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凈界法師:開化恒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

凈界法師:開化恒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

時間:2019-05-21 11:19:2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凈界法師】【四十八願導讀68】開化恒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

開化恒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

凈界法師

丁七、一生補處願(二十二)

這個願等於是把極樂世界的整個功德作一個總結,我們看經文:

經文

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遊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恒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消釋

 他方佛土 ┌究竟必至─一生補處

┌┐│

設我│諸菩薩眾├┤

┤┘│

得佛└來生我國 │┌自在所化┐

│除其││┌積累德本┐

└┼為眾生故┼┤├

 本願││└度脫一切┘

 └被弘誓鎧┘

┌供養十方諸佛如來

 ┌┤

遊諸 修菩│└開化恒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

─┤

佛國 薩行│┌超出常倫─諸地之行┐┌若不爾者

 └┤ ├┤

└現前修習─普賢之德┘└不取正覺

  好,我們加以說明。

這個地方把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以後,這些菩薩人民整個生命的過程作一個總結。

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有他方佛土的諸菩薩眾,這個菩薩要具足兩個條件:第一個、發堅固的菩提心;第二個、信解大乘的妙理。

這個成就菩提心跟空正見的菩薩,以清凈的信心來受生我國,他一旦來到極樂世界,他有兩種的情況可以選擇:

第一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

假設這個菩薩他歡喜待在我極樂世界,他願意使用這樣一個殊勝莊嚴的果報體,那他在極樂世界這一期的生命當中,決定可以修到一生補處的等覺菩薩,像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勢至菩薩,眾生各式各樣,有些人不喜歡環境變來變去,總之他想說我到極樂世界,給我這麼多無量無邊阿僧祇劫,那我環境就不改變,我就用這個果報體一直修到等覺菩薩,可以的,他就不舍棄他的壽命,在那個地方山邊林下聽聞佛法、或者自己讀誦經典、或者供養他方十方諸佛、或者度化眾生,總之他不離開極樂世界的果報體。

那他可以受用多久呢?可以受用到一生補處菩薩。

我們看《阿彌陀經》,把壽命用完的這種選擇的菩薩非常的多,你看《阿彌陀經》說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說極樂世界的人都是阿鞞跋致,不退轉,這是剛剛往生的;那麼老生呢,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選擇在極樂世界終其一生的菩薩非常的多。

第二個、有些人大悲心特別重,他到極樂世界不會待太久,他沒有把壽命用完就放棄瞭,也是可以,說是除其本願。

那他到極樂世界的時候他就有他的規劃,他到極樂世界隻是暫時的,暫時參學的心情,他沒有把它當做長久住的規劃。那沒關系,他有這樣的願望,他自在所化,他已經具足瞭教化眾生的這種自在力,教化眾生就包括他有辯才、神通、智慧。

他為瞭眾生故,被弘誓鎧,也就是說他能夠依止四弘誓願的鎧甲入於生死的魔軍當中,這生死是一個很大的障道因緣,但是他沒有關系,菩薩有願望做鎧甲。

那他離開極樂世界以後做兩件事:第一個積累德本,第二個度脫一切。

這個積累德本後面會講到,供養諸佛;度脫一切是廣結善緣、度脫眾生。

他離開極樂世界以後,遊諸佛國,修菩薩行,開始到十方諸佛國土到處遊學,因為他已經成就無生法忍,他可能到藥師佛的地方參學、或者到多寶佛的地方參學,總而言之他離開極樂世界以後,他就能夠做兩件廣大的菩薩道:

第一個供養十方諸佛如來,他能夠積集廣大的福德資糧,這個地方從義理上的判斷,也應該是要去聽聞佛法的,積集福德,就是親近十方諸佛;

第二個、他來到瞭眾生世界,開化恒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回入娑婆以後,就做眾生的母親、做他的父親、做他的朋友,廣設方便,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應以何身得度則現何身,總而言之使令對方產生一種真實的道。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