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出傢】的定義是什麼_出傢需要什麼條件
出傢,是指離開親人、傢庭、事業這樣的世俗世界,到道觀裡做道士,或到寺院裡做僧尼(也就是俗說的尼姑,和尚)。 一般出傢後的人除瞭每天得吃齋念佛,同時要戒掉七情六欲(也就是不能娶妻生子)。
出傢的條件依據如來的正法規與法律,欲受戒出傢的人,除瞭要擁有虔誠恭敬且正確的信念之外,尚須具備以下的條件:
1、父母親或監護人的同意許可,持父母同意的書面材料和身份證、戶籍證明(由派出所開)、體檢證明,到你認為有緣的寺院。
2、沒有染上會傳染的嚴重疾病(如艾滋病,多種皮膚病等,但傷風感冒不在此例)。
3、沒有債務問題纏身者(如:破產、生意失敗而欠下一身債務者)。
4、沒有違犯國傢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纏身者(指遭警方通緝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滿出獄者不在此例)。
5、 年齡不小過7歲,不大於60歲。
6、精神健全(指沒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癥、精神分裂癥、羊癲癥之類會失去知覺理智而失態之病癥)。
7、心理健全、正常(雙性人不可出傢)。
8、 要求出傢者,須本人自願,信仰虔誠,愛國守法(包括無法律糾紛),父母許可,寺院對要求出傢者,經查明身份來歷,認定符合出傢條件,經僧團一年以上考察合格(考驗階段要做的事情:背誦五堂功課、學習沙彌律儀、學佛教基礎知),可以拜一個比丘,女性則拜比丘尼為剃度師,定期在佛前舉行剃度儀式,即剃去須發,以僧裝更換世俗服裝,去俗姓,改姓釋,並由師父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與法號。並按規定發給度牒。然後經過短期修學,求受十戒,這就成為沙彌或沙彌尼。沙彌是根據古代印度語音譯的,意義是“息惡行善”者。取得瞭沙彌或沙彌尼的資格,即為比丘或比丘尼的候補者。(全國漢傳佛教實行度牒僧籍制度的辦法)。
短期出傢1. 出傢難,難行能行方是大丈夫!《法苑珠林》雲:“出傢修道易為,如海中泛舟;在傢修道實難,如陸地行船。”紅塵百戲,牽絆實多,居傢窄迫,猶如牢獄,一切煩惱,因此而生。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說:
“出傢菩薩勝在傢 算分喻分莫能比
在傢逼迫如牢獄 欲求解脫甚為難
出傢閑曠若虛空 自在無為離系著
諦觀在傢多過失 造諸罪業無有邊
營生貪求恒不足 猶如大海難可滿......”
出傢乃大丈夫行為,亦非帝王將相所能為。
佛弟子有人因緣不成熟,或有傢室、或不堪僧眾清寂,不能盡一生而出傢。故有“短期出傢”,即出傢之期可三日、七日、一月、三月、半年、三年等,皆可量己身心所能堪受者而行之。出傢功德,高於須彌,深於大海,廣於虛空,不可稱量。
2.短期出傢的條件
①、男眾沙彌班:年滿7周歲以上,60周歲以下;女眾凈人班(無需剃發):18歲以上、60歲以下。
②、身體健康,無傳染性疾病,無嚴重疾病(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精神及心理疾病、弱智、六根不全等)。
③、目前無違法違紀在逃行為者。
浙江天臺山慈恩寺主持智渡法師慈悲,自2006年起,不定期接受信眾短期出傢;為瞭讓更多的信眾能得到快速積福,特在杭州下院聖財寺及天臺山慈恩寺兩地舉辦為期三個月至兩年的短期出傢活動,幫助有緣能暫時放開世間束縛,到寺院體驗清凈梵行的人們,早日進入佛門”人乘、天乘及聲聞、緣覺、菩薩乘“的五乘共道。
