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如瑞法師:奮勉不放逸,克己自調禦,智者自作洲,不為洪水沒

如瑞法師:奮勉不放逸,克己自調禦,智者自作洲,不為洪水沒

時間:2019-05-21 10:52:2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如瑞法師:奮勉不放逸,克己自調禦,智者自作洲,不為洪水沒

今日(農歷四月十六日)是依佛制來作法安居的日子,也就是告訴我們要收攝身和心,滿九十天安定住下精進修行辦道。為什麼要精進修行辦道?通過平日所學,我們知道瞭輪回的過患,要瞭生死,我們每一個出傢人,都是要來為解脫而出傢的。

在我們這個大乘的國土裡,受聲聞戒以後,隨著每個人的發心又有受菩薩戒,那就說明我們是菩薩比丘尼。不僅僅要知道輪回的過患,發起來修行瞭生死的心,也要發起來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這是我們的願望。聽大德們講,這也是願菩提。那相應地建立起來行,才能成為行菩提。有願有行,必當趨於成佛的果,擔當起來利益眾生的使命,但前提是一定不放逸地修行自己。

我們常說功夫要靠平常訓練,“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我想就是這個道理吧!安居瞭,我們每個出傢人一定要加倍地要求自己。

《法句經》裡佛對我們教誨:

“奮勉不放逸,

克己自調禦,

智者自作洲,

不為洪水沒。”

“奮勉不放逸。”奮勉就是精進的意思,這是說要精進起來遠離放逸。

“克己自調禦。”出傢人更是要自覺地依於佛的戒律,一絲不茍地來要求自己,佛讓做的做,佛不讓做的一定不能做。修行的過程,就是依於佛的教來慢慢調禦自己的過程,就像一匹烈馬,馴馬師一定要把它馴得服服帖帖。

作為我們凡夫來講,內心的貪嗔癡,很容易在語言行為上產生出不好的語言、不好的行為。雖然我們出傢有這樣的僧團保護,不容易去做殺生偷盜等不好的事情,但是放逸自己,不努力地精進用功修行辦道,在現實生活當中的每一天很容易。因為現在的世界,高科技的時代,五欲的誘惑太多太多,能放得下不容易。

但我們有一個很好的僧團,來幫助我們遠離這些導致自己放逸趨於生死的外緣。我們應該有顆感恩的心,不是誰來管你,而是在一個僧團當中,大傢依於佛的教制,相聚在五臺山好好地修行辦道。也可以說你想來,也早就聽說這裡的情況,來瞭就要把身心放下,不該用的東西不要用,好好地攝心辦道。所以克制住自己,用佛的教法來調禦自己,從調身到調心,這是非常重要的。

修道人既然有那麼大的志向和勇氣,辭親割愛放下親生的父母不管,於兄弟姊妹置之一邊,剃發染衣擔當起來大丈夫能夠做的事情,為什麼不放下和自己修道不相幹的東西呢?放下不相幹的人事,不相幹的用物,身心全部用到修道上面。所以克制自己遵於佛的教法,給予自己一個訓練是非常重要的。

“智者自作洲,不為洪水沒。”打譬喻就像在水裡,如果沒有一個島嶼,沒有一個用土堆起來的洲,那我們必定被洪水所淹沒的。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努力精進地依佛法的戒定慧建造自己的島嶼,保護自己的水上之洲,那就會安全。

以此比喻我們通過修行戒定慧,功夫就會越來越深。我們能依佛的教法,最起碼學要有所成,修要有所證。不敢說現生能證得四果,但初果二果也都很有希望的,為什麼我們不爭取?我們好好地思惟,佛說的任何教法都非常好,但能不能實行全在於自己,所以重溫一下這首偈:

“奮勉不放逸,

克己自調禦,

智者自作洲,

不為洪水沒。”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如瑞法師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