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智隨法師:如何知道親人有沒有往生?

智隨法師:如何知道親人有沒有往生?

時間:2019-05-22 10:52:3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智隨法師:如何知道親人有沒有往生?

問題:

我的母親是92歲走的。我有給她現場助念,母親走得也非常殊勝,這幾年我也沒有夢到過她。前天清明節,我又為她做瞭回向,當天晚上,就夢到母親來到我面前,打瞭一個照面,就走瞭,就這一面之緣。我不知道她到底是啥意思?她到底是往生瞭還是沒往生?

智隨法師:

往生這件事情,要判斷,有兩種方法:

第一,從理上來判斷,隻要念佛就能往生,你相信這個事情就可以瞭;

第二,從事相來判斷,這個就很難瞭,這隻有佛才能判斷,我們判斷不瞭。除非是像善導大師這樣,有修證有神通的人。

這一點不能打妄語,不能不知道卻裝知道,還去跟人傢講。外邊有很多這樣的人,會告訴你:“某某人往生瞭,某某人沒有往生;某某人上品上生瞭,某某人下品下生瞭;某某人走到中途,被拉下來瞭。”有人敢這樣給你判斷。像這種情況,絕大多數都不要相信,幾乎沒有可信的。

也許有人有點小神通,但大多都不是自己的本事,是依靠鬼道眾生才有的,俗稱“鬼通”。

極樂世界連小乘聖人都看不到,大乘菩薩都看得不圓滿。像泰國、斯裡蘭卡這些小乘佛教國傢,都不相信有阿彌陀佛,不相信有極樂世界,他們怎麼能看到?如果能看到就會相信有極樂世界瞭。之所以不相信有阿彌陀佛、有極樂世界,就是因為智慧不及、神通看不到。小乘聖人是羅漢都看不到,我們普通人看得到嗎?

從事相來準確判斷一個人往生沒往生,凡夫是不可能的。我們不用去下結論,也不需要去判斷。

那我們用什麼來判斷呢?信仰。凈土法門的判斷標準不是靠事相來判斷,是靠理論來判斷。比如從成都坐飛機到深圳,我們是4號上午的飛機過來的。成都的居士如果想知道我們到瞭深圳沒有,該怎麼判斷?隻要九點半上瞭飛機就一定到瞭深圳,是不是?不需要親自跑到深圳來確認,也不需要找個人來考察,靠神通看一下。除非飛機失事瞭,除非我們沒有上飛機,對吧?

判斷一個人往生沒有,標準是:一、願不願意往生。就像我們願不願意到深圳來。二、往生的方法找到沒有?方法找到瞭就一定能往生。方法是什麼呢?念佛。

願意去,念佛,自然就能往生。

善導大師講,專修念佛的人,十個有十個往生,一百個有一百個往生。這就是善導大師給我們念佛人的判斷:專修念佛,決定往生。

善導大師早就給我們判斷好瞭,我們不需要去問別人:“你幫我看看,某某人往生沒有?”不需要從事上判斷,要從理論上來判斷。

事上判斷就要有真本事瞭,那就隻有到極樂世界,才能神通廣大,才能夠判斷。

善導大師講要有“機深信”,我們是業障深重的凡夫,就不要去好奇務怪。想知道一個人究竟有沒有往生,這就有點好奇務怪瞭。不要追求神奇、怪異的事情。念佛人要歸於平常,歸於平淡,平平常常念佛,平平淡淡念佛。隻要我們有真信——真信念佛往生,為別人助念也好,超度父母先亡也好,勸對方念佛往生就可以瞭。

這個就是標準,以法為標準。

尤其凈土法門,是唯佛與佛才能究竟圓滿知道的,隻有釋迦佛、六方諸佛、阿彌陀佛才能知道。你去找菩薩判斷,菩薩都不會給你判斷。

大傢知道,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那印光大師會不會給人傢判斷呢?《印光大師文鈔》裡面,有一封書信講到一件事情。當時上海有一位居士,學佛二十多年,也很護持道場,在上海也有一定的影響。但這位居士有一天出門的時候出車禍瞭,當下就死瞭。有很多居士就有點退心,心想:這位居士修行這麼好,這麼認真,怎麼還會出車禍呢?佛菩薩不是來保佑人的嗎?這是一個疑問。第二個疑問就是,這個居士出車禍瞭,還能往生嗎?

他們就去問印光大師。印光大師當然從理論上面來跟大傢講。首先,這個人過去世肯定是業障比較深重,現在是重罪輕報。因為他是念佛的人,看起來出瞭車禍,但是如果從他本身的業來講,可能遠遠不止出車禍這麼簡單。

前幾天佛欣法師講過一個故事。有一位法師在外面化緣修廟,化瞭很久都沒有人供養。旁邊一個賣餅的小孩子,看到師父辛苦,就把賣餅的錢全部供養師父瞭。師父看這小孩這麼真誠,就說你要是以後遇到困難,就到某某地方找某某寺院,說完就走瞭。這個小孩供養三寶之後,按說應該改變命運瞭,後來反而得瞭病,眼睛瞎瞭。本來就很窮,現在眼睛也瞎瞭,就更不好過日子瞭。他想起那位師父的話,就去找這個寺院。這個老和尚在廟裡就知道,這個大施主要來瞭,就告知廟裡的知客師和所有僧人:“今天有一位大護法到我們廟裡面來,大傢要好好地招待。”然後寺院裡就開始隆重地準備,做清潔、準備吃的、準備接待的儀式。

