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幸福的婚姻就是:有道德有感情有理解

幸福的婚姻就是:有道德有感情有理解

時間:2019-05-21 16:29:0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十年前,我為瞭學分,

選修瞭一些文史類課程。

我上《中國近代文學史》的時候,

老師花瞭兩個禮拜,

跟我們講述瞭四位著名作傢的生平,

尤其是他們的婚姻部分。

第一個是郭沫若。

老師說這位文學大師一生有三位妻子、一個情人,

然而他毫無責任感可言,

為瞭自己的興趣和事業,

對這些女人始亂終棄,

甚至還把純粹出於私心的別離,

描寫成“為瞭革命的犧牲”,

來襯托自己的偉大。

最後這四個女人中,

兩人上吊自殺,

兩人對他懷恨終生。

他有十幾位子女,

但大多拒絕認他做父親。

郭沫若晚年孤獨一人,

沉溺於抄寫死去兒子的日記,

可謂淒涼至極。

老師講這個故事的時候,

語調冰冷,不帶感情。

第二個是老舍。

老師講他,花的篇幅頗長。

老舍年輕時傢境貧困,

一位劉姓善人資助瞭這對孤兒寡母,

甚至送老舍出國讀書。

老舍愛上瞭劉善人的女兒。

可等他學成歸來,

這位大善人已散盡傢財,

剃度出傢後去世瞭。

他的女兒因為傢道中落,

去做瞭最下等的暗娼。

這個沒有故事的故事,

成瞭老舍心裡舍不去的痛,

他寫下《無題》和《微神》兩篇小說,

紀念自己的初戀,

並直到34歲才通過朋友介紹成婚。

他的妻子也是新青年,

也從事文化工作,

在困難時期也非常支持老舍。

照理說這種關系也算很理想瞭,

但老舍對婚姻始終缺少熱情,

寥寥幾篇寫給妻子的文章,

也隻見出於情理的愧疚,

不見一點內心深處的波瀾。

在西南聯大時,

他曾遇到一位紅顏知己,

但被妻子捉住,

最終他也沒敢像郭沫若那般破釜沉舟、拋傢棄子。

旁人看來,

這也許還算一對不錯的夫妻。

卻不知等“文革”來臨時,

妻子竟然發表大字報揭發老舍。

老舍經不住折磨和打擊,

最後自沉太平湖而死。

有人說曾經見到老舍的妻子,

對他言語刻薄,咬牙切齒。

老師說到這個故事的時候,

語調裡有一種深深的遺憾。

第三個是沈從文。

這個故事比較平淡。

大意是鄉下小子沈從文,

對大傢閨秀張兆和一見鐘情,

寫瞭幾百封可以入冊的情書。

張兆和一開始覺得他不知天高地厚,

最後也慢慢被他的專情和文采打動,

在胡適等大佬的撮合下,

與沈從文結為連理。

但兩人在婚後,

因為背景太過懸殊,

屢生分歧,一度分居。

後經歷解放後的數次清算後,

兩人的感情終於還是占瞭上風。

張回到瞭沈的身邊,

在關鍵問題上點醒瞭沈從文,

讓他放棄寫作轉行歷史研究,

又捐出大量娘傢文物,

幫助小傢庭躲過瞭十年浩劫。

張兆和對沈從文可謂盡責,

但對他的不理解,

也一樣持續到瞭人生的盡頭。

直到丈夫死後,

她才赫然發現兩人的感情之深,

在丈夫墓碑上引用鐫刻瞭一句話:

“不折不從,星鬥其文;亦慈亦讓,赤子其人。”

這十六個字,濃縮瞭沈從文的一生。

老師在講這個故事的時候,

有一些同情,也有一些欣慰。

第四個是錢鍾書。

錢鍾書和楊絳的故事,

大傢都已經耳熟能詳。

老師所述,跟現在大多數微信公號撰寫的兩人故事,並沒什麼大的差別。

唯一讓我記得的是,

就是講兩人在五七幹校受“教育”時,

依然把彼此保護得非常周全,

夫妻倆甚至在和別人起沖突時,

為瞭保護對方,

還幹過揪人頭發、扇人耳光之事。

這個細節,

讓我至今依然覺得他們的愛情非常純粹。

不僅跟愛好與物質無關,

甚至也跟名節與面子無關,

真正做到瞭惘論世人,隻求本心。

老師講到錢鍾書和楊絳的時候,

毫不意外的,語氣中充滿瞭羨慕。

講完錢鍾書的故事,

眼看就要下課,

老師突然說:

