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雲:慧海拾貝(第六集)
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各位法師,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傢下午好。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欲治諸病當備眾藥」,就是講一講病和藥的問題。這個病分作身病和心病,身病就指生理上的病,心病就指心理上的病,今天我想重點講講心理上的病,心病。今天我要講八個方面的病,然後再講幾個藥方,怎麼來治這八種病。第一種病,就是我們現代人經常能遇得到的,第一種病病名叫「喜怒無常」,是現代人多發的一種疾病,俗名也叫歇斯底裡,醫學上叫癔病,就是這種喜怒無常的病。這種病它發作起來是什麼樣的表現?就是精神錯亂、心浮氣躁、情緒失控、多疑。在我的身邊就有這樣的實例,曾經我有個認識的朋友,他就得瞭這種病,得病以後猜疑非常大,總覺得後面有人跟著他在監督他,總是害怕。在傢裡門經常得是鎖著的,窗戶也得是關著的,甚至得用紙糊起來,讓外面的人也不能看見裡面,裡面的人也看不見外面。發作這種病,他那個眼神和正常人的眼神都不一樣。所以這種病,雖然是從身體上來講,沒有太大的痛苦,但是精神上是非常痛苦的,而且他這種精神上的痛苦,直接可以導致全傢人,包括他的親朋好友,在精神上的痛苦。
後來我就分析一下,得這種病是什麼原因,就根據我這位朋友他的情況,就他的情況來分析,我覺得他得這個病的原因,就是心理失控,失什麼控?就是不平衡。他所要求得到的,非常迫切希望得到的東西,沒有得到,所以他心裡極度的不平衡,日思夜想最後導致瞭這種病的爆發。我記得當時爆發以後全傢人,甚至親朋好友都輪班的看著他,都看不住。這種病它主要是爭強好勝,不甘落在別人的後面,總想在別人的前面。別人如果有超過自己的地方,他心裡就不服氣,千方百計的要超越對方。但是你超越一個人、兩個人,你不可能你周圍的人都超越,所以自己就不甘心,總想搶在前面,愈是這樣可能有時候他就落後。這是得病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爭強好勝。你觀察一下你周圍的人,如果是非常愛爭強好勝,往往他在這方面,都不是太正常的。因為我的身邊,在親朋好友裡就有得這種病的,所以我真是非常有實際感受。
另外現在在學生當中,得這種病的也比較多,高度的精神壓力,學習上的壓力,未來工作的壓力,導致瞭很多大學生,甚至中學生都有這方面的病。這就我們現代社會來說,這種生活節奏、工作節奏和殘酷的競爭,導致瞭很多人會發這種病的。得瞭這種病以後,幾乎是影響他整個人生,因為什麼?得瞭這種病以後,如果想恢復到正常狀態,是非常不容易的。人的欲望不能無止境,無止境很可能就導致你得這種病。我們現在看看,到醫院去看病的不有神經科嗎?很多病就是到這個科去看。過去這個科是比較冷、比較淡的,現在可能是患者非常之多。這是現代社會的一種現代病,就叫喜怒無常病,我們給它起個名叫喜怒無常,也就是癔病、歇斯底裡病,這是第一種病。
