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界幾個大人物戒淫得善報的真實故事
今天看瞭一篇關於戒邪淫的文章,覺得很受教育,特地轉帖過來與同修們一起共勉。願同修們生起如金剛般不退轉心,堅決斷除邪淫的習氣!下面為正文的內容:
無論佛教還是道教,或是中國傳統道德觀裡都有一個很堅守的領域,就是戒淫戒,不縱欲,認為這是修德造福一個非常主要的方面。
到底戒色情不縱欲,是否對人生有好處,對個人的發展是否有助益?答案是肯定的,我和我的朋友仔細考察瞭周圍以及查閱一些資料,發覺這確實是一個神秘的現象,確像古人說的:不邪淫色情,對個人幸福和財運事業有大好處。
我這裡說的第一個例子是有關一個大科學傢的,雖然從沒有報道,保證是100%真實的。
這個科學傢出身在江南一傢大戶人傢,從小他就展露瞭不一般的資質,長大後就離傢求學去瞭。一次他回傢度假,正好趕上傢裡請瞭些窮親戚幫著趕制這一年四季的衣服。一日他看見其中一位女孩獨自在做著針線活,起瞭淫念,畢竟是年輕控制力差,作瞭不該做的事情。這事情不知怎的被他父母也就是老爺太太知道瞭,那個女的是不是懷孕瞭呢?這個就不知道瞭。總之,老爺太太知道瞭後,非常生氣,這也就算瞭,還執意要他娶這個女孩。有沒有搞錯,一個大少爺,文采風流,前途似錦,樣子也很瀟灑。要娶一個鄉下丫頭,個矮貌醜,還沒有文化。憑那條都不配啊!
過去的士紳人傢,詩書傳世,還是很遵守禮法的,傢裡老太爺就是要讓他娶這個丫頭,還是正房。結果他就千萬個不願意地娶瞭她。以後多少年裡,都很別扭,但就是白頭偕老瞭。他也成就瞭一番大事業,成為兩彈元勛,863科技興國戰略的發起人。
想想他的父母真是為他好啊,如果他不娶那個姑娘,首先是始亂終棄,再者這個丫頭回傢因為醜事,肯定找不到好婆傢,一生肯定很慘,還可能自殺。簡直是由淫造孽啊,毀人一生,絕對是損德銷福的。
這件事也給這個自命不凡的才子上瞭一課,不能不負責任啊。否則,他以後還不知收斂自己的行為,加上自身條件優越,不知會造多少孽的呢。也因此,雖然他很早就出名瞭,多少女大學生仰慕,也曾有紅顏知己,但終歸是塵歸塵土歸土,沒有特別出格,也沒有離婚。
對女方來說,雖然兩人差異太大根本談不上愛情,但至少是生活平順,命一下子就不一樣瞭。
他因此也得到瞭很大的福報,事業早成,名貫中西,因為參加兩彈工作也沒有受很嚴重的迫害。而且幾個子女都象他一樣,有模有樣,資質很好。老瞭老瞭也沒有好看難看之分瞭,老來伴麼。後來,我居然還看到一篇稱頌他們夫妻恩愛的報道呢。裡面一張照片,兩個人都是鶴發之人,倒也看起來琴瑟和諧。
看瞭這個例子,想想大才子徐志摩縱情風流的下場,不得不讓人深思你到底想要什麼!
