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凈界法師:印光大師是怎樣弘法利生的

凈界法師:印光大師是怎樣弘法利生的

時間:2019-05-23 17:02:3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師之耳提面命,開導學人,本諸經論,流自肺腑。故不拘貴賤賢愚,男女老幼,凡有請益,必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因果報應,及生死輪回之實事真理,諄諄教誨,令人深生憬悟,以為立人處世之根基。進以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之坦途要道,教人切實奉行,以作超凡入聖之快捷方式。】

這是第一段,印光大師他弘法的一個開示的內容。當然印祖他不再是自利,經過三十餘年的自修以後,他就是開始教化眾生。「耳提面命」,對眾生的開導,是「本諸經論,流自肺腑」,從文字上他是完全依止經論,我們看印祖《文鈔》,很清楚,字字都是有天臺宗的根據,沒有說他自己想出一個方法來,沒有這件事情。從內心當中「流自肺腑」,這個肺就是肺臟,腑就是我們的心臟,從我們的內心當中,真正的大悲心表達出來,叫做流自肺腑。

我們看印光大師的《文鈔》,有一個感覺,就是印祖的口氣非常的強硬,他講話的口氣,對就是對!不對就是不對!中間沒有任何的調味料,沒有任何客氣的人情味,都沒有。你不對,他就說你不對,你對,他就贊嘆你對,他不管你是富貴的一傢,他不管你,他很清楚的把這個是非善惡劃出一條線出來。

所以古人不把佛法當人情,你不對,他就喝斥你,你對,他就贊嘆你。他雖然嚴格,但是他這個嚴格的背後,是流自肺腑,他是為瞭要利益你,為瞭要幫助你進步。所以「不拘貴賤賢愚,男女老幼」,不管你是富貴的、或是下賤的,或者你是一個有學問道德的賢人、或者是沒學問的人,男女老幼,隻要你來請益,他對你的開示就隻有兩個內容:

第一個內容「必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因果報應,及生死輪回之實事真理,諄諄教誨,令人深生憬悟,以為立人處世之根基」。第一個,有人來請教,他就是告訴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因果報應、生死輪回」。因果報應跟生死輪回是約理論來說,把世間上善業有善業的果報、惡業有惡業的果報,乃至於生死,有生而有死、有死有生,就像這個車子的輪胎一樣,它永遠往前走,相續的。有過去的因果,有現在的因果,有未來的因果。基於這種因果的相續,我們應該怎麼辦呢?「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使令我們可以得到這種人天的可樂果報,這種實事真理來教誨後人,使令我們深生憬悟,這個憬就是憬策,悟就是覺悟,來做一個立人處世的一個根基。待人處世的基礎,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有瞭這個基礎以後還不夠,那怎麼辦呢?「進以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之坦途要道,教人切實奉行,以作超凡入聖之快捷方式」。進一步,那得到人間的果報畢竟是無常的,這個苦惱還是沒有究竟的解脫,應該要進一步「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乃至於依止這個菩提心的願力「信願念佛,求生西方」。這個坦途要道,三根普被,任何人都可以修,教人傢切實奉行,「以作超凡入聖之快捷方式」,從這個凈土當中能夠轉凡成聖,乃至成佛。

我們看《印光大師文鈔》,他很少談玄說妙,很少!他要不是講因果,就是講凈土,不是講凈土,就是講因果。就是說感覺到很實際,你照著他的話做,覺得真的是很實際,他的每一步,都能有一個下手處,能夠真正照這個法門來做,你能夠感覺到的確能夠離苦得樂,所以這是印祖的一個特色,他的開示的特色。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