第二種病是「見利忘義」,這種病就更常見瞭,我們周圍時時刻刻都可能碰到,這樣的人、這樣的事,得這樣的病。現在利是人之必爭,現在為這個利益真是爭得人仰馬翻、疲憊不堪。有多少人因為這個利爭不到,而對生活失去信心,放棄生命自殺的都有,都是為瞭這個利字。很多人急功近利,急於求成,貪圖眼前的利益,爭奪權力,導致瞭這種病日漸增多。這個我也可以給大傢舉幾個例子,比如說我曾經工作過的地方,因為涉及到提職,提職然後就涉及到提薪,因為提職和提薪,它是相輔相成的。說白瞭就是你職務提升,你的工資自然就提升,就因為這個,所以明著爭、暗裡鬥非常厲害。我們有個處室,那次是準備提一個副處,當時他們處是有一個處長、一個副處長,準備再提一個副處長。隻有一個名額,但是他們有兩個科長年齡差不多,學歷也差不多,工作年頭也差不多。就愈是這樣競爭愈激烈,隻能上一個,那個肯定上不去。所以全處這幾個人掂量掂量,他倆一看某某某就是我的競爭對象,那個一看誰誰誰就是我的競爭對手,我必須得把他整下去。那怎麼能在提幹之前,把對方搞臭?其中我們有一位科長,就采取瞭寫匿名信的方式。因為機關幹部如果是貪污受賄,或者收人傢錢,五千塊錢是一個杠,就會被處分的,你要是有這個問題,肯定你提不瞭職。
所以一個科長就給另一個科長寫瞭一封舉報信,非常簡短,也就半頁稿紙,但是寫得非常明確,就是說某某科長曾經收過人傢五千塊錢。他這個在什麼時候遞上來的?就在開會準備提職的頭二、三天。他得找時候,這個時機得掌握準,你要是提早瞭怕調查,一調查沒有這事他這目的達不到;還不能晚,晚瞭人傢提起來,你這個匿名信也白寫瞭,所以他是掐著時間遞的匿名信。當時我記著,把這個匿名信領導就批到我這來,批到我這就讓我查。我當時很頭疼,一個匿名信我怎麼能查出來是誰寫的?你說我們委二百來人,我一個一個扒拉也扒拉不出來。後來也可能是誰助我,天助我也。晚上,因為第二天領導就讓我拿出答案,頭一天晚上下班前給我的,告訴我素雲,明天早晨上班,你要把這個寫匿名信的人報給黨組。你說這是不是個大難題?我也不是神探,這怎麼辦?人傢都下班回傢,我也不敢回傢,因為這個人我沒找著。我就坐在我自己的辦公室裡,我就像畫圖一樣畫、畫,這麼畫、那麼畫、那麼畫畫線連。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一下子就好像是有答案瞭,我就把這個小范圍就固定下來,是哪個處,怎麼回事。
你看我們二十四個處室,我就把這個處給畫到圈裡瞭,這個處的可能性大。然後在這個處裡還得找這個人,這個處裡好幾個人,當時他處裡一共是五個人,我想這五個人裡是誰?我怎麼給他弄出來的?第一不涉及到正處長,因為他這次提的是副處,那正處長和他沒關系,他不會爭這個副處的,他已經是正處,把他排除掉,排他法排出去。第二還那個副處長,那個副處長年齡比較大,他是副處調,是副處級的,我一想他也不可能,因為他現在已經是副處。盡管是調不是長,但是他級別是一樣的,待遇都一樣,他年齡也偏大,他也不是。第三個,新來的一個小傢夥,我想他剛來,他還沒弄清楚咋回事,他不可能參與這個。五個人我就排出去三個,排出去三個剩兩個,那就是他倆,究竟是誰給誰寫的匿名信,這還落不瞭地。