例二:
我先生傢族裡的故事,這個人外公的父親是蔡鍔的同學,當然沒有蔡鍔的魄力,清末中瞭進士,中規中矩作瞭清朝的小官,後來被遣到外省作瞭個相當於縣令的官。傢眷不在身邊,又多少是個一縣之長,自然有人送些女孩來,讓他納妾什麼的。但他也是讀書讀到腦子銹逗,執意不要,還自掏腰包送那些女孩回傢。結果,一生多子多福,三個兒子,一個留美,一個留英,還有一個是武漢長江大橋的副總設計師,號稱“x氏三傑”。其中一位也是頂級科學傢,與前例中的那位大人物交從甚密,通過他才知道那位火箭工程師的故事。
說到瞭三個兒子中,一個留英的在解放初回來,當時在學術界聲譽已隆,回來就享受國傢領導人待遇,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報道。他回來向總理提的一個要求就是“把鄉下的太太和女兒接出來”。雖然他太太也是大戶人傢的小姐,但畢竟是舊時婦女,沒什麼文化,而且是包辦婚姻,結婚一年有一個女兒,他就留學去瞭,從此隻有書信來往,一別17載,他已經載譽而歸,還是不忘他的鄉下妻子。曾聽他講,當年在英國留學時,國民黨的駐英大使還想把女兒嫁給他,他以傢中妻子孝敬公婆,安分守德,不忍離棄為由拒絕瞭。後來,他又添瞭幾個子女,文革還是反右,子女和老妻都堅決和他站在一起,也由於他參與兩彈的研究,沒受什麼迫害,平安度過。文革後做到中科院的領導,可惜因為當時百廢待興,他過於勞累奔波,突發急病而亡。他在留學時候的研究開創瞭一個新的領域,至今英國的實驗室裡還保存陳列著他做實驗的工具。今天很多大學都設有以他名字命名的獎學金。不但獎給學生,還獎給卓有貢獻的中外科學傢。
反例:
也是祖上的事情,祖上有一位是曾國藩湘軍的幹將,後來平瞭太平天國,戰功卓越,被西太後授瞭爵爺後,回鄉置辦瞭產業,算是大戶人傢瞭。可是一介武夫不懂修養為何物,更不要說是戒淫瞭。妻妾成群,各各都漂亮,生出來的女娃都很漂亮,但男娃皆早夭或早傷,傢道自然很快敗落下來。到瞭20世紀初,傢裡又添瞭男丁,這個孩子天生異相,早早開智,他父親在異地給他算命,那個神算先生能準確描述他的怪相,和出生前他母親做的夢,並且告訴他的父親這是不世出的大人物,可惜隻怕池小不足以養龍,說白瞭就是福不厚怕是庇護不瞭。他父親從此一有機會就做好事行善,為這個兒子積德修福,臨死前還把這個兒子托付給他的長子,一定要讓他成才。這位長兄也是謹慎小心地呵護這個弟弟。
這個孩子漸漸長大,表現出不一樣的胸襟和眼光,比如堅決反對族裡女孩裹足,為瞭不讓妹妹裹足,跪求母親一天一夜。後來不到18歲就背著傢人投奔革命去瞭,可惜還是沒有成才就死瞭。可能是父兄行的小善還不夠吧,或是祖上殺戮太盛又不知修養造下的惡因太大。總之,非常可惜瞭。後來這個長兄後悔莫明,過於自責而精神崩潰。
其實,修德才能增慧。君子當厚德載物!古人所言不虛!
增例:
還差幾天就要到06年春節瞭,到北京某重點大學的張老師傢走看。看著六十多歲的張老師紅光滿面,一幅福氣的樣子,不由感慨非常。
張老師的經歷跟例一的故事有些相似,河北農村出身,年輕時傢裡給找下媳婦,個子不高,人長得也不好看,即使在農傢婦女中也達不到中常。張老師在六十年代初考入北京某重點大學,學習優異,畢業留校。張老師從一農傢子弟轉眼成為大學老師,變化很大,加上他長得濃眉大眼,面龐周正,大學裡有不少女性看上瞭他。這時他妻子還不是北京戶口,拖著兩個兒子長年在河北農村守著,張老師孤身一人長住校園,心思不免動瞭。下決心要跟“糟糠”離婚。
但張老師的父傢雖不是過去大戶人傢,但很重傳統人情道德,堅決不同意兒子離婚,寧願不要兒子也要兒媳。張老師本質是一孝子,正人君子,雖別別扭扭鬧瞭七八年,最後還是聽瞭父命,又與妻子和好,把妻兒接到瞭北京。好好地過瞭起來,並沒有什麼花花事。
這轉眼就是十幾年過去瞭,妻子依然不好看,歲數大瞭,顯得比他還老,但兒子長大瞭,出落得一個比一個周正英俊。而且一個比一個孝順,性格純良,尤其孝順母親。
顯見是這個傢庭的好報:兩個長到十三四歲才從農村到北京的孩子,現在雙雙在IT界大顯身手,成為英特爾在北京重要的經銷商,兩個孩子娶妻生子,每個都買瞭別墅好車。
張老師本人年輕時一鬧,馬上收手,而且關鍵他為人純厚,也是越老越發達,退休後,婉拒學校的反聘,與二三同學組建一民營公司,接手軍方高端導彈一部件的研究生產,極為賺錢。六十五歲還學車,每日開一馬自達自動檔,暢遊北京車海,去公司公幹。
知道這夫婦年輕事的人沒有不感嘆的,人生你選擇什麼?是一時感官之快?還是積德守禮的長久的安樂幸福?
又想到剛才一同學跟我說的,要想事業有大發展,同時想找到合適伴侶的朋友,千萬不要邪淫縱欲,不要看黃色圖片和黃色視頻,擾亂身心,損削福德,因果不虛啊!
看你人生你選擇什麼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