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宏圓法師:《法華經》中,佛告舍利弗的五種原因

宏圓法師:《法華經》中,佛告舍利弗的五種原因

時間:2019-05-31 11:54:0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告舍利弗。法華會上,有菩薩、聲聞、天人、天龍八部,佛不告別人,這裡隻告舍利弗,這是為什麼呢?窺基大師在《法華玄贊》中解釋說:“不告餘人,獨告舍利弗者,隨深智慧與如來相應故,謂舍利弗聲聞之中最為上品,智慧利根一聞即解,最先悟入,佛凡說法必應根機,由彼智慧最為第一,根法相符故名相應,相應者隨順義,非是智慧相似名為相應,根合佛法名相應,故不告菩薩”。這段的意思是說,佛不告其他人而隻告舍利弗,是因為舍利弗的智慧利根和佛所說的法相應。佛凡說法,都是應根機而說,佛現在要說《法華經》,舍利弗的根機與《法華經》相應。而大菩薩們的智慧,我們看,雖然很高,但是這裡說瞭,不是智慧相似名為相應,應該是根合佛法名相應,所以佛隻告根機與佛法相應的舍利弗,而不告菩薩。意思是說,不能單隻是智慧,應該是根機和佛法名相應,根合佛法名相應,所以這裡隻告舍利弗。

在《大智度論》中講瞭五種不告菩薩的原因,我們也來解釋一下。佛說《法華經》的本意是為聲聞而說的,聲聞證瞭阿羅漢,瞭分段生死,出瞭三界,進入化城,佛要將他們引入寶所,也就是幫他們進一步的成就佛道,因此為聲聞說《法華經》。既然是為聲聞所說,所以在這裡不告菩薩告舍利弗;第二、佛要讓聲聞回小向大,回向大菩提。菩薩已經發瞭大心,所以現在要告舍利弗,不告菩薩;第三是佛告舍利弗,是為瞭讓聲聞不怯弱。因為發大心是需要拿出勇氣的,就像我們講過舍利弗的公案,他發菩提心之後,天人為瞭考驗他,向他來乞眼,最後他沒有通過,心退度瞭,所以發大心是需要勇氣,是需要力量的;第四、佛是為瞭讓其他人也能善思念。像其他的阿羅漢,聽到佛告舍利弗,就會想,雖然佛沒有告訴我,但是告舍利弗也和我是一樣的,都是聲聞類,所以我們就要註意聽瞭,阿羅漢們就會發心學習佛所講的法。如果這裡佛告菩薩,阿羅漢們就會覺得和自己無關,不會特意的用心去聽瞭;第五、是佛為瞭讓舍利弗以及其他的聲聞不起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之心。他們的那個所作已辦是很有限的,還有很多事情沒辦,還沒有發大心,還沒有瞭變易生死,這是佛不告菩薩而告舍利弗的五種原因。

由此可知,《法華經》中的告舍利弗,和其他經中的告舍利弗是不一樣的。我們看,從《阿含經》直到《般若經》,佛告舍利弗的地方很多,《阿含經》中的告,是為瞭發起生滅法輪而告;在《方等經》中是彈偏斥小,為瞭呵斥而告;《般若經》中,是為瞭加被舍利弗為菩薩說法而告。這些都與《法華經》中的告不一樣,《法華經》是為瞭開小合大而告的。

摘自宏圓法師講《妙法蓮華經》講義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