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法師:護國息災的意義(第二集)
諸位觀眾,諸位同修,諸位大德,大傢好,阿彌陀佛!請放掌。這一集繼續跟大傢講解「護國息災三時繫念法會」的意義。我們上一集講到息災做三時繫念法會這是治標,推行《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倫理道德因果教育這是治本。現在災難很多,我們在這個多災多難的時代,必須要標本兼治,治標也要治本,標本兼治,這才是我們目前很需要做的。治標還是要擺優先,但是現在社會上的人對息災的觀念,就是一般我們講的消災,這個觀念較不重視。社會大眾重視的是什麼?重視救災,比較不重視息災。息災跟救災是兩種不同的性質。一般社會大眾所重視的救災,是災難已經發生瞭,災難發生大傢趕快去救濟,一般說救濟,緊急的災難要去救濟、去救災。救災就是處理善後,災難發生瞭你就要處理善後,要去救濟,要去處理。譬如說地震,房子倒瞭很多,人死瞭很多,沒有房子住,沒有飯吃,沒有水喝,沒有衣服穿,去救災,我們蓋間房子給他住,沒衣服穿的買衣服給他穿,沒得吃送一些吃的,沒得喝送一些喝的給他,已經死掉的人替他處理善後,這是救災工作,這是一定要做。有災難發生當然要去處理,要去救災。這是社會大眾,大傢會很重視,會很要緊去做的。
可是說到息災就比較少人知道要做,一般社會大眾也比較不重視。實際上息災應該也要很重視,不能隻重視救災不重視息災,這也不對。救災是災難發生瞭,我們去救濟、去幫助,去解決困難。息災是事先預防災難,化解災難,使災難不要發生。縱然發生災難也能夠將大災難化為小災難,把災難發生的程度減輕,小災難化為沒有災難,大事化小事,小事化無事,這是息災的意義。這應該也要重視,應該跟救災同樣的重視,應該是這樣,不能隻重視救災,對息災不重視,這樣災難要化解比較困難,為什麼?力量達不到。我們再進一步來說,息災是積極的,救災是消極的。譬如說慈善單位很多人發心捐錢,出錢出力,大傢來奉獻。錢很多放在那裡,放在那裡做什麼?要救災用的,等於準備一些錢等災難發生,災難發生瞭再用這些錢趕緊去救災,這種想法、這種做法是消極的,因為等候災難是消極的。積極的是息災,息災是積極的,知道有災難,我們預防化解,使災難不要發生。
諸位同修,大傢頭腦冷靜的想一想,災難不要發生好,還是發生災難再快去救災好?我想大傢一思考就能夠明瞭,這個答桉就很清楚,當然是不要有災難好,哪個人喜歡災難?大傢都不喜歡,這個答桉很清楚。可是大傢對息災就是消災,並沒有很重視,不重視息災,重視救災。為什麼重視救災?災難發生他看到瞭,人死瞭很多,房子也倒瞭很多,環境都被破壞盡瞭,大傢知道這要趕快去救災,大傢都發心。災難還沒有發生以前跟他說,他不會重視,他沒看到,他就不在意。但是,如果是一個明理的人、有智慧的人、覺悟的人,他會重視息災。我們每個人相信這個道理想通瞭,會發心很重視息災的做法,這才是正確的。我們準備一些錢等災難來,為什麼不把這些錢拿去做好事化解災難?準備很多錢等災難來之後才去救災,為什麼不在災難還沒來之前,把這些錢拿去做化解災難的事情?這個問題也值得大傢好好去思考一下。當然災難不要發生是最好的,但是不希望災難發生,我們必須要知道事先去做息災。
但是我們看現在社會上,大傢對息災不是很重視,救災大傢很重視,那裡發生災難瞭,人死瞭很多,大傢趕快去救。我們這裡辦一個法會,說是護國息災,就沒什麼人要來。我們今天在臺南永康租這個場所,都是外縣市同修來的比較多,本地的很少,沒幾個。為什麼?大傢對息災的觀念他不瞭解,你說息災,他不覺得,他不重視。如果是救災大傢就很發心,很努力的來做。因此我們今天在這裡辦這場法會,外縣市的同修來到這裡莊嚴道場,主要還是要提醒我們臺南市這個地區的人,大傢能夠認識、發心來護國息災。我們臺南淨宗學會做百七,希望臺南地區的同修大傢發心來護國息災。我們看到救災大傢出錢出力很踴躍,各地的人都來,連外國人都來。如果大傢對息災能像救災那麼重視,我相信這個地球上縱然無法完全沒有災難,最起碼這個災難也會減少三分之二以上。如果息災社會大眾能夠像救災那麼踴躍,出錢出力,盡心盡力去做,這個災難一定會減到最少的限度。可是我們看看現在社會大眾對息災觀念都不清楚,他不認識,不認識息災的重要,因此我們透過媒體在此也跟大傢呼籲,希望大傢能夠重視息災。
