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師:《靈巖遺旨》壹、悲化有情【6】
印光法師《靈巖遺旨》
壹、悲化有情
二、老實念佛
(二)判別教法
1.兩種勝法
(1)通別之判
通途特別
二種不同
竊維修持法門,有二種不同:
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斷惑證真,瞭生脫死者,名為「通途法門」。
若具真信切願,持佛名號,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為「特別法門」。
通途全仗自力,特別則自力佛力兼而有之。即有深修定慧斷惑之功,而無真信切願念佛求生,亦屬自力。今以喻明:
通途如畫山水,必一筆一畫而漸成。特別如照山水,雖數十重蓊蔚峰巒,一照俱瞭。
又通途如步行登程,強者日不過百十裡。特別如乘轉輪聖王輪寶,一日即可遍達四大部洲。
吾人既無立地成佛之資格,又無斷見惑任運不造惡業之實證,若不專修凈業,以期仗佛慈力,帶業往生,則恐盡未來際仍在三途六道中,受生受死,莫由出離也,可不哀哉!願我同人,咸生正信。(增廣下.近代往生傳序)
凈土法門,仗佛慈力;其餘法門,皆須己力。
一為「通途」教理,如世之士人,由資格而為官。
一為「特別」教理,如世之王子,一墮地即為一切臣宰所恭敬。
二種法門,不可並論,而具足惑業之凡夫,可不慎所擇哉!(增廣上.覆周智茂居士書)
一仗自力
一仗佛力
一切法門,皆仗自力;凈土法門,全仗佛力。仗自力,非見思凈盡,無由出離生死。仗佛力,若信願真切,即可帶業往生。譬如渡海,一由自浮,一由乘舟。到岸雖同,其難易安危,奚啻天淵懸殊也。(增廣下.崔母孫夫人往生傳發隱)
凈土法門,乃一切諸法歸宗結頂之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為如來普度眾生之無上妙道,實凡聖同登覺岸之特別法門。末世眾生,根機陋劣。修餘法門,難得實益。以一切法門,皆仗自力;惟茲凈土,全仗佛力。仗自力:須斷惑證真,非最上利根,不能現生瞭脫。仗佛力:具真信切願,縱最下鈍根,亦可帶業往生。二法相較,其難易遲速,奚啻天淵。所以十方諸佛,出廣長舌以贊揚;兩土聖賢,發金剛心而流佈。(增廣下.濟南凈居寺重興碑記)
勿以通途
論特別法
凈土法門者,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法門也。以如來所說一代時教,種種法門,皆須修持功深,親到業盡情空地位,方可瞭生脫死,超凡入聖。若惑業未盡,則生死輪回決定莫出,縱有修持,隻得世福,及作未來得度之緣種而已。此系仗自力以瞭生死者之難也。
凈土法門,則以深信切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兼以敦篤倫常,恪盡己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己信願,感佛慈悲,感應道交,故於臨命終時,即得蒙佛慈力,親垂接引,往生西方也。固無論惑業之有無、功夫之淺深,但具真信切願,雖罪業深重者,尚能出此三界,登彼九蓮;況戒善齊修,定慧均等者乎?此系全仗佛力,兼仗自力以瞭生死者,故於一代時教法門之中,名為特別法門,不得以通途仗自力法門並論也。(增廣下.創建菩提精舍緣起碑記)
如來一代時教所說一切法門,皆令眾生修戒定慧,斷貪瞋癡。瞭幻妄之生死,證真常之心性者。然眾生根有利鈍,惑有厚薄。根利惑薄者,或可即生瞭生死,或二三四五生瞭生死。根鈍惑厚者,十百千萬生,或十百千萬劫,猶不能瞭。此系依通途教理修持而論,乃仗自己修戒定慧力,斷盡貪瞋癡煩惑者,其難也難如登天。任汝見地高、功夫深、功德大、智慧大,若三界內見思惑未盡,決不能出三界外以瞭生死。
惟念佛法門,全仗阿彌陀佛大慈悲願力,若具真信切願,至誠懇切,念佛名號,求生西方者,無論根之利鈍、惑之厚薄,皆可於現生臨命終時,蒙佛慈力親垂接引,往生西方。既往生已,見思煩惱,不斷而斷。以西方極樂世界境緣殊勝,一一皆能增長人之功德智能,絕無令人起貪瞋癡者。此如來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不得以通途教理而論。世有深通宗教,不信凈土法門者,蓋以通途教理,論特別法門也。使彼知是特別法門,則自行化他,莫敢或違矣。(三編下.一切念佛人往生及不往生之證據)
凈土法門,其大無外。如天普覆,似地均擎。上之則等覺菩薩,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則逆惡罪人,亦可預入其中。誠可謂三世諸佛之總持法門,一代時教之特別妙道也。但以法門大而攝機溥,用力少而得效速。致稍通宗教者,皆藐視之,謂為愚夫愚婦之修持法門,而不知佛力自力之大小難易,不可以語言文字形容也。以一切法門,依戒定慧力,修到業盡情空地位,方有瞭生死分。業盡情空,豈易言哉?斷見惑如斷四十裡流,況思惑乎?縱令見地高深,以煩惑未斷,仍舊輪回。再一受生,退者萬有十千,進者億少三四。自力之不足恃,敢矜己智,而不隨順如來誓願攝受之道乎?
