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凈土法門:釋迦牟尼佛是怎樣成佛的,成佛後幹瞭什麼事情?

凈土法門:釋迦牟尼佛是怎樣成佛的,成佛後幹瞭什麼事情?

時間:2019-05-20 18:33:0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摘自凈土法門法師《2014大經科註》第240集2015年8月24日

佛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幫助我們脫離六道輪回,這叫“離究竟苦”。真的離苦瞭,往生到極樂世界,那得究竟樂,這個樂再不會失掉。用什麼方法?用教學,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表演的身行言教。身行是做榜樣給我們看。你看看,他十九歲離開傢庭,他是王子,他要不出傢他做國王,十九歲出傢,舍棄王位,舍棄瞭榮華富貴的生活。為什麼要舍棄?要為眾生,真正做出救護的工作,幫助眾生離究竟苦得究竟樂。如果不做榜樣,我們不相信,他得要做出來給我們看,我們看到,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就相信瞭。出傢,離開煩惱障。

佛給我們講,我們不能明心見性、不能瞭解事實真相,兩大障礙,第一個是煩惱,第二個是所知。所知的都不是智慧,是知識,而且裡面很多是錯誤的,不是正確的。出傢是放下煩惱障,他給我們做出的榜樣是知識分子,在這個社會上,知識分子占大多數,影響最大,所以他表演是一個知識分子。出傢之後參學,印度在那個時代是宗教之國,是哲學之國,所有的宗教宗派他學過,哲學的學派他也學過,學瞭十二年,到三十歲,真正發奮努力求學。這十二年下來全明白瞭,宗教不能解決問題,解決什麼問題?脫離六道輪回的問題,離究竟苦,得究竟樂,宗教做不到,哲學、科學也做不到,放棄瞭,三十歲放棄瞭。放棄瞭,這就表演放下所知障。

放下之後怎麼辦?到大樹底下入定,這個樹叫畢缽羅樹,佛在這個樹下入定,夜睹明星,大徹大悟,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問題解決瞭,就開始教學。回到鹿野苑還有五個同伴,他出傢的時候,父母不放心,派瞭五個人照顧他,這五個人就是最初得度的五比丘,憍陳如尊者帶頭。到鹿野苑把這五個人找到,把他自己開悟的境界,講給他們聽。他們聽懂瞭、聽明白瞭,憍陳如證阿羅漢果,其他的幾個證初果、二果,地球上佛教僧團出現瞭。

世尊展開教學,沒有休息,教瞭四十九年,七十九歲過世的。講經教學四十九年,他也是辦班教學,我們現在叫“辦班”,有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班。

首先講“阿含”,十二年,初級班的,小學。這十二年是基礎,教的是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育;

十二年之後提升,中級班,教“方等”,“方等”教瞭八年。“方”是方便。“等”是平等,講這些大道理。

八年之後,跟前面連起來二十年,二十年都叫做“紮根教育”。

真正教我們東西,是第三個,高級班。這個班二十二年,世尊講學四十九年,差不多是一半的時間,這就知道這個階級,是佛主要教化眾生的,幫助眾生真正解決問題,二十二年般若。

最後八年是講怎麼成佛,怎麼成佛是講怎樣修到究竟圓滿,跟他一樣,這個要八年,所以加起來四十九年。

這個八年講法華,以法華為主,法華講什麼?成佛之道,般若是菩薩道。阿含是阿羅漢道,畢業瞭叫阿羅漢,方等進入菩薩道,般若圓滿瞭,進入法華成佛之道,所以它是有次第的,慢慢幫助我們提升。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幫助我們真正離究竟苦,得究竟樂,他是搞教育的,不是搞宗教的,這點要認識清楚,要搞明白。

世尊世界上最偉大的教育傢,我是從這個門進來的。我二十六歲,跟方東美教授學哲學,方老師在哲學概論,最後一個單元講“佛經哲學”,告訴我: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傢;大乘經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這樣進門的。原來誤會,以為佛教是迷信,以為它是多神教,沒有意願接近它,不想接近它,所以從來也不上廟。看到那,那是迷信,沒有想到我們搞錯瞭。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