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劉墉:整天看書的孩子學習未必好

劉墉:整天看書的孩子學習未必好

時間:2019-05-22 17:52:45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自從我們開放觀眾提問,我就接到很多的來信,還有電話,今天啊,答一封很有意思的,相信也是很多人都很有困擾的。問題是一位高中生提出的,他說他很用功,天天讀書,幾乎從來不出去玩兒,他又不笨,讀書效果卻不見得比那些不怎麼用功的同學強多少,為什麼?

好,讓我先由兩個例子說起吧,最近有個畫廊,邀請我去開畫展,我說我的作品不多,畫廊又那麼大,不成。那畫廊老板就說,那正好啊,有些畫傢拿一大堆作品來,我還會叫他少展幾張,退回去幾張呢,不要以為掛得越多越能賣,錯瞭,掛得密密麻麻啊,反而讓人覺得不值錢。

而且欣賞畫需要空間,你看,如果長十尺一面墻,中間隻掛一張三尺的畫,你站在前頭,左右都是空白的墻,是不是特別凸顯中間那張畫?你也更能集中精神,靜下心去欣賞。相反的,如果一下子擠瞭三張畫在那面墻上,是不是差多瞭?

再說個事兒,我有一陣子在不同的印刷廠,連著印瞭好幾本畫冊,發現其中一傢價錢貴不瞭多少,印出來的東西卻好得多。有一天,我就對出版界的朋友提起這事兒,那朋友一笑就說瞭,其實啊,那幾傢印刷廠用的都是德國同一個廠牌的機器,師傅的水平也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印得特別好的那傢廠房很大,機器跟機器之間距離很遠。不要看那一點差異,空間對印刷工人非常重要,好像他們的精神都會比較好些,做事也比較有條理,印出來的東西當然不一樣。

我今天啊,先提這兩個故事,是要談談怎麼為時間留白,很多年前臺灣流行一首歌,好像是叫什麼“城市少女”唱的,歌名是《青春不要留白》。青春確實要把握,不可以虛度,不能留白,問題是真正會使用時間的人,反而應該懂得留白。

這麼比方吧,在數學考試的時候啊,常常附帶空白的計算紙,有的人為瞭搶時間,心想,反正那張白紙地方大,所以隨意這邊算一算,那邊算一算。起初啊,字寫的特別大,後來空白的地方越來越少,至好啊,往空的那個縫隙裡頭寫,有時候甚至不得不重疊到前面寫的東西上頭。

請問,如果跟那些做事嚴謹,由計算紙的一角開始,一板一眼計算的人比起來,哪個人比較不會出錯?那些有計劃的人,從一開始就控制字的大小跟計算的位置,很可能題目都答完瞭,很剩下一大塊空白的計算紙。用時間也一樣,很多人看來總是很忙,但是亂忙、瞎忙,到頭來錯誤一堆,什麼都辦不好;另外一種人做事看起來很從容,速度也不快,能夠按時完成。

這一方面因為他們能力不一樣,更因為用時間的節奏不一樣,緊鑼密鼓、見縫插針,絕對不是最好的節奏,真正懂得用時間的人,反而是有疏有密,在密與密之間留空白的人。每年到瞭感恩節,美國大學多半會放長假,很多孩子啊,除瞭回傢過節,也會結伴出去旅遊。

問題是,感恩節過後一個月啊,就是耶誕節瞭,耶誕節之前往往是期末考,然後就放假。也可以說感恩節完瞭過不瞭多久就是考試,造成很多學生有出去玩還是留在傢看書的矛盾。我以前在美國大學教書的時候,曾經做過一個調查,在期末考之前問學生,誰出去度假瞭?誰留在傢用功?然後我偷偷記下來,跟那些學生期末考的成績比對。

按說犧牲假期用功的成績會好得多,對吧?事實證明,平均起來他們成績確實比較高,隻是我年年做統計,是年年發現,就算高也高不瞭多少,有時候甚至不相上下。為什麼?我想一方面,那些出去玩兒的學生很可能因為平常早有準備,人傢老神在在,所以敢先去度假,再回來狠狠看書應付考試。也可能因為他們雖然準備考試的時間不長,卻心裡頭知道不能拖瞭,結果註意力集中,加上才度完假,精神狀況特別好,讀書效果特別好。

中國有一句俗話,“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相信啊,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早早起床,原來認為一定能夠很從容的出門,對吧?卻因為東摸摸、西摸摸,到到來還是匆匆忙忙往外沖,搞不好還遲到。我猜那些留在傢猛看書的學生,他們也可能心想時間充裕,看來用功,潛意識啊,卻沒有百分之百集中精神讀書。

讀書是有高低潮的,有時候你明明很用功,卻讀不下去;有時候你為瞭應付考試,盡瞭全力,甚至累得想哭,出來的成績卻好不瞭多少。這時候你可能把問題都歸咎到自己不夠聰明,再不然說考運不好,其實很可能因為你用功過度、用腦過度,就像畫廊把畫排得太密,印刷廠把機器擺得太緊。那些畫、那些機器,那些欣賞畫的人跟印刷工人完全一樣,出來的效果跟感覺,卻可能差很多。

這時候你應該先把心放下,回頭想想,自己的問題是不是不在太松,而在太緊?你好像在一個瓶子裡頭塞東西,一心隻想多塞一點。結果真需要的時候,別人都一倒就倒出來瞭,你的瓶子卻因為太滿而倒不出來,就算倒出來也不暢快,斷斷續續。時間需要留白,大腦需要休息,人生不能夠過度的死心眼,或者是勉強,當你發現走到瞭死胡同,如同作傢走到瞭高原時期,需要的是喘口氣,而不是硬幹。

所謂的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啊,如果你鉆進牛角尖出不來,身心會出問題的。希望每一位下瞭很大的工夫卻成績不好的同學,好好的想一想,是不是自己有瞭這個問題。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