“我有一個忠告,

想說給在座所有同學聽:

郭沫若的婚姻沒有道德,

所以他的下場最淒涼。

老舍的婚姻有道德而無感情,

在平日裡也許還能支撐,

但一遇到重大難關,

夫妻就很容易分手,

甚至會互相損害而尋求自保。

沈從文的婚姻有道德也有感情,

但缺少理解,

這樣的婚姻穩定,

但可能缺少樂趣或者充滿不甘。

錢鍾書的婚姻,

才真正包含瞭全部的道德、感情與樂趣,

所以他們成瞭彼此的靈魂伴侶,

代表瞭愛情最美好的部分。”

“人生在世,

婚姻其實非常非常重要。

我希望大傢將來都認真對待婚姻,

不求達到錢楊的境界,

但最起碼也要學習沈從文,

把道德和感情兩條底線牢牢把握住。

人一輩子七八十年,

其實長得超出你們的預料,

想在這麼長的時間裡,

不遇到任何變故是不可能的。

一個講道德、有感情的婚姻,

就像一把下瞭的錨,有瞭它,

多大的浪頭來瞭你都不會傾覆,

因為你知道自己還有想見的人,

還有自己想盡的責任,

這種想法的力量是和信仰相當的。”

那一刻,我記得我的視線,

第一次從動漫書上移開,

移到瞭這位老師身上。

老師很年輕,

從口音裡判斷是個北京人,

身上的穿著及氣質,

無不透露著他的鬱鬱不得志。

然而他說出這一番話的時候,

正氣浩然,振聾發聵,

仿佛先師孔聖附體。

不光是我,在場幾十位單身宅男,

幾乎都停下瞭手頭的課外書籍,

雙眼晶亮地看著他。

他的這番話,

在我之後的人生裡,

不斷被想起,印證。

我曾經有一位日本老板,

算是很大的一位老板瞭。

50多歲,離過一次婚,

前妻和一對兒女,

跟他徹底斷絕瞭往來。

孤身一人幾年後,

他又找瞭個老婆,

兩人一直和和睦睦到現在。

我在日本出差的時候,

親眼看見他晚上9點下班後,

走回在六本木的豪宅,

路上還跑去便利店買肉和蔬菜。

第二天我好奇地問起這事,

他說:“在我傢,每周有兩天是要買菜做飯的,這個規矩無論多忙都不會更改。”

在日本,女性地位極其低下,

作為一個行業人人敬重的大佬,

我覺得他這個行為有點匪夷所思,

但最終也沒有多問。

直到後來公司倒閉的時候,

他來跟我踐行,我才問道:

“你在國內出差時,

每晚都早早回酒店,

去日式KTV談生意時也舉止端正,

還經常回傢給老婆做飯,

這跟我想象中的日本經理人完全不同。”

聽我說完,他哈哈大笑,

然後一臉嚴肅地告訴我:

“男人要懂得瞭解和控制自己的欲望,

我年輕時候犯過很大的錯誤,

所以現在才會特別善待傢人。”

臨走前,他又特別強調瞭一遍:

“男人的幸福來自於控制自己的欲望。

玩弄自己的傢庭,

在你順利的時候也許還不是問題,

但如果到瞭人生的低谷,

失去傢庭你就真的一無所有瞭,

這句話你一定要記住。”

照理說,那時候的我,

應該是很難理解這段話的,

但不知為何,我竟然聽懂瞭。

我和我老婆的婚姻,

應該屬於沈從文那個檔次。

我們一見鐘情,

但不得不承認,直到結婚時,

我們對彼此的理解都很不夠。

從我老婆的視角來看,

她的理想伴侶應該積極陽光,

不做太多非分之想,

身強體壯且熱愛運動,

為人周正,擅長維持人際關系。

可我呢,恰恰相反。

我不僅陰沉羸弱,

喜歡胡思亂想且討厭運動,

還崇尚酸腐知識分子的風格,

對人際關系極盡逃避之能事。

所以,我們的生活狀態是這樣的:

