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方海權:講因果故事二十八旅行悟境自得福樂

方海權:講因果故事二十八旅行悟境自得福樂

時間:2019-05-21 12:58:4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有一對夫婦,環遊世界很多國傢,隻顧自己旅行快樂,不管別的。

當他們旅遊到一個國傢,看到那裡悲慘的居民,為之心動。觸動很大,感覺這樣旅行下去沒有意義。應該為大傢做點什麼好事。因為世間上苦人太多。

他們從今之後不再旅遊瞭。專心致志做對苦難眾生有益的事,後來很多熱心善人加入瞭他們,一起貢獻出自己的一份熱誠的愛心。

他們這時才真的悟出,原來做這些事,比旅遊快樂得多。原先認為旅行最樂,最終也找不到樂點。切原來助人更樂,更具意義。

當我們在不斷尋找福樂,而久不得證,在助人為樂中證入自得其樂,真是現世就得好報也。

為人一生,貢獻一世。活出精彩,就要把我們的全部美好為人世間奉獻出來。

不是說一定要是世紀偉人和極有能力的人才能為大傢貢獻,利益眾人可以從本份自我做起。

明白為人,凈我身心。

凈其屋舍,及其眾所。

先凈其地,後凈其心。

己身向善,導眾向善。

瞭己之苦,幫眾脫苦。

和睦眾鄰,興德感化。

親友相幫,不計虧短。

柔言悅他,謙實樸之。

樂於助他,慈和面顏。

正道正業,不存餘邪。

勤耕責守,不事迷亂。

語不奢華,行必順恭。

敬人如賓,眾過不言。

心如冰雪,凈無邪穢。

眾善力行,莫作惡行。

遇苦能忍,遇樂無驕。

平淡是道,不貪是德。

既獲其財,必會施窮。

既出其窮,能事歷盡。

貧寒有志,富貴有德 。

不事奸邪,親善奔慈。

切莫懶心,雅儒存仁。

大氣胸𦡞,笑口常存。

禮恭如初,言出必善。

微小細善,常若勤作。

得利能讓,得勢不欺。

不論是非,隻看美善。

好緣結廣,與善共處。

如果能修好自我,勸人向好,這樣雖然看似沒什麼,但以是一種貢獻。在默默中行持,不經意中,難忍能忍,難做能做,更顯可貴。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