我就坐那苦思冥想,還是畫、畫,最後基本畫出來瞭,就是這個給這個寫匿名信的可能性大。畫完瞭以後,你確定瞭是這個處,又確定瞭這個處的誰誰誰,你得拿證據。我們搞紀檢監察的那需要拿證據,不是說你畫誰就是誰。那怎麼整?這證據我上哪找?對筆跡。因為它那匿名信是用手寫的,然後復印出來的,它不是打字的,要打字的那沒法查筆跡瞭。查筆跡,我就把這個處的,我懷疑的這兩個人,因為我們機關經常寫文字材料,這個文字材料是好找的,找著以後就能看到它誰寫的。我就把他們兩個的文字材料調過來,調過來以後一看誰也不是,既不是這個寫的,也不是那個寫的,因為他倆那個字都比較有特點,貼不上這個。我就想這怎麼辦?是我畫錯瞭?但是腦袋裡總是說沒錯,就是這個范圍。
後來我就突然出來一個靈感,不是他本人寫的,他傢裡人寫的,你說我就能想到這去,他傢裡誰能寫?妻子,他的妻子可能性是最大的。第二天早晨我們領導問我,素雲,那個匿名信誰寫的,搞沒搞定?弄沒弄明白?我說先等我一會,給我幾個小時時間。我幹啥去瞭?我就拿著這個匿名信,帶著我們的一個同志,因為搞紀檢監察出去搞調查必須是兩個人,不可以一個人去調查。我就到瞭我們這個同志他愛人的單位,找到他們的紀檢監察,問誰誰誰在不在你們這個地方?說在。我說能不能把她寫的東西拿出來我看看?說可以。因為我們那個都有信,你要有證件、有信的,隨便去調查人是不可以的。後來他們的領導,把這個同志他妻子的文字材料就拿給我們,我說多拿幾份,分不同的年頭,早期寫的、現在寫的,多給我拿幾份,我對照對照。後來就給我拿瞭幾份,我一對照第一份材料,一下子我就說就是這個,沒錯。跟我去的是我們監察室一位小同志,他說劉姨,這個事可不小,你說得這麼肯定,能行嗎?萬一要不是咋辦?我說沒錯,就是這個,雖然她寫這個舉報信的時候,她把那個字寫得有意識的弄得歪歪扭扭的。你要說她是用左手寫的好像還不是,我看是用右手寫的,但是她努力的,就像小孩剛學寫字的那樣寫,一筆一劃的,所以這個字寫得你看著挺幼稚。但是和她原來寫的,人寫字是有規律的,我搞紀檢監察這麼多年,好像都摸出來這個規律瞭。
我們就拿回去,我就心裡有底瞭,是誰寫的,基本上我認為我搞清楚瞭。回去以後我就跟領導去匯報去,我說主任,寫匿名信的人我找著瞭。他說誰?我就說誰誰誰。我說的就是寫舉報信這個他妻子的名字,我們領導一聽她是誰?她也不是咱們委的。我說她是咱們委某某某的愛人。我們領導眼睛瞪圓瞭,這怎麼能查到他愛人那去?我說你不要查這匿名信嗎?我就查到那瞭。我們領導真是一臉的疑惑能嗎?是嗎?別搞錯瞭。我們領導說還有什麼辦法能夠確定下來,確實是他寫的?因為咱不能冤枉人,涉及到一個人的提拔,也涉及到一個人的聲譽。我看領導不放心,我說那樣拿到省公安廳,那是一個省的最高鑒別機構,我說去做檢驗去驗去,聽說不有高級的方法能驗筆跡嗎?我去驗去。我們領導說明天最好是能拿出結果,否則的話,咱們提幹時間就得往後推。我說你哪怕先推個兩天三天,我拿過去,人傢這個檢驗,需要多長時間不是我說瞭算的。後來我們領導說行,抓緊時間。我就把這個東西送到公安廳去瞭。
