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如何理解禪門祖師問東答西?

如何理解禪門祖師問東答西?

時間:2019-05-22 18:56:32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禪門祖師“問東答西”,真實用意是:

一、破除學人的種種偏執、邪倒。《壇經》付囑品第十雲:“對

法:外境無情五對----天與地對,日與月對,明與暗對,陰與陽

對,水與火對,此是五對也。法相語言十二對----語與法對,有與

無對,有色與無色對,有相與無相對,有漏與無漏對,色與空對,動

與靜對,清與濁對,凡與聖對,僧與俗對,老與少對,大與小對,此

是十二對也。自性起用十九對:長與短對,邪與正對,癡與慧對,愚

與智對,亂與定對,慈與毒對,戒與非對,直與曲對,實與虛對,險

與平對,煩惱與菩提對,常與無常對,悲與害對,喜與嗔對,舍與慳

對,進與退對,生與滅對,法身與色身對,化身與報身對,此是十九

對也。師言:此三十六對法,若解用(靈活運用),即通貫一切經

法,出入即離兩邊。自性動用,共人言語,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

空。若全著相,即長邪見;若全執空,即長無明。執空之人有謗經,

直言不用文字。既雲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語言,隻此語言,便是文字

之相。又雲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兩字,亦是文字。見人所說,便

即謗他言著文字。汝等須知:自迷猶可,又謗佛經。不要謗經,罪障

無數。”學人偏執“有”,祖師則答“空”。學人偏執“空”,祖師

則答“有”。旨歸空有不二、圓融不二的中道。“不二”就是不執取

兩邊,也不舍離兩邊,所以惠能大師又說“於一切法不取不舍,是名

見性成佛道”。

二、引導學人保持平常心。若能善用,一切法皆是佛法。僧問:

“如何是西來意?”慶諸禪師曰:“空中一片石!”

禪門祖師“問東答西”,是善巧方便,靈活運用。你若是凡夫,

不知對方根機、偏執,也“問東答西”,就變成瞭胡說八道。特別強

調的是,學習禪門公案,別把它當作故事看。公案是用來參究的,不

是用來耍嘴皮子的。

總之,“若全著(著)相,即長邪見(增長邪見);若全執空,

即長無明(增長無明)”。沙門月悟願與諸位佛子共勉,遠離兩邊偏

執,踏實邁向佛法中道。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