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佛教之簡易修持法

佛教之簡易修持法

時間:2019-05-22 17:21:42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今天承諸位善友請我演講。我以為談玄說妙,雖然極為高尚,但於現在行持終覺瞭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講的,且就常人現在即能實行的,約略說之。

因為專尚談玄說妙,譬如那饑餓的人,來研究食譜,雖山珍海錯之名,縱橫滿紙,如何能夠充饑?倒不如現在得到幾種普通的食品,即可入口。得充一飽,才於實事有濟。

以下所講的,分為三段。

一、深信因果

因果之法,雖為佛法入門的初步,但是非常的重要,無論何人皆須深信。何謂因果?“因”者好比種子,下在田中,將來可以長成為果實。“果”者譬如果實,自種子發芽,漸漸地開花結果。

我們一生所作所為,有善有惡,將來報應不出下列:

桃李種 長成為桃李——作善報善

荊棘種 長成為荊棘——作惡報惡

所以我們要避兇得吉,消災得福,必須要厚植善因,努力改過遷善,將來才能夠獲得吉祥福德之好果。如果常作惡因,而要想免除兇禍災難,哪裡能夠得到呢?

所以第一要勸大眾深信因果,瞭知善惡報應,一絲一毫也不會差的。

二、發菩提心

“菩提”二字是印度的梵語,翻譯為“覺”,也就是成佛的意思。“發”者,是發起。故發菩提心者,便是發起成佛的心。為什麼要成佛呢?為利益一切眾生。須如何修持乃能成佛呢?須廣修一切善行。以上所說的,要廣修一切善行,利益一切眾生,但須如何才能夠徹底呢?須不著我相。所以發菩提心的人,應發以下之三種心:

(一)大智心 不著我相 此心雖非凡夫所能發,亦應隨分觀察。

(二)大願心 廣修善行

(三)大悲心 救眾生苦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