因為我們省政府和省公安廳就一道之隔,雖然互相不是很認識,但是一看都是機關的很照顧,所以就把我那個東西提前給我做出來瞭,做出來以後就是百分之九十九點九,就這個可信率。它好像不可能說百分之百,我想九十九點九就應該是對瞭,我就向領導去報告瞭。領導還不放心,說你還有沒有別的辦法,再驗證一把?我說再驗證一把上省高法,一個省公安廳,一個省高法,隻有這兩個地方做的,那是咱們省的權威機構。後來我就把這個東西又趕快送到省高法,找瞭一個熟悉的人加快速度,把這個東西給我弄出來。省高法很快也拿出結論瞭,跟省公安廳拿的意見是一模一樣的,這樣就確定瞭這個。我們這兩個同志不是因為副處在競爭嗎?都想自己先提起來,不想讓對方提起來,這就見利忘義這個病裡,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後來的結局怎麼樣?兩個都沒提上,被寫匿名信這個也沒提上,寫匿名信這個也沒提上,他們處這次提職就沒有,這個事就過去瞭。你想想我們委提幹提一次也很不容易,因為他都有職數限制,一個蘿卜一個坑,尤其從正科往副處晉就是一個關口,就比較難。工作人員提副科,副科提正科這個比較容易,一從正科提到副處就比較難瞭。所以這兩個科長這一把都沒有提上副處,寫匿名信的這個更慘,一下子五年之內就沒動。就是被寫匿名信那個這次沒提上,下一次他提上瞭,這個寫匿名信的就沒提上。
一直五年以後,因為當時我最後材料裡,我是那樣想的,建議領導就給這個同志,該有個什麼說道給他個什麼說道,他有說道以後他這個事就算解瞭,他不會給什麼太嚴重的處分,解瞭以後下把再提幹就不影響他。當時我記著我找我們這個科長談話的時候,因為他小,我就說你很年輕,犯點錯誤也很正常,一時沒搞清楚,犯瞭點小錯誤。你能不能跟我說實話,你可知道,我是幹事非常認真的,領導交給我這個工作,我一定要去完成。我找他談瞭幾次話,他咬得特別死:沒有這事,沒有這事,我沒寫什麼匿名信。我都告訴他,不是你寫的,是你媳婦寫的。他當時一愣,但是他馬上就說,這個和我媳婦沒關系。就是這樣,到最後他也咬著。他咬著這個就下不瞭結論,委裡也沒給他任何處分,就擱那掛著,就這一掛什麼事他都耽誤瞭。後來我都覺得年輕人怎麼不聽勸?五年以後那時候我已經病。後來我就跟接我工作的同志說一聲,我說你能不能把那個材料拿出來重新遞給黨組,你寫個意見,建議黨組對某某某這個事情有個結論,下一次就不影響他提升瞭。我們那個同志說,老大姐,這事好幾年瞭,你咋還惦記?我說那畢竟是涉及到一個人的聲譽問題,涉及到他的提職問題,盡快的給他有個瞭結。後來可能我們這個同志就按我說的辦,然後組織上就給他一個結論,這個事就過去瞭。在這之後大概是六、七年以後他提的副處調。
通過這個例子,我就告訴大傢,人要見利忘義,你愈爭這個利,可能你愈得不到這個利。師父講法的時候說,你命裡該有的別人爭不去,你命裡沒有的你爭也爭不來。如果你費勁巴力的把它爭過來瞭,可能在這所謂利的後面,禍它就跟著,因為這個東西不是你該得到的,你命裡沒有的。通過我們這個同志的例子,後來可能教育瞭很多人。這個機關它就有這麼個特點,每當一提幹之前,保證舉報信就給你上來。因為這個舉報信上來以後,你要有個調查階段的它要有時間。他這麼想的,在提職前我把這個信遞上去,你組織上就調查,在調查的過程當中,這幹該提的就提,這撥你肯定是趕不上趟瞭。所以就說人心術不正,打歪主意壞人傢,最後壞瞭自己,你說他見著這個利他忘瞭義,見瞭利他沒得到這個利,是不是這麼個道理。
