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學會分辨言語的正確與否及分辨講話人的動機
時間:2019-05-20 14:52:2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蔡禮旭老師主講
堂堂六尺軀,莫聽三寸舌。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人與人交往使用頻率最高的就是言語。我們會不會聽話,能否分辨話的正確與否,能否分辨講話人的動機,這很重要。如果不會聽話,遇到一些搬弄是非的人,就可能毀瞭傢庭和事業,這個不誇張!人君聽進讒言,臣子就要掉腦袋,多少忠臣死在讒言之下,死在為人君、為人領導者不辨是非之下。“父聽子當訣”,父親假如聽瞭讒言,可能與孩子的關系會破裂。《朱子治傢格言》說“聽婦言,乖骨肉”,從前有人不止娶一個老婆,如果小老婆講大老婆孩子的壞話,父親聽進去瞭,可能父子之間會起沖突。“朋友聽之別”,聽信讒言,朋友間會疏遠。“夫妻聽之離”,夫妻假如聽讒言,可能最後會離婚。所以,有一句話非常有智慧,“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為什麼?因為他搬弄是非,搞得大傢人心惶惶。一個真正有德行、有學問的人,一定會朝著人與人關系是一團和氣,大傢都能受益的方向走。所以,他希望人人和睦相處,平等對待,不願意看到人群失和。縱使看到惡人,他也不會批評,隻會反躬自省,是自己做得不夠好,不能使他人感動。
有人進讒言,你要瞭解其目的何在。無非是嫉妒別人,要控制你聽他的話。所以,當我們瞭解瞭這個人的存心後,要不動聲色。假如他正在講給別人聽,你要避嫌,應該馬上離開。人要時時掌握進退的時機,不然可能會惹禍上身,這就是知所進退。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
5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