感情讓我們隨時都渴望擁抱在一起,

但許多三觀上的問題,

又把我們搞得非常疲憊。

曾經我有些遺憾的想著,

也許我們一生就這麼平淡無聊地過下去瞭。

後來我選擇遠走丹麥,

擔任瞭一個產品經理,

而老婆則選擇瞭獨自留在上海發展。

由於對丹麥天氣的不適應,

以及部分同事的不友好,

再加上對全球市場缺乏認識,

我過得非常沮喪和頹廢,

甚至到瞭需要吃藥維持情緒的程度。

我老婆隱約發現瞭一些異樣,

但六千多公裡的距離,

豈是一根網線所能填平的。

我一直說自己還好,

其實內心已經快崩潰瞭。

有一天,我用刮胡刀割掉六個月沒剪的頭發時,

把後腦勺犁出瞭一片兩厘米寬四厘米長的禿塊。

那天老婆和我視頻時,

突然要求我把頭轉過去讓她看。

我照做之後,

她出現瞭疑似中邪的癥狀,

一邊大笑一邊又在落淚。

一個月後,她辭去工作,來到丹麥陪我。

過瞭很久,

她才告訴我為何會來丹麥:

因為她看到我發型的時候,

突然有一種感覺,

那就是如果她不來陪我,

我可能會死掉,

於是便放棄一切來到瞭丹麥。

我的眼淚唰一下掉瞭下來,

心裡,充滿前所未有的溫暖。

老婆來瞭不久便懷孕瞭,

之後我們又一起經歷瞭生產。

老婆在產後出現瞭大出血,

在大約十五分鐘時間裡,

我第一次體會到瞭可能會失去她的煎熬,

那種感覺極難描述,

因為每當我開始往那個方向想時,

就有一股電流將我大腦打得癱瘓。

後來我才知道,

這種現象叫做應激保護,

原因是我的神經系統經過評估後,

覺得我可能無法接受這樣一種結局,

於是便強迫我不去想。

而我之所以不願意接受,

應該是因為愛在失去的時候會表現得更加強烈吧,

就像張兆和在沈從文死後,

突然間堪破瞭天機。

我也就此明白瞭一個道理:

整天甜言蜜語哄著你的,

不一定真正愛你,

但性命攸關時候痛徹心肺,

願意豁出一切拯救你的,

才是合格的愛人。

婚姻對一般人的價值,

並不是讓你每一天都開開心心,

也不是讓你能一直體會到愛和激情。

很多時候,婚姻甚至是相反的,

它用紅綢縛住你的手腳,

把一大堆不相幹的三姑六婆人情世故綁在一起,

讓你疲勞,

讓你懷疑這一切到底有什麼意義。

但如果你經歷夠多,

終有一天你會明白:

婚姻的真正價值,

其實體現在人生的暗面。

在你寂寞的時候,

旁邊有一個人聽你訖語,

陪著你無所事事;

在你空虛的時候,

心頭會突然出現一個眼神,

讓你覺得要改變一些什麼;

在你被打倒在地踩上一隻腳的時候,

有一扇門依然為你開啟,

裡面的人不僅不會苛責你,

還會努力撫平你的傷口,

為你的傷悲而傷悲。

記得在我結婚的婚宴上,

我曾經的那個日本老板,

竟從遙遠的東京送來瞭視頻祝福。

也許是以前沒這麼做過,

視頻裡的老頭很不自然,

用僵硬的語調祝我新婚快樂,

並讓我以後帶妻子到東京去玩。

也許是覺得這個視頻太遜瞭,

之後他追加瞭一封郵件,

再次告誡我:凡事要以傢庭為重。

快60歲的他,

以前曾和比爾·蓋茨,

在72小時拉力談判中針鋒相對,

從孫正義手裡拿到過天使投資,

一度被某位中國首富視作救命稻草。

然而他覺得近60年人生經驗裡,

最值得傳給我的竟是兩個字——傢庭。

是什麼維系著傢庭和婚姻呢?

我想起瞭以前老師的那句告誡:

“我希望大傢將來都認真對待婚姻,

不求達到錢楊的境界,

但最起碼也要學習沈從文,

把道德和感情兩條底線牢牢把握住。

人一輩子七八十年,

其實長得超出你們的預料,

想在這麼長的時間裡,

不遇到任何變故是不可能的。

一個講道德、有感情的婚姻,

就像一把下瞭的錨,有瞭它,

多大的浪頭來瞭你都不會傾覆。”

又是什麼導致傢庭和婚姻的破裂呢?

沒有及時控制自己的欲望,

於是我又想起瞭日本老板的忠告:

“男人的幸福來自於控制自己的欲望。

玩弄自己的傢庭,

在你順利的時候也許還不是問題,

但如果到瞭人生的低谷,

失去傢庭你就真的一無所有瞭。”

我覺得這句話,

不僅適用於男性,也適用於女性。

不僅適用於婚前,也適用於婚後。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