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凈土法門:真修人是寶,小功夫三十裡無災難,深功夫影響幾百裡無災難

凈土法門:真修人是寶,小功夫三十裡無災難,深功夫影響幾百裡無災難

時間:2019-05-19 20:00:2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摘自凈土法門法師《發大誓願(第二回)》第9集 2015年5月16日 講於 日本東京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看經本第五十四面第五行,從第十九章看起。

  【經】作佛時。國中萬物。嚴凈。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雖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數。及總宣說者。不取正覺。(三十九、莊嚴無盡願。)

  第十九章隻有一願,第三十九,莊嚴無盡願。

  我們看註解:

  【筆記】此段願文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物質環境,隻說一個概要。“萬物”指一切物質。“嚴”是莊嚴,“凈”是清凈。現在全世界環境污染的程度非常嚴重,看到“莊嚴清凈”四個字,比從前人感觸深刻。“光”是光明,“麗”是華麗,形容極樂世界之善美,形色殊勝奇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

  “稱”是稱贊,稱贊不盡。“量”是比較,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剎土,沒有辦法跟極樂世界相比。極樂世界的美善,我們無法想象,你看到瞭你也說不出來。

  【筆記】此皆阿彌陀佛無量劫修學功德之成就。

  這裡面當然包括阿彌陀佛五劫修行結得的大願,就是四十八願。

  【筆記】以及十方世界往生西方之人凈業所感。

  凈宗古大德有兩句話說得好,“心凈則佛土凈”。修凈土的人,對於清凈心要非常重視。因為“心凈則佛土凈”,那麼回過頭來想一想,我們地球上的居民,現在人心凈不凈?跟十年相比,十年前的人心比現在清凈;再推十年,二十年前的人心地比十年前的心清凈。

  於是我們就明白瞭,我們現在走下坡,這個滑坡滑的幅度很大,愈來差距愈大。這個差距所感得的,我們身心健康,比不上十年前的人。同樣是九十歲,頭腦清楚,身體靈活;現在九十歲的人,比不上十年前九十歲的人,這是我們從佛陀教育裡面體現出來的。

  佛告訴我們,人的身體可以老而不衰,能做得到,不是做不到。保持著一生不生病能做得到,隻要你自己肯做。怎麼做法?心地清凈善良,你就能夠保持老而不衰。

  “八苦”裡面生老病死。但是一個真正有修行的人,記住“修行”這兩個字什麼意思。“行”是行為,起心動念是意業的行為,咱們講三業“身業、口業、意業”,起心動念是“意業’的行為。如果起心動念清凈,這是三善根之。

  三善根“身、口、意”,“意“是真正的根,就是念頭,念頭要善;不但要善,而且要清凈。

  什麼叫清凈?心裡頭沒有雜念、沒有妄想,就清凈瞭;有妄想,有雜念,清凈心沒有瞭,心變成染污。

  染污的心、不正當的言行就會感召災難來,個人的災難就是病苦,共同的災難就是業報。為什麼?居住在這個地區的人,現在地球上的人心不善,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幹這個事情。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的?這人是教出來的。

  現在社會變成這樣,是教出來的。誰教的?傢裡頭沒有人教瞭。古時候負責教育的是婦女,所以中國自古以來,教女兒比教兒子重要,為什麼?因為女子負責教育,兒子隻負責傢庭經濟生活,他出外賺錢。生瞭小孩瞭,下一代完全靠母親,所以母親的責任大,母親受人尊敬,道理在此地。她能把小孩教成聖人、教成賢人、教成君子。你看看孟子孔子的母親,孔孟在小孩時候是什麼樣子?父母怎麼教他?母親真盡責任,小孩成聖成賢,佛菩薩也是教出來的,這不能不知道。

  現在傢不教瞭,父母生小孩,他不教小孩,學校也不教瞭,社會也不教瞭,國傢也不教瞭,今天教育落在媒體。你們想想看,小孩一睜眼睛就看電視,電視演些什麼他全學會瞭。

  網路,你仔細看看周邊的人,尤其在群眾多的時候,你仔細觀察,那些人在幹什麼?都在看手機,全部精神都註在那裡頭,他們好學,真用功,一切時一切處都不離開。學些什麼?殺盜淫妄,完全是負面的,正面東西他沒看到,沒聽說過,沒有接觸到過。他的人生觀,就受這個東西影響,以為那個裡面所教的都是正法,把邪正顛倒瞭。

  講到“孝親尊師”,他說那是封建時代的,那個時代過去瞭,那是落伍的。今天聽到這種話多,他們是先進分子,他們走在時代的前面。那麼這個時代有反應,不是沒有反應,反應就是動亂,社會動亂,地球上種種災變,佛在經上講得好,佛說貪嗔癡慢疑,這叫“五毒“,也就是最不好的心態。

  貪心,隻要是貪,貪而無厭,無論是貪財、貪名、貪色,甚至於學佛的時候貪佛法。

  他用什麼來學佛?用貪心來學佛,燒香要燒頭一柱香,以為會發財,迷信;正法,他沒有福報,他沒有機會聽到。所以他不知道因果,認為自己很聰明,可以欺騙別人,以為自己很靈巧,殊不知,現在眼前得到一點便宜,將來死瞭以後,三途地獄有他受的。就太可怕瞭!真正明瞭事實真相的人,決定不敢,人要老實、要忠厚。

  這個地區居住的群眾,都能存好心、做好事,這個地區就不會有災難。所以災難是一切不善所感召的。

  貪心感得的是水災。海嘯,地球水面上升,這都屬於貪。

  嗔恚心感得是火災。火山爆發,地球溫度上升;許多地方嚴重的幹旱,都是屬於火災。

  愚癡感得是風災、颶風。東亞這一帶臺風、龍卷風,常常聽說,愚癡。

  傲慢感得的是地震。都是自以為是,不知道謙虛,不知道恭敬別人,帶來是這個。

  還有一個,懷疑。對什麼都不相信,常常存懷疑的心,對人懷疑,對事懷疑,對一切萬物都懷疑。懷疑帶來的災難是山崩坡陷,山會崩下來,地會突然陷下去。這種情形,我們最近也看到很多,很多報導,不知道什麼緣故,地突然陷下去。

  佛在經上講,“貪嗔癡慢疑“帶來的災難。

  那我們如果好好學佛,把這五種不善都放下,不貪、不嗔、不癡、不傲慢、不懷疑,我們居住的環境風調雨順,沒有災難。看你修行的功夫,你能覆蓋多大的面積。至少,古人說的,至少真正有修行,有一點小功夫,功夫不大,可以影響三十裡,就是我們住的地方,三十裡這個圈子沒有災難;那要功夫深的,可以影響一百裡、二百裡、三百裡,那影響就大瞭。所以真正修行人,是這個地方之寶。有沒有這種修行人?有。往往這種修行人,你不知道尊重他,他也不需要你尊重。

  我們看到鄉下偏僻地方、窮苦的地方,小廟、小道場,我常常問他,你們這些小道場,附近有沒有阿公阿婆念佛人,癡癡呆呆的,隻知道這一句佛號,除這句佛號之外,問他什麼他都不知道?這樣的人多半也沒念過書,也沒什麼文化,隻知道一句阿彌陀佛,一天到晚佛號不中斷。這些是什麼?菩薩,真正在做修學的榜樣給我們看。道場附近要有這麼兩三個,寶!別人不知道尊敬,我們出傢人要懂得,對他要尊敬,要有禮貌,要稱贊他,甚至要照顧他,這真正修福。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