再給大傢舉一個例子,我們哈爾濱有個地產開發商,據說他是億萬傢資。就我們去繞佛的紅博廣場,那一帶好多高樓,他們說就那些樓都是這個地產商開發的。他有一個朋友,兩個人非常要好,後來因為他開發的過程當中,可能資金周轉不過來,他就管他這個朋友借瞭一筆錢。好朋友,因為也都知道他的實力,就把這個錢借給他瞭,借給他以後,他這個樓也蓋起來也賣瞭很多,他手裡有錢。他這個朋友就管他要借去的錢,借錢應該還,他就不願意還,後來他沒有還他這個朋友的錢,用他蓋這個樓,就頂給你幾套房子,來頂借的這個錢,他這個好朋友也同意瞭。就是你沒有錢,你拿這個樓頂,我手裡有這個東西,我把這樓賣瞭這不我錢就到手瞭嗎?這個朋友也同意。同意以後他把這個樓又賣瞭,就地產商把給他朋友抵債的樓也賣瞭,賣瞭這個錢又拿到他手裡。他這個朋友一看,你是不是有點太過分瞭?太不夠哥們意思瞭,你說你借我錢不還,你拿樓頂,樓我也同意要,你把頂的這個樓你又賣瞭,錢你又揣到腰包,這要錢就要不出來。可能兩個人就弄掰瞭、就翻臉瞭,過去是好朋友,這次成瞭對立面。
他這個地產商想用什麼辦法,我能不還你這筆錢,我還能不給你樓房?所以人到一定時候真是利令智昏,就是用這個詞是最貼切不過的。他就花錢顧瞭兩個殺手,年輕的,因為電視演的時候,我都看瞭,兩個年輕的,兩個人就把地產商那個朋友,他是在一個什麼地方,我看電視演的錄像那個鏡頭,像地下車庫,有些大柱子,就在那個地方,就把地產商的朋友給殺死瞭。殺死以後,這個人死瞭肯定要調查的,能不暴露嗎?最後東窗事發,這個地產商就被抓起來瞭,那兩個殺手也被抓起來瞭。這個案子拖瞭好長時間,我記得從我聽說這個事到最後槍斃,大概是一年多時間。因為他那個庭審我曾經看瞭一部分,庭審就把他這個事情的經過,庭審的時候都說詳細瞭,各人就是找律師來辯,這個也說瞭,他自己答辯也說瞭,就是沒有最後的結論。最後宣判的時候,那個場景我沒有聽到,最後我問瞭一下,他們說三個人都槍斃瞭,就是這個地產商本人被槍斃瞭,雇那兩個殺手也都被槍斃瞭,那就是三命抵一命。你想想,這就是見利忘義慘痛的結局。
再給大傢舉一個例子,有個政府機關的幹部,中層幹部,他從小生活在一個貧困的傢庭。可能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媽媽帶著幾個孩子,真是含辛茹苦的把這幾個孩子培養成人,傢在很偏遠外縣的一個農村。當時我記得我第一次看到他的時候,他穿著一雙什麼樣的鞋?就是塑膠涼鞋。現在可能大傢都不知道什麼叫塑膠涼鞋,就很脆,穿一段時間那個橫梁它就斷瞭,他就穿一雙這樣的涼鞋,而且那個梁還是斷瞭二、三根。一般到機關去,我在機關都是出土文物,都這麼土氣,你說他穿這樣的鞋,那跟我大概差不多吧。後來這個年輕人工作幹得不錯,也確實很有能力,腦袋也比較活,咱們說就很聰明吧。這個聰明應該打上引號,「聰明反被聰明誤」,最後就倒黴在聰明上瞭。過瞭一段時間因為工作有成績,逐漸逐漸就提起來。在機關裡那麼年輕就能提到正處的位置上,是很不容易的,就出類拔萃。這個年輕的小同志就提瞭正處長,不長時間就被抓起來,好像是一、二個月,提職是不是都不到一個月就被抓起來。就是這麼個出身於貧苦傢庭的,農村孩子到瞭機關以後,因為把握不住自己手中掌握的權利。我們那個處長應該說手裡還是比較有權力的,因為他所在的處室是比較有實權的。後來就是我們這個年輕的處長,那是我們委裡最年輕的一個處長,被判瞭十八年徒刑,雙開,開除黨籍、開除公職。你說就那麼一念之差把握不住自己,覺得我手中有權,我可以胡來。他就沒有想到,他有被抓的這麼一天,有被判刑的這麼一天。