但是要息災,息災就是消災,對消災的理論方法必須要有正確的認識,要真正理解,這樣做我們才有信心。否則的話,我們在這裡講息災,有一些人會認為這都是迷信,這樣做怎麼可能會息災?他不相信,他就不會接受。因此我們要把息災、消災的理論方法跟大傢做個說明,讓大傢能夠明瞭。過去我在美國西雅圖淨宗學會,大概在十年前,十幾年前瞭,十一、二年,有一次那裡的同修邀請我去演講,第一天到那裡就有同修提出一個問題,淨宗學會的同修提出一個問題,什麼問題?有一些當地專門做慈善救濟的同修,來勸淨宗學會的同修,要去參加救濟,勸他們不要在念佛堂念阿彌陀佛,你們在念佛堂坐著念阿彌陀佛,對社會大眾也沒有幫助,要像我們一樣去做救災、做救濟,這樣對社會大眾才有幫助。你們坐在那裡念阿彌陀佛,對社會大眾沒有貢獻,也沒有好處,隻有你自己想去西方極樂世界、想去那裡享受,對於這些苦難的眾生,你都沒有慈悲心,都不去幫助他們。這些同修聽瞭也覺得很有道理,我們星期日共修坐在這裡念阿彌陀佛,這對社會大眾沒有幫助。這些做救濟的人來告訴我們,很有道理,應該要跟他們去參加,不要坐在念佛堂念阿彌陀佛,對社會沒有幫助。但是回頭又想到念阿彌陀佛,這也是佛在經典上教我們念的。到底現在要繼續念佛,還是不要念,全心去做救濟,這樣對社會才有貢獻、才有幫助,還是要繼續念佛?產生這個疑問。我到那裡就提出這個問題來問我:法師,這要怎麼辦?我們現在要繼續念佛,還是去做救濟?他們說的也有道理,坐在這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直念,對社會哪有幫助?他們到外面去救濟,沒得吃給他們吃,沒得穿給他們穿,沒得住趕快蓋房子給他們住,生病瞭去照顧他們,這樣才有幫助。念阿彌陀佛哪有幫助?那天我就利用時間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也就是剛才說的,息災跟救災是不同的性質,那個觀念不一樣。去救濟、救災是災難發生瞭,去幫助他們處理善後,去救急,處理善後。念阿彌陀佛是什麼?實際上念阿彌陀佛是息災,一般社會上的人他不知道。別說社會上的,就是學佛的人佛門裡面還有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不知道?他沒聽經,沒聽經他就不明理,不明理自然對這個就沒信心。沒信心,不要說沒學佛的,沒學佛的沒信心當然很正常,這是已經學佛的他都沒信心。但是學佛的沒信心,現在來說也是很正常,為什麼?他就沒聽經、沒聞法,不懂這個道理,當然他沒有信心。如果明瞭這個道理,信心他就生起來瞭。因此聽經聞法、講經說法目的就是幫助我們斷疑生信,斷除疑惑,生起對佛法的信心。
念阿彌陀佛,不但是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大傢一般學佛的人都知道,念阿彌陀佛就是要發願求往生,將來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但是很少人知道念這句阿彌陀佛,不但是幫助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對現在這個世界上化解災難也有很大的力量,這一般人就不知道,甚至我們學佛的人也不知道,不知道念佛消災的力量,因此他就不會發心來念。念一句阿彌陀佛哪有什麼?大傢都會念,這有什麼效果?他有懷疑,懷疑就會產生障礙,他念得沒信心。不是這句佛號沒有效果,這句佛號效果很好,但是你得要有信心。所以《彌陀經》釋迦牟尼佛跟我們說,這個法門叫做難信之法,你要生起真實的信心很困難,但是這個修行的方法很簡單。念阿彌陀佛這個方法大傢都會念,這不困難,但是要真正有信心,這比較困難。為什麼困難?不明理,不懂這個道理,不知道念佛的好處,不知道念佛的功德利益。像西雅圖這些同修被人這麼一講,這句阿彌陀佛他就產生懷疑,到底要念還是不要念?疑問就出現瞭。這是什麼道理?就是他不瞭解,他對念佛的理論方法還是不認識,因此聽到別人這麼說,他的信心就開始動搖。
