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由我造,福自己求,《瞭凡四訓》教你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
最近直播看手相,我遇到瞭一位婦女,我斷為“子女緣薄”。結果這位婦女就和我講,她和她丈夫都是老實人,怎麼上天就這麼不公平呢?
我說今生子女緣薄是果,源於前世種下的因。因果循環,應驗到瞭今生今世。隻要多行善事,常持善心,日久天長就會轉運。
結果這婦女還是和我抱怨天道不公,對他們有多麼的苛刻。然後我就刪除瞭他好友,素昧平生,稍加點撥,就算上仁至義盡,畢竟人各有命,又何苦強求呢?
那到底誰是命運的主宰呢?如何你相信“因果論”和“輪回”,那麼我告訴你:命運的真正主宰,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你今生心懷惡念,恣意殺生,就註定下一世多病短壽,難享安樂;你今生心存善念,就註定瞭下一世安康長壽。
你今生損人不利己,就註定下一世運程多滯;你今生不懷敬畏,就註定下一世卑賤艱辛。
你今生視財如命、見死不救,就註定下一世貧窮孤絕;你今生心不慳吝,捐錢出力,就註定下一世富貴榮華。
我並不是給大傢洗腦,因為你需要明白:“常存善心,福雖未至,禍已遠行”,並不是行善就會現世報,所以事在人為,信不信由你。
“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瞭凡四訓》
命運的主宰就是你自己,一切都是自作自受!你今生命運,正是你前世果報循環;明日種種,正是你今日所作所為。
很多人會說:“我一生心腸好,常常熱心幫助他人,反而被人憎恨,上天為什麼這麼不公平?”
還會有人說:“我做瞭不少善事,待人處世都憑良心,為什麼一生坎坎坷坷?別人不擇手段,損人利己,卻青雲直上?”
你是不是會有這樣的想法?那就由我來告訴你原因。
今生行善,不一定今生享福;今生作惡,也不一定今生報應。今生所得報應,大部分是前世種下的“因”。
這就像欠債一樣:今生好心沒好報,是前世對人恩將仇報,欠下的“債”,今生也要感同身受,這是在還“債”。債還清瞭,才能享受到“好心腸”的善報。
今生運勢不順,是自己前世損人不利己欠下的“債”,等這個債還清瞭,才能享受到“做善事”的善報。
今生青雲直上的人,是因前世種下瞭善因,所以今生得善報,等這個“善報”享受完瞭,才會受到“心狠手辣”、“損人利己”的惡報。
前世欠下的“債”重,所以今生還“債”的時間長;前世欠下的“債”輕,所以今生還“債”時間短。
六道輪回壁刻
因此,善惡報應的時間是參差不齊的,有的在行善後的數年內就得到明顯的報應,或十餘年或數十年;有的則在下一代得到報應;有的甚至要到後二、三世才得報應。
但是,種“惡因”太多的人,因“債”太重,下一世極可能是“披毛戴角”的牲畜,甚至要經過數世投胎畜生道之後才能再轉為人。(此處涉及到“六道輪回”,六道者:一、天道;二、阿修羅道;三、人道;四、畜生道;五、餓鬼道;六、地獄道。)
善惡報應的規律就像簡單的“加減法”,比如:前世種下善因,今生本應有十年福報,但今生種瞭惡因,會使今後的福報減削數年。相反的,如果前世種下惡因,今生本應有十年的惡報,但在今生行善積德,也會使惡報時間削減。
“善”與“惡”秤兩邊,誰重誰輕,這就是“命由我造,福自己求”的原理:人在前世為自己種下瞭今世受惡報的因果,就必須及時反省,不斷地行善積德,用“善”抵消“惡”之報。然後再行善增加善因,自己才能享受到行善的福報。
善惡平衡
明朝就有一位改命成功的先生,他姓袁,名瞭凡。瞭凡先生經過長期不斷的行善積德,改變瞭自己“短壽”、“無子”、“無功名”的命運。
瞭凡先生所作的傢訓——《瞭凡四訓》,以其親身經歷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明辨善惡,改過遷善,而被後世所傳頌。
瞭凡先生是明朝萬歷年間人,傢住江南。小的時候,傢境清貧。有一次,他在慈雲寺內遇到一位孔姓老者,老先生精通精於“皇極數”算命之術。於是瞭凡先生請他回傢,先提供瞭傢人的八字,果然靈驗如神。最後將自己的八字提供給老者,詳批終身。
孔先生算定瞭凡先生將於次年縣考得童生,得第十四名,府考得七十一名,提學考第九名,又算定其在某某年考取廩生,某年考取貢士,而且斷定瞭凡先生不能登科第,隻可以做三年小官,壽至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醜時終於正寢,並且無子嗣。
第二年,孔先生的預測全部在瞭凡先生身上應驗。又過瞭二十年,孔先生所算的種種吉兇又完全應驗。
從此,瞭凡先生深信吉兇禍福皆由天定,絲毫不可勉強,從此一切任由命運安排。
後來瞭凡先生因事前往南京棲霞山,遇到雲谷禪師,二人促膝而談。雲谷禪師講出瞭“善惡因果循環”一說,又詳細解說瞭“命由我造,福自己求”的改命原理,並鼓勵雲谷禪師不要做“任由命運擺佈”的凡夫俗子。
瞭凡先生在經過瞭雲谷禪師的開導後,決心改變自己的命運。於是他跪在佛前,將自己往日罪過一一表露、懺悔,以示誠心。然後立誓先行三千善事,求登科第。
不到兩年,雖然三千善事未滿,但瞭凡先生已經考中舉人,開始與孔先生算定的命數差生瞭差異。
後瞭凡先生經過十年的時間才完成三千善事,但瞭凡先生已經由舉人到進士,官任直隸寶坻縣令。
此時瞭凡先生已深深領悟到勤積善德之益處,於是又立誓行三千善事,來求子嗣。不到半年得時間,袁夫人生下一子。其妻袁夫人也很賢淑,盡力助夫行善、施濟貧病或買物放生。瞭凡先生日日念經拜佛,廣行善事,後來繼續行善不斷,積至萬善,壽至七十四歲高齡。而瞭凡先生的兒子袁天啟也高中進士,官授廣東省高要縣令之職。
瞭凡先生長期行善積德,將自己先天“註定”的命運改變瞭過來的故事,總會給第一次聽的人造成觸動。當然瞭凡先生聽取瞭雲谷禪師的建議並以身踐行是最重要的環節。
不知道大傢願不願意聽取我的意見呢?
書於2017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