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印光大師:什麼是專修雜修(白話文)

印光大師:什麼是專修雜修(白話文)

時間:2019-05-20 20:12:2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修行用功,固然應該專精。然而凡夫妄想紛飛,如果不加經咒作為助行,就容易悠忽懈怠。倘若能如喪考妣,如救頭然那麼痛切,這樣對於一行三昧,實在是最好的。如果隻是悠忽的去做,時間久瞭容易懈墮放廢,當然就不如兼持經咒來的把握。你讓我幫你決定,我告訴你所以然,你可以自己做決定。總之,生死心切,誠敬真摯,這樣專修兼修都可以。否則專修落得個忽悠,兼修落得個紛繁。因為根本不真切,所以一切都難以得到利益。

-------三編,卷一,復明性大師書,P42

專修就是身業專禮(圍繞及一切處,身不放逸都是),口業專稱(誦經咒能志心回向,也可以叫做專稱。)意業專念。能這樣做,那麼往生西方,一萬個人中也不會漏掉一個。雜修是指兼修種種法門,回向往生。因為心不純一,所以難以得益。這樣一百個人中,難以有一個兩個,一千個人中,難以有三個四個往生。這是金口誠言,千古不易的鐵案那!

--------增廣,卷一,復永嘉某居士昆季書,P111

應該說凈土法門,修行有專修和圓修。由於眾生根器不同,致使諸位祖師立法不同。善導令人一心持名,不要修雜業,是怕中下根器的人因為業雜而導致心難歸一,所以告訴他要專修。永明令人萬善齊修,回向凈土,是怕上根器的人行為有偏頗,致使福慧不能稱性圓滿,所以告訴他要圓修。

-------增廣,卷一,復永嘉某居士書二,P169

才知道凈土一法,一代時教,其他的都不能跟她的力用相比。持咒誦經,用來植福慧,消罪業,這可以。要想妄求神通,就是舍本逐末瞭,這是不善於用用心。如果這個心思固結於心,道理又不太明瞭,戒力又不堅固,菩提心生不起來而且人我心熾勝,那麼就容易著魔發狂瞭。要想得到神通,先要得道。得道瞭神通自然具足。如果不致力於得道而隻求神通,先不說神通能不能得到,即使得到瞭反而會成為得道的障礙。所以諸佛和諸位祖師,都嚴格禁止,不許人修學。因為世間常有這種人,所以做瞭這樣的規定。

--------增廣,卷一,復永嘉某居士昆季書,P111

念佛的人,各自隨自己的緣分。專念佛號也好,兼誦經咒並且廣修萬行也好。但不能沒個統籌,必須要以念佛為主,為正行。其餘的都是賓,是助行。這樣就好瞭。否則,好比一屋子的散錢,都穿不上串,得不到受用。又好象進瞭大海而沒有指南針,無所適從瞭。

--------三編,卷二,復沈授人居士書,P548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