出傢的意義簡單說一句話,文憑並不重要,(真的不曉得有些人從哪裡聽來要本科學歷的,道聽途說,沒有根據,當然認得字還是起碼的,否則很多佛經都讀不下來嘛!),你有沒錢也不重要,是否結過婚也不重要,重要的就是你的發心。就是你為什麼要出傢的問題,想清楚瞭、真正感受到出傢的好瞭,就是九頭牛也拉不回來的。如果真要出傢,是誰也障礙不瞭你的,不是父母妻子放不下你,不讓你去出傢,而是你自己放不下世俗的恩愛,沒有勇氣做一個舍傢離欲辭親割愛的出傢人。能否出傢,有沒有佛緣,全在你的一念之間。
要出傢,並非一件小事,印光法師曾舉出兩個條件:第一要發大菩提心;第二要有過人天分,才能荷擔如來傢業,做眾生的人天導師。出傢是大丈夫事情,非王侯將相所能為也。“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
出傢乃是一件非常鄭重地事情,而且在佛教徒看來,也是一件非常值得贊嘆的事情。出傢不能是要逃避什麼挫折或者世間男女情感之事,他應該做佛法的傳播人,佛陀的使者,他應該是人天的導師,佛法能夠在世界上流傳下來靠的就是一代代出傢人僧寶的千辛萬苦的努力,要有一顆“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不為自己求安樂,隻願眾生得離苦”的大菩提心。古人說:“出傢乃大丈夫事也,非王侯將相所能為也!”要想出傢,先要看看自己出傢的發心,是否具有出離心,認識到瞭輪回六道的痛苦,想要出離三界六道,更要看是否具有菩提心,即願意救度一切苦難眾生的心,如果具有瞭菩提心,那麼出傢以後,有著這種菩提心的支持,一定能成就道業,相反地,隻是一段時間的挫折或者情感問題,或者願意清靜幾天,那麼貿然出傢,而沒有一個堅定的信仰支持的話,出傢生活也不會太平坦的。
如果一個人他徹底證悟瞭空性思想,對於他來說,確實在傢修行和出傢修行完全一樣,沒有任何區別。但是,有幾個人是真正證悟瞭空性,還是隻是學瞭“佛在心中”或者“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口頭禪呢?如果一個在傢人憑空認為自己可以和出傢人的功德相提並論,那隻能說他是驕慢!佛陀在太多經典裡面都宣說瞭出傢的功德要比在傢功德大很多,如果一個在傢人卻還以為自己能和僧寶平起平坐,連佛陀的智慧都不相信的話,那又何談學佛呢?學自己好瞭啊!
不管怎麼說,能現在發起一念想要出傢修行的心,都是非常值得贊嘆和隨喜的,不用說已經真實出傢,即使發出傢心向往靜處,其功德亦難以計量,《難陀出傢經》雲:“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於一大劫中,佈施兒女,所獲功德,不如發出傢心向寂靜地邁一步所獲功德。”不用說自身出傢,即使勸人出傢、支持別人出傢所獲功德亦是無量。《出傢功德經》雲:“若放男女奴婢人民出傢,功德無量。”不用說終生出傢,即使一日一夜出傢其功德也難以思議。《本緣經》雲:“以一日一夜出傢故,二十劫不墮三惡道。”《僧祗律》雲:“以一日一夜出傢修梵行者,離三百六十三萬六千歲三塗苦。”《萬善同歸集》中永明延壽大師雲:“乃至醉中剃發,戲裡披衣,一曏時間,當期道果,何況割慈舍愛,具足正因,成菩薩僧,福何邊際。”
合十祝願吉祥,阿彌陀佛.。在某些時候,出傢是你對紅塵厭惡的表現。
出傢箴言(一)
出傢人求個內心豁達,任世間風雲變幻,我自巋然不動。超脫生死,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佛曰:我心既我佛。在傢亦可出傢!
(二)
在這物欲橫流,金錢至上的社會,有幾人能擺脫世俗的紛擾?
大千世界,紫陌紅塵,看得穿的未必逃得出,逃出瞭的未必看得破!無奈,無奈。
如果你能出傢,真正的放下瞭一切,更是一咱智慧的覺悟,內心寧靜、明瞭,真正的覺悟瞭,大徹大悟之後,才是真正的出傢。
(三)
宇宙本來也是來也空空去也空空,人放不下的是欲望,但欲望最終歸於空帶不走的,所以出傢人叫覺悟,是否真的徹悟都在於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