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鐘如佛、鐘的表法意義:梵鐘叩響,惡道諸苦皆止息
佛經中說:當梵鐘叩響時,在三途惡道受苦的眾生,都得以停止痛苦熱惱的逼迫,暫時獲得解脫休息故。
《增一阿含經》雲:“若打鐘時,願一切惡道諸苦並皆停止;若聞鐘聲及佛經咒,得除五百億劫生死重罪。”《付法藏傳》中,罽膩吒王以大殺害故,死墮千頭魚中,劍輪繞身而轉,隨斫隨生。羅漢為僧維那,依時打鐘。若聞鐘聲,劍輪在空,因遣信,令長打。過七日已,受苦即息。
鐘聲偈中雲: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增 離地獄出火坑願成佛度眾生 願此鐘聲超法界鐵圍幽暗悉皆聞 聞塵清凈證圓通一切眾生成正覺。
鐘依其用途分為梵鐘與喚鐘兩種。
梵鐘:又稱大鐘、撞鐘、洪鐘、鯨鐘等。懸掛於鐘樓上。
喚鐘:又稱半鐘、小鐘。吊於佛堂內的一隅。其用途在於通告法會等行事的開始,故亦稱行事鐘。
鐘是佛教叢林寺院裡的號令,清晨的鐘聲是先急後緩,警醒大眾,長夜已過,勿再放逸沈睡。而夜晚的鐘聲是先緩後急,提醒大眾覺昏衢,疏昏昧!故叢林的一天作息,是始於鐘聲,止於鐘聲。《釋氏要覽》載,比丘在佈道時,眾人不按時集會,佛說打犍椎或打鼓等而召集。因而晨昏撞鐘擊鼓已成為中國佛寺的一種傳統。《敕修百丈清規·法器章》:“大鐘,叢林號令姿始也。曉擊則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衢,疏冥昧。”
鐘聲引正念,恢復覺性之加持
聞鐘磬聲,免墮惡道
有人問智興法師:「為何鳴鐘能救地獄之苦呢?」興師答道:「我無他術,因見付法藏傳上說:罽膩吒王死受劍輪之報,因鐘聲使劍輪停車。又我每當撞鐘時,先祈願諸賢聖人同入道場,然後擊鐘三下,又願諸鬼惡趣超生,聞此鐘聲,俱時離苦得樂。四時行之,勿論酷暑嚴寒,終不辭惰,此願奉行,不怠而已!」大眾聞聽,莫不贊嘆稱許。
敬鐘如佛之禪心
有一天,奕尚禪師從禪定中起來時,剛好傳來陣陣悠揚的鐘聲,禪師特別專註的豎起心耳聆聽,待鐘聲一停,忍不住的召喚侍者,詢問道:早晨司鐘的人是誰?侍者回答道:是一個新來參學的沙彌。
於是奕尚禪師就要侍者將這沙彌叫來,問道:你今天早晨是以什麼樣的心情在司鐘呢?沙彌不知禪師為什麼要這麼問他,他回答道:沒有什麼特別心情!隻為打鐘而打鐘而已。
「當!當!當!當!」洪鐘初叩,寶偈高吟;上徹天堂,下通地府。幹戈永息,甲馬休征;陣敗傷亡,俱生凈土。三界四生之內,各免輪回;九幽十類之中,是何等的宏大!它要用宏亮的聲音,去喚醒沉迷中的眾生。
-
2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