你想進到政府機關是很不容易的,然後工作又幹得不錯,確實有一定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一下子跌下去瞭,十八年徒刑基本上就沒什麼希望。就後來我聽說他那叫保外就醫,提前出來,可能也蹲瞭七八年、十來年。後來保外就醫出來,出來工作也沒有瞭,拖傢帶口的。你看原來生活那麼貧困,現在本來是生活可以得到好轉,結果又進去,又過那種貧苦的生活,這就是人聰明,所謂的聰明害瞭他。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一生皆是命半點不由人」,你懂得瞭這個道理,你就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人的一生我覺得清貧點挺好的、挺自在的,沒有什麼負擔。隻有佛有智慧,提醒我們能帶得走的你就認真的去幹,帶不走的統統要放下。師父講法過程當中,哪些是你將來能帶得走的,哪些是你帶不走的,那說得一清二楚。可是人們在某一個時刻,就那麼一念他就是看不明白,身外之物,你爭它幹什麼?搶它幹什麼?真是自己把自己送到不歸之路。就像我剛才說地產商億萬傢資,你還缺什麼?還少什麼?你還爭什麼?最後把自己的命搭進去瞭。不是爭嗎?你看看這種結局,還不應該引起我們每個人的警覺嗎?
我們應該做什麼?從我自己的經歷看,我覺得一個人別人喜歡的東西都給他,別人要的位置都給他,好事都讓給別人,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我來做。我記得我在學校當老師的時候,後來當團委書記,因為中間有些事情,我們領導批評我。我那時候和現在不一樣,我年輕時候特別倔,你要不說出個子午卯酉的,你要不給我拿出事實來,你批評我,我是不服氣的,我那個時候是這種個性。因為領導批評我,我覺得批評的不是地方,所以我就反抗。後來我們領導生氣,怎麼怎麼的、怎麼怎麼的。我說你不就是能治人嗎?咱們學校最不好幹的活、最不願幹的活,就是有個室外公共廁所,學生用的廁所在室外,我說這個活我去幹,我保證比別人幹得都幹凈,你讓我上這個地方。你再對我不滿意,我覺得你沒地方派我瞭,因為其他地方在人們的心目中,都比掃廁所這個工作好,我就選那個最臟、最不好幹的活,我看你還拿啥治我,我不想升官,我也不想漲工資。那時候正好是文化大革命,十幾年不漲工資,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工資是二十九塊錢一個月,掙瞭幾年以後漲瞭漲到三十二塊錢,又掙瞭幾年又漲瞭漲到三十八塊錢,到三十八塊錢就開始停止不前,就不漲瞭,這三十八塊錢可能是掙瞭十多年,就是這樣的。我說我既不想當官,又不想漲工資,我還不挑工作,你不讓我當班主任老師,我當科任,科任不讓我當,那我就當勤雜工,勤雜工裡最臟的活,就是掃廁所,那我就去幹這個。
