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首愚法師:皈依是大修行

首愚法師:皈依是大修行

時間:2019-05-22 17:42:2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皈依三寶不單隻是個儀式,我們皈依三寶,要念念在自性清凈的三寶境界中,盡未來際,起心動念都與之相應,這是真正的皈依。凡夫心都向外追求,由六根緣六塵起,六識而起顛倒妄想,弄糟瞭自己的生命。現在要來皈依三寶,皈依這兩個字的意思是將自己完全交出去,回歸到生命本來的自性上。我們皈依三寶,可以從兩個層次去理解,第一個層次,皈依現象三寶,現象三寶,我們看得到大殿的佛像是現象佛寶;三藏十二部經是現象法寶;所有的出傢法師們是現象僧寶;雖然現象三寶隻是據現象而有的表法,但卻內含佛法的真實義,有待我們多去體會。懂得親近現象三寶,多拜佛、多念佛、多聽經聞法、多看藏經、多親近善知識,這是一座很重要的橋梁,然後在修行上我們自己要從現象三寶找到人人本具、個個不無的自性三寶。自性三寶也可以稱之為常住三寶,一體三寶,因為佛法僧是一體的,它永遠不生不滅地在那裡。而之所以這三寶以自性稱之,是因為我們的生命中本來就具有它,它就是我們生命的本來面目。

那麼自性三寶的三寶是什麼?佛者覺也。我們起心動念要不斷反省、不斷覺醒,覺悟生命的本來,生命的本來就是覺,我們要從不覺返回到本覺,所以就叫做皈依佛。我們一般人一開始見不到自性佛,那就先從現象佛寶著手,慢慢地去趨近體悟,等能夠明心見性瞭,那當然便可隨時都在明覺的自性佛中瞭。其實三寶片刻並沒有離開我們,你能見法即等於見佛,我們整個準提法的修持,其中所有的觀想和所持的持咒語就是為瞭要讓我們認識三寶、皈依三寶、修證三寶。好比我們修準提法的字觀想,一提起字,有悟性者,有大信心者,一提便休,為什麼?原來三世一切佛的正覺,不離開行者當念:即心即佛,是心作佛;心外求法,心外求佛,那就是外道。你將這道理看得很清楚,把握得很清楚,那便可隨時感受在三寶的加被溫澤之中,隨時都領受著三寶的恩典,這樣便是一個有自覺的修行人,他正好由之不斷的自覺覺他,朝向覺行圓滿的菩提大道邁進。

再說,法者,正也。學佛要有正知正見,有瞭正知正見,當下心就是佛,心正瞭就是佛,你要到那裡找佛?那什麼是心正呢?覺悟生命的自性來清凈,空寂無礙,普遍無礙。當然一切能幫助我們領悟此自性的事理也都是法,能正人心之法,可使眾生的身心得到清凈;所以說,僧者,凈也;僧就是身口意三業清凈的人,你身口意三業清凈瞭,三寶便通通在裡頭。所以由這自性三寶的意思來看,三寶離我們眾生遠不遠?不遠。你煩惱習氣降低一分,清凈三寶就接近一分。不但在傢人要皈依三寶,我們出瞭傢的更應該時時刻刻皈依,念念都在皈依。一般作三寶的皈依儀式時,皈依的人都要有這樣的認識,十方三世一切佛都沒有離開覺、正、凈三寶,通通在覺、正、凈的三寶境界中,皈依者能這樣的皈依在佛法上就非常貼切,就非常清凈瞭。再者,“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自皈依佛就是皈依無上道,一切眾生的本源。你要皈得瞭,那就要自皈依法,皈依法就是皈依智慧,所謂“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同時還要自皈依僧,自皈依僧就皈依福德,所謂“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領大眾,一切無礙”,你要統領大眾,一切無礙,很不容易,沒有福德具足不行。有瞭福德,你才能入眾無礙,處眾無礙,領眾無礙。因為法寶是清凈法身,而僧寶是千百億化身,你做人能善巧,通達一切,這僧寶境界,非同小可。還有,皈依之前要懺悔,懺悔業障,普賢十大願裡頭講懺悔業障是盡未來際的。你真懺悔瞭,懺悔業障清凈瞭,那三寶就現前瞭,因為習氣煩惱蓋覆住瞭我們的自性三寶,如果不懺悔,不知悔改,那習氣煩惱就會一直障在那裡,如何能真得皈依?佛門中的懺悔文實際上講的就是佛陀苦集滅道的四聖諦法,這也是我們做人隨時要自我省思的。現在種種煩惱痛苦這是苦果、苦諦。從苦果推到苦因,這是我們自己習性的貪瞋癡慢疑集來的,這是苦因、集諦。怎麼樣把苦因、集諦轉化瞭,把它滅瞭,滅瞭就是清凈無染瞭,這是滅諦與道諦。我們皈依時念這以四聖諦為基的懺悔文時,一邊念一邊觀想觀世音菩薩一手拿著甘露水幫我們灌頂,開我們的智慧;一手拿楊柳枝幫我們洗凈我們種種無始劫來的罪業,這時真正的佛法修行就已經都包括在其中瞭。懂懺悔,身口意才能夠漸漸得到清凈,清凈瞭,就可以皈依三寶,一皈依三寶,三寶就現前,這時皈依人一邊觀想佛菩薩的光明在自己的身心中,自己的身心在一片清凈光明中, 這光明正是戒體,是跟性空寂照的般若相應的,在這個情況下,雖是初學的皈依人,亦已不可思議地深入佛法中瞭。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