念佛消災我們在淨土經論可以看到,在其他大乘經典也能看到佛告訴我們,在淨土三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裡面佛告訴我們,至心念一句阿彌陀佛可以消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關鍵在信心。你真正信得過,真的是你念一句阿彌陀佛是消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所以消災的力量非常大,念這句佛號消災的力量非常強大。佛又在經上講,這個地方如果有真正念佛的人,有信願念佛的人,這個地區四十裡這個范圍之內佛光註照,你能庇蔭四十裡以內的人,有災難,這災難能夠化解,不會發生。
現在這幾年傢師淨空上人,一直提起日本東京江本勝博士水結晶的實驗報告。我們以前說念佛、念大悲咒,這大悲咒水能夠治病,有很多人認為是迷信。他為什麼說是迷信?他說這個沒有科學根據,所以他認為是迷信。但是現在已經有科學根據,現在就不能再說沒有科學根據,已經被日本江本勝博士實驗出來瞭。江博士去實驗東京品川自來水廠的水,他放一杯水在他的實驗室,同時邀請五百個人在同一個時間不同地點,對東京這杯水來祈禱、來祝福。祝福是說好話,譬如說我愛你、你很好,說這類的好話。五百個人在每個國傢地區都有,不同的地點,同一個時間,同時心裡想東京實驗室的這杯水,對這杯水來祈禱。經過實驗透過祈禱過的水,用兩百倍的顯微鏡拍照下來,那個結晶就非常的美麗,很漂亮。沒有經過祈禱的水,結晶就很亂,不好看。如果你罵那杯水,罵它很醜、很難看,說不好聽的話,那杯水的結晶就很難看,所以他實驗出來的報告說,水能夠知道人的意思。
水是礦物質,我們知道這個世間的物質有植物、動物、礦物,礦物質的反應比植物更加慢。水都有這種反應,都能知道人的意思,何況植物、動物?所以現在講集體祈禱,我們用念佛或是念咒、念經,這比祈禱的言詞更好、更善!所以二00四年我跟著傢師到日本東京參觀江本勝博士的實驗室,他也實驗給我們看。二00三年他到澳洲,傢師不在,悟梵師送他一臺念佛機,他把念佛機放給水聽,水聽瞭實驗出來的結晶也很美、很好。這有透過實驗。根據這個實驗,我們現在有一個科學的依據,就是我們集體用好的善念、好的言語,大傢來共修、迴向、祝福,當然世間一些災難可以化解。所以過去說沒有科學根據,現在已經有瞭,現在已經有科學根據。我們去參觀江本勝博士的實驗室,他有賣祈禱過的水,我們去參觀沒有買水隻有買書,因為我們知道念佛比它更好,不需要買他的水,買他的書,明瞭這個道理。
我同時跟西雅圖淨宗學會這些同修說,我們念佛能夠化解災難,有災難化成沒災難,大災難化成小災難,小災難化成無災難,我們念佛有這個效果。這樣你念佛是不是對這個社會有幫助。大傢聽瞭以後,才再繼續念佛。不然心裡疑問很多,覺得到底是要念還是不要念?心裡的疑問很多。也就是說,你化解災難好,還是災難發生瞭去救災好?當然是災難不要發生好。原來有災難我們現在化解變成沒有災難,你說這對社會有沒有幫助?實際上這個幫助比救災好。救災是在等災難來,發生瞭快去救;還是說有災難,我們把它化解,不要讓它發生,哪一樣比較好?哪一個貢獻好?如果頭腦正常的人大傢也知道災難不要發生比較好,除非頭腦不正常的人才說災難發生再救災好,這是我們可以想像得到的。這是說到息災。
所以我們念佛對消災有很大的力量,現在又經過日本江本勝博士水結晶的實驗,給我們一個科學的證明,使我們對佛經上說的「境隨心轉」這個道理,增長瞭信心。我們的信心增長瞭,不會再有懷疑。不懷疑念佛的效果最好。所以我們做三時繫念法事護國息災,原理就在此地,是集合眾人的意志來祈求三寶佛菩薩的加持,來化解災難。但是我們現在人微言輕,所以講瞭能接受的人不多,隻有自己來做,以及已經明瞭這個道理的同修,大傢共同發心來做,做出效果慢慢社會大眾就會瞭解,他就會發心瞭。但是在這階段還是認真奉行念佛。
念佛的道理,昨天下午我跟臺南淨宗學會趙會長跟這些同修提起,我說這些道理要時常提醒,不然這個百七做久瞭,大傢做到最後會腳酸手軟,同修們大傢愈做愈沒信心,做到腳酸手軟,人愈來愈少,就會變成這樣。所以要常常提醒。老同修知道,他當然比較不會懷疑,還有新進的同修,他沒聽過,他不瞭解,所以要不斷重複講。老同修重複再聽加深印象,不會忘記;新的同修,他沒有聽過,讓他們瞭解,他也會生起信心。所以護國息災的原理方法,還是要時常來提醒,使大傢能夠明瞭、能夠認識息災的理論與方法,這樣大傢做瞭才會有信心。
