要好好地觀察自己,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為什麼信心那麼重要?如果你對上師三寶的功德生起歡喜心瞭,你肯定也想得到這些。比如我們現在追求的名譽、財產,正是因為喜歡,我們才去追求。如果我們喜歡無偽的慈悲心和廣大的智慧,我們也一樣會追求。信心是一切功德和福德的根源。

你為什麼喜歡某某上師?因為他持戒清凈,這也完全是信心。持戒是一種功德,你特別喜歡這種功德,那你肯定也會持戒,這樣在你的相續中也有戒律清凈的功德。你喜歡他清凈的戒律,這種歡喜心也是一種功德。有的人精通顯密經典,能讀誦講解,你對此生起歡喜心瞭,慢慢你也能學會這些,那個時候在你的相續中也有精通顯密經典的功德瞭。這種歡喜心也是信心。

欲樂信心是對上師三寶的功德生起歡喜心。所有的功德都包含在無偽的慈悲心和廣大的智慧裡——大慈大悲和大徹大悟。你喜歡上師三寶無偽的慈悲心,喜歡廣大的智慧,喜歡清凈的戒律,喜歡精通顯密的學問。不僅僅是喜歡,還想得到,想把自己的相續也變成上師三寶的相續,在自己的相續中生起那些功德,這些都是欲樂信心。

勝解信心是從心裡做個決定:我一定要把自己的相續變成上師三寶那樣的相續,我一定要在自己的相續中也生起無偽的慈悲心、廣大的智慧,我一定要得到諸佛菩薩、上師三寶的一切功德和福德。在相續中有瞭這樣堅定不移的信心,就是勝解信心。

所謂的上等根基、中等根基、下等根基,講的就是信心。你對上師三寶的信心越大,所得到的功德和福德也就越大。一切成就的根源也是信心。在你的相續中有上等的信心,就能夠得到上等的成就;有中等的信心,就能夠得到中等的成就;有下等的信心,就能得到下等的成就。如果在你的相續中沒有任何信心,就得不到任何成就。

(2)信心是成就的根本

加持的根源也是信心。上師三寶無處不在,無所不知,上師三寶的加持是不可思議的。如果你對上師三寶有信心,加持永遠都有,誰都可以得到。信心有多大,加持就有多大。有上等的信心,就能得到上等的加持;有中等的信心,就能得到中等的加持;有下等的信心,就能得到下等的加持;沒有信心,根本得不到任何加持。

所有的功德、所有的福德、所有的成就來源也都是信心。但是信心和貪心一定要分清。一定要對上師三寶有信心,最好是堅定不移的信心。好的時候也好,壞的時候也好,痛苦的時候也好,快樂的時候也好,任何時候都不退轉對上師三寶的信心,這是一切功德的來源。你有這樣的信心,其他的就容易瞭。

我們現在做早晚課也是一樣。如果你對早晚課有信心,你就願意去做,做瞭就能得到加持。如果你對早晚課沒有信心,你就不願意做,做也是勉強的,不是心甘情願的。其實做課是一種享受,如果不太瞭解早晚課的功德和意義,也就不會對早晚課有信心。

很多人不願意打坐,不願意持咒,這些懈怠都來源於自己的煩惱和習氣。如果我們總是被這些惡習牽著走,什麼時候才能解脫?所以,如果你的信心不足的話,就一定要培養信心,多去瞭解和思惟上師三寶的功德。

節選自《佛光普照·百日共修開示》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