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行仁子貴

行仁子貴

時間:2019-05-28 09:04:3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一)

前清蘇州孝廉曹錦濤,精於岐黃,任何險癥無不妙手回春。一日欲出門,忽有一貧婦跪門外,泣求為其姑醫病。謂“傢道貧寒,難請他醫,聞公慈悲為懷,定可枉駕為治”。曹公遂為往治。曹公歸後,貧婦之姑枕下白銀五兩不知去向,想為曹公偷去。婦登門詢之。曹公即如數與之。貧婦歸,其姑已將銀取出,婦大慚愧,復將銀送還謝罪。問:“公何以自誣盜銀。”

曹公曰:“我欲汝姑病速好耳,我若不認,汝姑必定著急加病,或致難好。故隻期汝姑病好,不怕人說我盜銀也。”其居心之忠厚,可謂至極無加矣。

所以公生三子,長為禦醫,壽八十餘,傢致大富。次為翰林,官至藩臺。三亦翰林,博通經史,專志著述。孫曾林立,多有達者。(《印光法師文鈔三編·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

(二)

汪良彬先生,生活節儉,尤其喜好放生,每逢春社和自己的生日,定要買來生螺放入江中,見到別人捕到的鳥雀,也都買來放生。

一年,汪傢子弟要擺設歌舞酒宴為他慶賀大壽。汪公說:“花這麼多錢殺生害命,不如用於救護生靈。”子弟們覺得有道理,就照著他的主意去做,因此這年所放的生命超過往年數倍。

汪公到瞭晚年,鄰居傢有頭牛將要賣給屠戶宰殺,那牛忽然奔入汪傢大門,跪在階下。汪公當即將牛買下。

後來,汪公的兒子成為朝廷棟梁。(《戒殺放生文圖說》)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