今天在北部還有南部其他縣市的同修,實際上我們到臺南是希望帶動臺南這裡的同修,能夠發心在淨宗學會的百七,大傢能夠發心護持,能夠使護國息災的效果愈來愈好,所以我們到這個地區來帶動、提醒。另外一個護國息災的方法也很重要,這是去年七月在香港佛陀教育協會,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發起學習六和敬的大會,臺灣有很多淨宗道場的人去參加。這個「和」,我們淨公老和尚也說過,這個地區,他是以香港來說,香港佛陀教育協會,以香港這個地區來說,香港這個地區如果有一個六和敬的僧團出現,這個地區的災難就能夠化解。僧團在佛門裡面,四個人住在一起修六和敬,就成為一個僧團。這四個人在大乘法來說,不但是出傢還包括在傢,在傢、出傢隻要四個人住在一起修六和敬,這都是屬於僧團。僧是和合眾的意思,清淨的意思,和合清淨的意思,所以在傢修六和敬,也是可以稱為僧團。出傢可以稱為僧團,在傢的也可以,這是以大乘法來說。小乘法就偏重在出傢眾,大乘法是在傢、出傢都有。
修六和敬為什麼有這麼大的效果?去年我去參加六和敬的大會,主辦單位邀請我去講話,我在講話當中也提起這點。這點是什麼道理?為什麼有四個人修六和敬就有這麼大的效果?香港這個地區如果有四個人修六和敬,這個地區就沒有災難,為什麼效果這麼大?當然人愈多效果愈好。效果這麼好,我們就知道要達到六和敬僧團的標準,當然有它的困難,這個困難度也很高。如果這個困難度能夠突破,能夠真正落實六和敬,當然這個效果很殊勝,這是相關的,這是很困難。為什麼困難?兩個人在一起都有意見瞭,何況四個人?兩個人就有兩個意見,四個人就有四個意見,要和確實有困難,何況人那麼多,人愈多,意見愈多,更加困難。但是困難,去年在那裡舉辦,我在講話當中有表達,也就是說雖然困難,但是香港已經提起發心提倡六和敬的修學,我們很讚歎,不管做得到還是做不到,總是有人發心。這起碼比我好,因為我還不敢發起,我知道這很困難,不敢發起。因為兩個人就不和瞭,還用四個人?何況更多人。
為什麼我們淨公老和尚常常提起?因為淨宗要要求別人、要勸別人總是得先勸自己,自己要先做,從自己做起。你自己都不做,一直去勸別人,別人也不會接受,自己要做起。我們淨宗自己都不和瞭,你要叫別的道場、別的宗派和,別人說:你自己都不和瞭,還勸我和?你先和給我看,是不是這樣?這就是我們淨宗要先做給別人看,去勸別人,人傢才會相信,人傢才會接受。自己做不到,實際上我們告訴別人,別人也不會接受。當然要做到和,這有相當的困難,但是困難還是要做。所以我在大會當中我跟大傢講,六和敬是一個標準,我們修不敢說一下就做到,但是我們可以用漸修,漸漸接近這個標準,這樣我們可能比較做得到。我們盡量來修,盡量來接近這個標準,目前我們能做到的是這樣。你說一下子要叫大傢和,這是相當困難。
和也要有一個基礎,過去傢師在淨宗學會初成立的時候,他提出五個修學科目:第一個科目是《觀無量壽佛經》的三福,淨業三福;第二個科目是修六和,第三個三學,第四個六度,第五個十大願王,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這是淨宗學會剛成立,傢師提出修學五個科目。這五個科目第一個就是淨業三福,淨業三福第一福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第一福。第一福,第一條,現在具體的做法,就是傢師這幾年時常提倡的,儒傢《弟子規》、道傢的《太上感應篇》、佛傢的《十善業道經》。第一福做到,才能做到第二福、第三福,有第一福的基礎,後面就能夠漸漸的做到。三福如果做得到,起碼也有第一福的基礎,要修六和才有可能做到。如果沒有三福的基礎,要和也做不到。所以提出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這是我們大傢要共同發心修學的。今天在這裡做三時繫念護國息災法會,希望我們能夠進一步學習,雖然是治標,我們還是要認真做,進一步來治本,修學這三個根,來化解災難。
好,這集的時間到瞭,我們這次在臺南華藏蓮社做護國息災三時繫念法會的意義,就先跟大傢講到這裡,謝謝大傢收看,祝大傢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資料恭摘:護國息災的意義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集) 2011/1/23 臺灣臺南市東光國小 檔名:WD21-04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