你們現在看我好像是挺溫柔的,這麼多年就是棱棱角角,感謝我老伴給我磨的,那個時候我絕對是有棱有角渾身長刺,你要講不出道理想讓我服氣,沒門,我不管你什麼領導不領導。他們都說我最大特點是抗上,愈大的官愈不怕。小的我還不欺負你,比我弱的有困難,我還真幫你,你要是用官來壓我,我真不服你,所以那些年就是這麼過來的。現在通過學佛,我愈來愈懂得這麼一個道理,人的一生第一好事是什麼?學佛,然後把你懂得的道理告訴別人。就是現在來說,我就想把《無量壽經》、把凈土念佛法門,傳給大傢、介紹給大傢、推薦給大傢,讓大傢都從中受益,這就是我未來人生要做的第一件好事。其他那些個名利,和我都沒關系,更多更多的眾生成佛,都成瞭大智慧,那是我最高興做的事情。這是第二種病。
第三種病叫「好色壞德」,這貪戀女色,這麼說還不完全,男的你說貪戀女色,那女的貪戀男色。好像女的貪戀男色還不太貼切,貪戀他腰包裡的錢應該這麼說。但是這個病名咱還得給它起出來,那就是好色壞德,你說他好色他能有德嗎?那肯定就缺德。我說世界上最貧窮的人是什麼?就是沒有道德的人,缺德的人這是最貧窮的。不在於你經濟上是富裕、還是貧窮,精神上的貧窮是最貧窮的。這個好色壞德,當今社會說它比較普遍,過不過分?我覺得不過分,就在你周圍時時刻刻你都能碰得到。過去我曾經說過,過去見面,就是在我們東北來說你吃瞭嗎?這是最通俗的。後來覺得你也不能在啥地方都問你吃瞭嗎?就是老同學、老同事幾年沒見,見面問工作怎麼樣、傢庭怎麼樣,這就升級瞭。後來他們告訴我,說這話那都屯到傢,這都不時髦瞭。我說那見面說啥?比如說我和我的同學或者我的同事,十來年沒見面,一見面那說什麼?他們說,問您離瞭嗎?就是您離婚瞭嗎?說現在最時髦的是這個,離瞭那能人,沒離窩囊廢。我說咋現在都變成這樣?因為我太孤陋寡聞,我不太出門,我也不接觸這個,我說仔細跟我說說,人傢說就是這樣。
他說你知道嗎?古代社會咱們中國是一夫多妻制,到你那個時候就是一夫一妻制,現在逐漸往回恢復,好的東西沒恢復,這個恢復的可能性非常大,一夫多妻。我說那能養得活嗎?一個都夠養活瞭拖傢帶口的,這整一小幫那咋養活?我說這怎麼找老婆還找成一個加強排?完瞭他們就說,你一說話就逗瞭還一個加強排。我說別說一個加強排,一個加強班都夠嗆,就是這樣的。後來我就開始註意,真是這樣嗎?碰著瞭,我就知道真是變化太大。比如說有這麼一個人,他是個幹部,幹部手裡就有權利,很明顯手中就有權,也有點錢。應該說現在機關公務員工資還是比較高的,就是和其他行業比。比那些大老板什麼比不上,但是和其他行業比,機關幹部的工資還是比較偏高的。這個幹部是五十歲左右,傢裡有妻子非常賢慧,有個女兒非常優秀,這個女兒大學已經畢業參加工作瞭,你說一傢三口多麼幸福、多麼美滿。恰恰我們這個幹部同志就耐不住寂寞瞭,就找瞭個年輕一點的。過去我記著有那麼一句話,叫「糟糠之妻不下堂」,現在我看這不等糟糠之妻下堂,這個小的已經都登堂是不是?先登堂後下堂,過去是先下堂後登堂。我說這個事怎麼能這樣?你說面對一個賢慧的妻子,面對一個優秀的女兒,女兒大學畢業參加工作,最起碼已經二十出頭瞭吧,你怎麼樣面對你的老妻、面對你的女兒?你有臉嗎?你見面說啥?
