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慧法師:在生活中落實佛法—賭博的壞處
(圖片來源:新浪)
在《善生經》中,佛說通過賭博這種方法來取得財富是不道德的行為。
現在我們國傢這種風氣很盛行,我對此有很深的體會。本來我的父親已經過世瞭,不應該說老人傢的過,我隻是引用他老人傢來現身說法。我的父親在解放前專門賭博。鄉下靠織棉佈來賣,再買棉花來織佈。到年底,我母親織瞭四匹佈,每匹佈要一個多月才織出來。他老人傢把佈賣瞭,想多搞幾個錢,就去賭。押一塊錢贏瞭,得瞭兩塊;又把兩塊都押上去,成瞭四塊;又把四塊都押上去,結果輸瞭。輸瞭要扳本呀,就都押上去,弄來弄去把四匹棉佈的錢輸得精光。回來怎麼辦呢?叫他買年貨,他給輸光瞭,什麼東西都沒有買回來,傢裡也沒有別的瞭,而且他也不敢回來瞭。把辛辛苦苦織的佈都輸得精光,回去肯定沒有好日子過。不敢回去也得回去呀!我的母親是個相當有個性、有脾氣的人,吵架、罵、打,目的是希望他以後再不要做這些事情瞭,想辦法能讓他知道賭博不好,可實際上是改不瞭。他老人傢在解放前一輩子受窮,就是因為他老是賭博,有瞭錢就去賭博,把傢產輸得幹幹凈凈,我才一歲半就被送去當和尚。所以,負則生怨,這是賭博戲求財物的過失。
二者失則生恥。失去瞭這個機會,負和失有一定的連貫性,感覺到自己不中用或手氣不好或運氣不好,押一次輸瞭,押二次輸瞭,有的老太太也有這經歷。有那個時間和精力好好看看經書,做一些有益的事,多好啊。
三者負則眠不安。輸瞭的人不僅睡不安,食也不安。
四者令怨傢懷喜。仇恨你的人看你輸瞭錢,菩薩保佑,你看他今天又輸瞭,回去念阿彌陀佛,你輸得好。這種事情有的是。
五者使宗親懷憂。你的傢人懷憂還在其次,我看到輸瞭錢打架的事情不知凡幾,因為我在農村呆過十年,雖然那是文化大革命期間,賭博很少,但是每到過年還是有人偷偷摸摸地做這些事情,抓去也不管用。現在有的村幹部也帶頭賭博。這是敗壞國傢、敗壞民風、敗壞傢庭最最不好的一件事。
六者在眾所說人不信用。你是一個賭博的人,靠不住,說的話沒有人信,因為賭博的人肯定是沒有德行的人,說的話肯定不誠實,所以,在公眾面前講話沒有信譽。
賭博的人一定不會很好地經營正當的事業,所以說“不經營作事”,不能正當地經營自己的事業,想建功立業是不可能的,而且未得的財物得不到。因為沒有正當的手段去謀生、去求利,正當的、本有的財物也會慢慢消耗掉,直到傾傢蕩產,妻離子散。
希望大傢從生活上去體會什麼是善法,什麼是惡法,用生活上的一些事情來落實佛法的道理。
附:
“居士子!人博戲者,不經營作事,作事不營,則功業不成,未得財物,則不能得,本有財物,便轉消耗。”(節選自《善生經》)
“種種戲”,主要指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