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新證 第四章積善 (4)
正文:友(24)悌(25)
譯文:做為哥哥姐姐的,對於弟弟妹妹應當友愛,做為弟弟妹妹的,對於哥哥姐姐要恭敬和順。
分析:
過去兄弟姊妹眾多,友悌多講親兄弟間的事,現在多是獨生子女,友悌的內涵自然擴大,不僅包括兄姊妹,還包括親友、學兄、學弟、同事、玩伴。那麼,我們怎樣處理這些人際關系?首先,要各盡自己的本份,如果你年長,必定要友愛弟弟,不要去看年令比你小的人是否順從你,這是做兄長的本份。你年小,必定要尊重比你年長的哥哥,不要去看哥哥是否慈愛自己。學兄、學弟、同事、近鄰雖非同父同母所生,但相逢就是緣,能夠朝夕相處,就要珍惜彼此的情分。若能情手足,彼此友悌,從公論,能創造和諧的集體,創造祥和的社會氛圍。從私論,能彼此友愛尊敬,我們的朋友多瞭,路也寬瞭,人生也將豐富多彩瞭。
其次,多觀察別人的優點。如果你想終生痛苦,你就觀察別人的缺點,看他人的種種不是,越看嗔恨。你若想快樂幸福,就觀察身邊人的優點,看他人的種種善行,越看越隨喜,越高興。所以,不要彼此責難對方的毛病,不要聽他人的閑言碎語,諷刺嘲笑,與他人相處,隻講情,不執理,多忍讓,小爭論,自然就不會孤單。而孤單自然在社會上無法立足、無法生存瞭。
事例一:
洪戰輝的父親患瞭精神病,母親遠走他鄉,瘋瞭的父親又給他撿回來一個妹妹。洪戰輝一邊讀書,一邊掙錢奉養父親和妹妹,並且給父親治病。後來傢境困難,為瞭照顧父親,他輟學回傢。他的班主任多次到他傢中勸他回學校讀書,他回學校後,考上大學。這時他的母親受到感動,回傢照顧父親,洪戰輝可以上學瞭,但是妹妹沒有人照顧,洪戰輝就帶著妹妹一起上學。靠自己撿廢品、賣文具掙錢養傢,讀書,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他沒有丟下不是親生的妹妹。後來,洪戰輝的事跡經媒體報導,感動瞭許多人,成為感動中國的人物。人們紛紛給他捐款,他用捐款建立一個獎勵基金,自己不用一分錢,直到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妹妹仍帶在身邊讀書。
事例二
徐威一傢兄弟姐妹六人,父母根據他們的各自情況,有的給置辦瞭房產,有的沒有給置,但兄弟姐妹之間沒有一個爭多論少的,仍然十分親愛、孝養父母。後來父親病故,辦喪事時都主動掏錢付款,沒有一個人互相攀比,後回來的人沒有趕上掏錢,就把錢送給母親,親戚、鄰裡沒有不稱贊的。母親去世後,在誰傢財產歸誰,沒有一個人提出分遺產,不論窮富,沒有人去爭這份錢。該拿錢辦後事,仍然掏錢,使在場的親友都感動得落淚。現在他們兄弟姐妹和睦相處,快樂地生活著。
再析:
現在為瞭爭財產而不顧手足之情的人,比比皆是,甚至父母在世,就為財產打官司,還有的同父母爭,霸占父母產業,將父母趕出傢門,流離失所。讓白發老人露宿街頭,乞討為生。骨肉之間尚且如此,何況親友?要知道,違逆虐待父母,所得的惡報是十分嚴重的,反之恭敬父母所得的福報,也是非常大的,做為人子,我們不能不知,不能不做一個孝順兒女啊。
點我打賞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