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康寶鑒》事證—福善案(四)
我們的老祖宗說:“命由我作,福由己求。”還有一句老話叫做“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意思都是說,隻要我們一個勁兒的去修善積德,不斷改正我們自己的過失,我們就可以逢兇化吉,轉變命運,得到幸福吉祥的人生。
30.陶大臨陶文僖公,生得英俊瀟灑。十七歲那年去考試,旅店裡有個女子來求愛,接連三次,都被陶拒絕。為避騷擾,陶公搬到另一傢旅店去住,在搬前一夜,店主夢見神人對他說:“明天有秀才來住,因其立志端方,拒絕邪淫,上帝封為三鼎甲之一(前三名)。”陶去住店,店主就將夢境告訴他,並向他祝賀。陶更加自勵。後中榜眼(第二名),官做到大宗伯。
31.時邦美父時邦美的父親是鄭州的一個小軍官,六十歲瞭還沒有兒子。一次押運軍需物資到成都,妻子叫他帶一個小妾回來。在成都買得一美麗女子,見她用白佈條紮發,問她何因,她哭泣著說:“父親原是都下人,在州裡協助長官做事,不幸病死。母親扶棺回老傢安葬,經過此地,盤纏用盡,不能回去,隻得將我賣瞭,以辦理喪事。”時邦美父親聽瞭,覺得可憐,就將女子還給她母親,又拿瞭銀兩贈她母女,還為她們妥當安排回去的事務。回到鄭州後,將此事告訴瞭妻子,妻子說:“濟人危急,功德很大。納妾的事我再為你想辦法。”不久,不生育的妻子卻懷孕瞭。一夜夢見客堂中坐著一位紫金色的人,早上便生下瞭時邦美。邦美後中會元,官做到吏部尚書。
32.趙秉忠父明朝萬歷戊戍年狀元趙秉忠的父親,在縣裡協助縣官做事。有個世襲將軍的後代受冤枉,趙秉忠的父親盡力為他平冤出獄,將軍很感激,又沒辦法報答而覺很慚愧,於是想將女兒送給趙父作妾,趙父搖手說:“你們是名門之後,使不得!”對方再三懇求收下,趙父又搖手說使不得,終究不從。這事沒有成功。後來秉忠上京應試的路上,有人拊著他的轎子說:“使不得的中狀元。”連說好幾遍。考取後回傢告訴他父親,趙父感慨地說:“這是我二十年前的事情,從未告訴他人,神明卻告訴瞭你。”
33.呂公宮呂公宮,曾在某傢書房夜讀。鄰室有一個年輕寡婦,循著月光忽然來到書房向他求愛。呂嚴肅地拒絕瞭。第二天寡婦又叫婢女給呂公送來一隻雙玉魚,呂毅然把雙玉魚摔碎。婢女見狀,羞愧而退。後來呂官做到太子老師。這事卻從來沒有對外人講過。偶然為教育兒子而談起,也不指明是那戶人傢。
34.聶從志宋朝黃靖國在做儀州判官時,一夜被攝至陰間地府。冥官說:“儀州有件美事,你知道嗎?”說罷就取簿給黃看。原來是醫生聶從志某年某月在華亭某傢看病,病人之妻子,向聶求歡,從志竭力拒絕。上帝令從志增壽24年,子孫兩世登科。靖國還陽後講給從志聽。從志說:“此事連我妻子都不知道,不料已記載到陰冊。”後來從志果然長壽,子孫兩代都登科。
35.茅鹿門明朝茅鹿門,少年時求學於餘姚,住在城隍廟前的錢傢。錢傢有一個美麗的婢女,愛慕書生的英俊。一夜到書房來呼貓。鹿門說:“你為何一人夜裡來呼貓?”婢女笑答:“我非但呼小貓,更喜歡大貓(茅)啊。”鹿門正色道:“傢父叫我到外地讀書,如和你做瞭不正當的事,回去有何臉面見父親?又怎麼對得起主人?”婢女慚愧而退。後來嘉靖戊戌年考中,官做到副使,壽至九十歲。
36.顧某杭州管北新關的官吏顧某,奉令出差江南,夜裡船泊蘇州河邊。見一少婦想投河自殺,他急忙攔阻,並問何故,少婦說:“丈夫因欠債被關在牢獄,命在旦夕,因不忍見夫先死,所以想投河自盡。”顧某拿出五十兩銀子給她還債。少婦拜謝離去。顧某公差完畢又經過此地,坐在酒店裡吃飯,對門恰巧是投水少婦的傢。少婦見到顧某,立刻告訴丈夫,夫妻備瞭酒菜邀請顧到傢。丈夫對妻子說:“他對我們有救命之恩,傢裡窮,無法報答,晚上你就陪他吧。”因此,夫妻倆挽留顧某在傢中過夜。半夜時,少婦進顧某的寢室。顧某斷然拒絕,並且披上衣服逃回船中過夜。就在這一夜裡,顧某的傢鄉杭州城失火,延燒數十傢,眾人見到烈火中,有一金甲神,手拿紅旗,圍繞著某一傢的房子,火逼近時,立刻被金甲神撥回。火熄滅後,大傢仔細一看,就是顧某傢。大傢都說是顧某積德的關系。
37.羅倫明朝羅文毅公倫,去參加會試,船經蘇州時,夢見宋朝范文正公(范仲淹)告訴他說:“明年你將中狀元。”羅倫謙虛地說不敢當。范公說:“你某年在某樓所發生的事,感動太清,所以用此回報你啊。”羅倫回憶當年曾經在此樓拒絕奔女。後來羅參加殿試,果然考中狀元。
38.莫文通明朝莫文通,是個樂善好施的人,傢居雲間郡城二裡涇,世代務農。有一天,莫帶瞭二十兩銀子出去買稻種,把船停在黃浦江邊,看見兩個人捆綁一個少女,要把她沉入江中。莫上前詢問,二人回答:“這是主人的女兒,主人發現她與人私通,因此派我們把她投進江裡。”莫說:“姑娘年輕不懂事,況且又不是你主人親眼目睹的事,萬一搞錯瞭呢?豈不是害瞭一條人命。我給你們二十兩銀子,請你們把她放瞭。”少女得救後,跪在莫的面前,願意侍奉莫一輩子。莫說:“我救你並非愛你的姿色,而是可憐你青春年少就死於男女私情。現天色已晚,我的船小住不下,你上岸後趕快找有燈火地方投宿。”莫於當晚回傢,夢見神人對他說:“你救瞭人,陰德厚重,上天賜你賢孝子孫。”後來莫的兒子勝考取瞭功名,莫的孫子昊,鄉薦第二,昊的兒子愚也中瞭舉人,愚的兒子如忠也是鄉薦第二,中瞭嘉靖戊戌年進士,官至方伯。而那少女逃去後,一個讀書人收留瞭他,生瞭六個兒子,其中一子與愚同年考中。何三畏曾作《善人傳》記其事。
(據印光法師攢原文譯)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