大傢都以為要來個大老板,等瞭半天,一個人都沒有,就來瞭一個小孩,還是瞎子。老和尚說他就是大護法。因為老和尚知道,小孩把賣餅的錢供養修廟,是真心實意的供養,毫無所求的供養。

老和尚讓小孩在廟裡住瞭幾天,結果掉到廁所裡面被淹死瞭。廟裡面還出這樣的事情,很多人就更想不通瞭。老和尚有神通,就告訴大傢,說這小孩原來是要受三世果報的,一世窮困,一世瞎眼,一世被淹死。現在三世的果報一世就受完瞭,少受瞭兩世,現在已經升天瞭。

一般人看到這樣的事情,肯定就懷疑瞭,供養三寶瞭怎麼還會出這樣的事情呢。人的眼光都是短淺的,從凡夫來講,每一個人都是鼠目寸光,隻能看到一點點,隔世就看不到瞭。如果要去給人傢判斷,怎麼判斷?因果無量劫,羅漢都不能判斷。

能不能往生,這是念佛人最關心的。很多人都希望臨終有助念,臨終沒有障礙,臨終吉祥順利往生。出車禍瞭肯定不能算順利,出車禍的時候能保證正念嗎?那太難瞭。不要說車禍,我們前天講到蕅益大師的一生,蕅益大師早期參禪,境界很高,一片光明境界,身心都沒瞭,“我”都沒有瞭。但是後來生病的時候,業障現前,所有的境界都沒瞭。生病的時候做不瞭主,所有的修行都不能解決自己的問題。所以蕅益大師病好瞭之後就回頭念佛瞭。在死亡面前,想保持正念非常難。蕅益大師還是個修行人,出傢的高僧,平常功夫境界很高的人,他在生病當中也沒有人障礙,他都不能保持正念。何況這個人還是出車禍,那個時候誰能保證有正念呢?

那印光大師怎麼判斷的呢?大師講瞭兩句話,第一:這個人是否往生,不知道;第二:這個人能不能往生,要看他平時有沒有信願,如果平常有信願,願意往生,那他就可以往生,雖然出車禍也能往生。至於這個居士有沒有信願,願不願意往生,印光大師說我也不知道,我也不能判斷。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印光大師不會去判斷一個人能往生還是不能往生,或者一個人的因果如何。如果你去給人傢講因果,講神通,講境界,那就有點以凡濫聖——凡夫冒充聖人。

所以,我們以後問問題要會問,不要去考驗師父是凡夫還是聖人。你問這樣一個問題,師父如何回答呢?要是用神通來給你回答,那這個師父就有問題瞭。如果不給你回答,那你又覺得這個師父沒本事。

印光大師以他這樣的身份,他都不會去判斷,他隻會從理論上來告訴我們。

我們給人傢助念,也不需要去判斷對方是否往生。隻要誠心去助念就可以瞭。隻問耕耘,不問收獲。

我們不是去看效果的。往生這件大事要交給阿彌陀佛來安排。就像我們到念佛堂來,來瞭過後,所有事情都聽念佛堂負責人的安排就行瞭。

往生極樂世界這件事情更大,我們隻要想去就行瞭。周邊的蓮友大傢願意幫助、促成,互相慈悲、關愛,臨終的時候送一程,當然是可以的。

至於什麼時候走,在哪裡走,走得輕松不輕松,傢人會不會障礙,兒女成不成全,會不會有人來助念,所有問題統統交給阿彌陀佛。因為有些問題不是我們安排、計劃能解決的,也不是我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

信佛的人,聽佛的安排,那一切都是最好的。哪怕出瞭車禍也是最好的,因為出車禍可以提前瞭業,早點往生。有些人不是想提前往生嗎?

怎麼往生不重要,能往生才最重要!

無論我們是怎麼死,站著死、坐著死、躺著死、在醫院死、在傢裡死、在佛堂死、在養老院死……死法不一樣,往生都一樣。不管在哪裡死,隻要往生瞭就可以。這樣就不需要去關心怎麼死,死得好看不好看瞭。

很多人用心,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外邊去瞭,用偏瞭。我們隻用心在願往生就可以。自己隻負責念佛,其他問題統統交給阿彌陀佛安排。這樣心裡會很輕松,很自在。

沒有人助念,就一個人孤單地往生;有人助念,其實也是一個人孤單地往生。就算最親最近的人也不能陪著一起往生。就像去機場、火車站送行,也隻能送到進站口,到此為止。

凈土法門是全仗佛力,皈命阿彌陀佛,所有的事情都由佛來承擔。也隻有佛承擔的,佛安排的,才是最好的。

另外,我們有問題的時候,也要把問題交給阿彌陀佛,不要自己抱著問題。善導大師講“抱惑自迷”,抱著疑惑就會迷失自我,就會迷失往生之道。念佛人有疑問,有些問題不能解答的時候,怎麼辦?丟給阿彌陀佛,不用去找答案。

世間的答案找得再多,最終都要放下來。有些疑問本來也不需要去解答。這個世間有無數個為什麼,包括那些科學傢,他們自認為比常人懂得多,最後還是有很多問題解答不瞭。

佛法更是如此,更深遠、更廣大。這個問題明白瞭,下一個問題又來瞭,層出不窮。

所以,活在這個世界,就安心念佛,老實念佛,簡單念佛。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等往生以後來解決。當然,往生後也不用解決瞭,因為問題都沒有瞭。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智隨18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