修凈土法門者,但具真信切願,志誠懇切,如子憶母而念。其平素所作所為,不與佛法世誼相悖。則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縱絲毫惑業未斷,帶業往生者,其所得,尚超過業盡情空之阿羅漢上,以種性不同故。況已斷者又何待言?以佛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眾生心力不可思議。合此佛法二不可思議之力,俾自心之力,得以圓顯。〔此自力,與不仗佛法力之自力迥別
〕固與專仗自力者,奚啻恒河沙數之天淵懸殊也。是知此之法門,不可以一切普通法門之道理論,以是特別法門故也。(三編下.思歸集發刊序〔民二十八年己卯冬至前三日
〕)
離則兩益
合則兩害
凈土,乃特別法門。其餘,乃通途法門。離則兩益,合則兩害。(三編下.上海法藏寺念佛開示)
凈土法門,不可以《金剛經》之道理,及禪宗之道理論。各別論之則有益,混融論之則有損。以汝曾看五十三傢註,或有此見,故為說破。凈土法門,其大無外,等覺菩薩欲成佛果,尚須以十大願王
回向往生西方,況此下之一切菩薩及學者乎?(三編上.覆東海居士書)
若按通途教理而修,雖明心見性,去瞭生死,尚大遠在。以明心見性是悟,不是證。今人能悟者尚少,況能證乎?證則惑業凈盡,生死之因既斷,自不感生死之果矣。初果七生天上,七返人間,方能斷盡見思二惑,而證阿羅漢果。天臺示居五品,南嶽示居十信。如此大士,尚自隱其本德,示居內外凡位。則證道之說,實非易易。此約通途教理,欲即生證道之難也。
若按如來所立之特別法門,生信發願,念佛求生西方。則上至等覺,下至五逆十惡之流。莫不蒙佛慈力,往生西方。既生西方,則悟道證道,直同拾芥,極速極易。
座下既專心念佛,於臨終不曰往生,而曰可能得證道憑據到手。夫曰證道即已,何得說憑據到手?憑據到手,則不須論。憑據不到手,又將如何?觀座下之語意,似是惟止念佛,不生信,不發願求生。乃禪傢以念佛作話頭用者,非凈土宗信願行三並行之法也。無信願念佛,雖較參禪看話頭功德大。然自未斷惑,自力不能瞭脫。又無信願,不能蒙佛接引瞭脫。猶是仗自力之通途法門。其證道也,大非容易。且勿謂信願求生為卑劣。華藏海會,同以十大願王,
回向往生,為《華嚴》末後一著。況凈土諸菩薩祖師,所有言教,皆示信願求生。何座下自立門庭,不按佛祖之成規乎?且終日終年終身念佛之人,豈可於佛,不行禮敬?十大願王,禮敬居首。座下一切可以不,禮佛決不可以不。若不禮佛,便難感通。何以故?以身圖安逸,心之誠亦末由必致其極也。善導專修,身業專禮,口業專稱,意業專念。念至其極,則心佛外佛,一如不二。其證道也,非自力證道之所能比也。古人謂劣夫乘輪寶力,一日可以遍遊四大部洲。何得以念佛之特別法門,修通途之自力觀行?光雖下愚,不敢肯許。(增廣上.覆法海大師書)
謝謝來訪!歡迎經常來上品蓮生的空間訪問交流
請在谷歌或百度中搜索“上品蓮生的空間”,即可進入本空間。
點擊(上品蓮生的空間 )即可進入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