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凈界法師:我們向佛菩薩祈禱為什麼有時候靈驗,有時候不靈驗?

凈界法師:我們向佛菩薩祈禱為什麼有時候靈驗,有時候不靈驗?

時間:2019-05-30 14:43:3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第一個,菩薩看到這個“有情”,他對於財富地位有重大的業障。這個重大業障有二個解釋:

一、他本身福報不夠,承當不起。你沒有那個福報,菩薩施給你也沒有用。你看目犍連尊者,明明拿飯菜給他母親吃,他母親因為沒有福報,她看到的飯菜是猛火,那有什麼用呢?所以你本身沒有福報,就算菩薩賜給你,你看到珍寶,你也是等於沒看到,因為你本身福報不夠。

二、你內心有種種的遮障。你有那個福報,但是你有障礙。怎麼說呢?你看到別人享受安樂的時候,你生起嫉妒,或者去破壞別人的安樂,這個時候,你得到財富地位的時候就有遮障,你要先懺悔。

就是說,你本身對財富地位,第一個你缺乏福報,第二個你本身有遮障,所以菩薩不佈施財物,因為縱使佈施,你也得不到。

第二個,“見彼有情,若施財位,障生善法故”。說你有這個福報,你也沒有遮障。但是菩薩看到你得到財富地位,會障礙你修學善法,因為財富會使令一個人放逸。你帶一點貧窮,你還會努力、很認命地去佈施、持戒、積集資糧;你財富現前,你就被眼前的因緣所轉。富貴求道難,所以菩薩不佈施是這樣的道理。

第三個,“見彼有情,若乏財位,厭離現前故”。菩薩看到眾生生命當中帶一點點缺乏,帶一點點痛苦,你容易厭離眼前的生死,而發起出世的道心,你會有道心修行,你不會被眼前的小花所迷惑。

第四個,“見彼有情,若施財位,即為積集不善法因故”。說一個人要得到財富、地位,你就產生瞭驕奢之心,驕慢、奢侈,就廣造殺盜淫妄的罪業。

第五個,“見彼有情,若施財位,即便作餘無量有情損惱因故”。你的地位很高,掌握瞭權勢、掌握瞭財富,你就會做出對眾生很多損惱的因緣。“是故現見有諸有情,匱乏財位。”所以菩薩看到眾生沒有斷惡修善的因緣,就不佈施財位。

所以有時候我們向佛菩薩祈禱,有時候會靈驗、有時候不靈驗,就是這樣子。菩薩隻有讓你有斷惡、修善、度眾生的因緣才會靈驗。

蕅益大師的《靈峰宗論》講到一個事情:在明朝有一個真實的故事。他說,有一個在傢居士,他做生意,做買賣,做貿易,他跟一個地方官,類似現在的縣長,關系非常好。縣長處處地挺護他,他就廣做非法。廣做非法以後,這個縣長後來被調職瞭,換瞭一個新縣長,他的靠山沒有瞭,他害怕有人去檢舉他過去非法的事情。那怎麼辦呢?他想,我應該去創造一個新的形象,讓人傢以為我改過自新,放我一馬。他看到很多在傢居士參加念佛共修,他也參加念佛共修,手上拿個念珠,穿上居士服,手上也撥動念珠,裝出一個修行人的樣子。他這樣子假裝修行,很多人就知道:哦,這某某人開始修行瞭。誰傢裡面有什麼障礙,比如兒子發高燒,請他持大悲水,持一持喝下去就好瞭;什麼事情請他加持,馬上就靈驗。

這個居士一想:我隻是想要逃避被人傢檢舉,假裝修行,結果就有效果;如果我真實修行,那是什麼意境?那不得瞭!好,我就真實修行。就真實地發心到寺廟出傢瞭,這次玩真的。真實修行以後,他過去那些信徒還是來找他:“師父啊,我們過去都是請你幫忙,現在還是請你幫忙。”這個時候,他再為人傢加持以後,沒有效果瞭。他就覺得很奇怪:我以前假裝修行的時候,這麼有感應;現在真實修行,怎麼沒有感應瞭呢?

後來睡覺的時候,他的護法神就告訴他說:“你以前假裝修行,內心邪曲,招感的是邪惡的護法神。邪惡的護法神會對你做出非法的事情。你現在真實地修行,正直招感我們這些正直的護法神。我們正直的護法神,不跟你做這種事情。這種感應的事情,讓大傢產生錯覺。”

感應的事情,當然有些事情是好的。你內心的感應,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感到歡喜、滿足,這種感應會增長信心的。如果說你去扭轉那些錯亂因果,哦,這個人做錯事瞭,他祈求你給他加持,他馬上感應瞭。我告訴你:“你害瞭他!從今以後他對惡業更加不怕,你讓他產生一個沒有因果的觀念,等到一次算總帳的時候,那他會恨你。”當初如果他因為種種的痛苦,他會知道警惕。所以感應神通為什麼有它的問題點?為什麼佛菩薩不強調?它很容易讓人傢產生錯亂因果。我做錯事情怕啥!我的上師給我加持一下就好瞭。是不是!那這樣子的結果,以後業障現前的時候不得瞭,因為無慚無愧。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說,“故現見有諸有情,匱乏財位”。我們去看,這個層次越低的神越容易感應。你看世間上最容易感應的一定是民間宗教,還不是道教哦,我們臺灣叫多神教,你跟鬼神是最容易感應的。你看基督教,就不太容易感應瞭,那是天人的境界。那到瞭佛菩薩的時候,更難感應,不是說沒有感應,就是說那種感應,你感覺不出來,那是心靈的感應。所以一個人愈容易感應,表示你感應的鬼神水準是很低的,那檔次很低的才會感應嘛。

 

閱讀全文
上壹篇:我的感召故事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