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世同堂的“孝敬”之傢
來源:孝親網
在楓亭鎮海濱村,有一個五世同堂的和睦大傢庭為人所稱道。這個大傢庭上行下效,代代相承尊老愛幼的美德。今年97歲的蔡阿珍老人不僅擁有203人五世同堂的大傢庭,而且更重要的是擁有子孫們真誠的孝心。在她生活不能自理的8年中,得到瞭全傢人日夜細心的照顧,使她的生命在愛的呵護中延續。
蔡阿珍在8年前摔傷後,右臂部骨折活動不能自如,近幾年,又患瞭老年癡呆癥、糖尿病、尿道炎等疾病,一日三餐生活起居都不能自理,還常常大小便失禁,每時每刻都需要有人伺服。全傢人都把伺候老人當作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把傢中光線最好的一個房間調整給老人當臥室。為更好、更及時地讓老人得到治療,他們買瞭按摩器、助聽器、氧氣瓶等。
在傢的三個兒子中,老大七十一歲瞭,但他不顧自己年歲已高,堅持每月二次親自送他母親的尿去醫院化驗,以防病情變化,及時請醫生治療。老二也已經六十九歲瞭,他和傢人一樣輪流值班,在他母親房間內搭一小床,累瞭就在那裡歇息,他還經常為母親倒馬桶,每次倒馬桶時註意觀察糞便。去年11月的一次,當他發現糞便氣味特別時,馬上取尿送去化驗,結果發現膿球、尿糖三個“十”,立即對癥下藥,及時治愈。老三不顧自己胃病折磨的痛苦,堅持伺候老人,經常為母親擦澡,換尿佈,洗尿佈,他總是做的很細心周到,盡量讓老人幹凈、舒適。
如果說在傢的3個兒子盡心盡責日夜護理老人,那麼在三明工作的另2個兒子雖身在異地,也時時心系老人。他們雖然公務繁忙,但每月堅持回傢看望老人一次,帶回滋補品,供足老人使用的尿褲,在老人床前噓寒問暖陪伴老母親,極盡為人子之道。
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如潑出去的水,但蔡阿珍的4個女兒每月總會抽出時間回娘傢侍候老母親,5個媳婦和4個女兒一道,做最繁瑣的日常事務。老人傢年壽已高,消化力差,她們想方設法做一些老人愛吃的飯菜,熬米粥、煮牛奶、豆漿等易消化的食品,喂老人一口一口地吃下,為老人一周擦拭身子一至二次,修指甲一次,一天梳頭一次。每天還要從早晨4點半到晚上11點反復為老人翻身,8年來,她們一直堅持這樣做,毫無怨言。
蔡阿珍的孫子女、孫媳婦們在長輩們的行為影響下,個個都不嫌臟,不怕臭,為老人洗衣服、煎藥、洗澡,替長輩們分擔瞭一部分責任。
人們常講“久病床前無孝子,”但蔡阿珍生病8年來,卻得到子孫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去年她96歲生日,全傢人從四面八方回傢歡聚一堂慶祝,並訂做瞭一盤高1.8米的十層大蛋糕,全傢人圍著老人唱起生日的祝福歌,歡樂祥和的氣氛洋溢在這個大傢庭中。如今,“孝敬”兩字已在這個大傢庭裡深深紮根,代代相傳,良好的傢風使這個大傢庭富裕、安康、幸福,曾先後被省、市、縣評為十佳“五好文明傢庭”,還獲得“敬老好兒女”和“孝敬之傢”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