後來人傢說瞭,人傢有招,人傢兩面養著,這個小的是在我們哈爾濱,給買瞭一套房子,然後和這個小的又生瞭一個兒子,這面成瞭三口之傢。那面女兒上大學,傢裡隻剩下一個糟糠之妻,時不常的回那面傢裡去看看。那個妻子可能是個很純樸的人,不知道丈夫在外面這個事,丈夫說經常出差,工作忙,搞什麼調研,所以回那面傢的次數就比較少,這樣才能倒出工夫兩面照顧,當然是照顧哈爾濱這個傢要更盡心一些,照顧那個就差一點。後來到瞭他這個兒子六歲的時候,就該上學瞭,那上學就涉及到上戶口,這個時候瞞也瞞不住,回去就跟他糟糠之妻攤牌。我不難想像出來,他這個糟糠之妻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得傷心到什麼程度。後來離婚,這個糟糠之妻我覺得就很通情達理,心想如果不給他出手續,丈夫肯定就犯錯誤,犯錯誤官也得被擄掉,權力沒有,錢沒有,什麼都沒有瞭。可能忍痛,這個糟糠之妻就給她丈夫出瞭離婚手續,然後這面就冠冕堂皇的,這個三口之傢就合理合法,那面女兒也不要,老伴也不要瞭。
我聽瞭這個消息以後,我就想,不知道這個幹部怎麼想,因為你今年已經是五十歲出點頭瞭,這個小的聽說也就不到三十歲,二十多歲,你一天一天的在變老,等你老瞭那一天,你想想你這個小媳婦才多大歲數?你有一天你權也沒有瞭、錢也沒有瞭,人也老瞭不中用,被踹的對象就是你,你現在看不到這一步嗎?到那個時候,小媳婦也不要你瞭,兒子也不認你瞭,你怎麼有臉再去找你的糟糠之妻,和你優秀的女兒?就是她們慈悲善良諒解你、寬容你,把你又收回去,你的良心受不受譴責?你怎麼面對,怎麼在這個傢裡待?所以我就想奉勸這些人能夠懸崖勒馬,自己本來有個幸福的傢庭,為什麼要把它丟掉?凡是走這條路的,最後的結局我沒聽說誰非常好,飛黃騰達。還有他們跟我說,原來經濟條件特別好,幹啥都賺錢,後來就是犯瞭這個錯誤,包瞭個二奶,把自己的前妻休掉,時間不長,買賣一敗塗地,賠個溜溜光。小的二奶,你沒錢瞭人傢還在你這待嗎?人傢也跑瞭。所以真是那個傢也散瞭,這個傢也散瞭,無傢可歸,多麼可憐。這是好色壞德的第一種表現,給它歸納歸納就是沒有傢庭責任感,喜新厭舊這是第一個表現。
好色壞德的第二個表現,就是第三者插足,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現在這第三者插足很平常瞭吧,大概不稀少。我曾經遇到一個同事,她就做瞭個第三者,就也插瞭一小腳,她是有夫之婦,人傢對方是有婦之夫。她把這個事做為一種很榮耀的事,跟我說誰誰誰那個人挺好,我喜歡他,我愛他,這個愛說出來那可順溜瞭,我愛他。我說你有老公你不愛,你愛人傢老公幹什麼?她說我老公不如這個可愛。我說你是不是缺德?她也說劉姨,你怎麼說話說得這麼難聽,這怎麼是缺德?我說這不缺德這叫什麼?她說這叫有能力、有魅力。人傢還給我弄出個詞有魅力,我說什麼魅力?人格魅力。我說你別糟盡這個魅力,你能不能把你那個小腳撤出來,別到人傢傢裡去插去,把你自己傢弄好。那不行。我說你想沒想到你插足,你的傢庭破裂,人傢傢庭也破裂,你多缺德,你破壞兩個傢庭,你撤出來行不行?她說不行。我說你也是女人,人傢的妻子也是女人,你能不能站在女人的角度有點憐憫之心,你可憐可憐她。你說人傢一個老公,傢裡還有孩子,人傢好好的三口之傢,叫你給插散花瞭。她說現在不講競爭嗎?她有本事和我競爭。說得我目瞪口呆,我的媽,這丈夫現在也實行競爭,誰是你老公、誰是我老公得競爭。我說這個也講競爭,哪個文件規定的?她說這就比本事,誰讓她是一個黃臉婆瞭,她競爭不過我,我有魅力。我一看,我說就你這小樣,我要是男的,你要是巴結我,我不踹你三腳都怪瞭,你怎麼那麼有魅力?我看你怎麼那麼醜陋?因為都比較熟悉,我也不客氣,我說你太缺德瞭,以後你少上我這兒來。就是這樣,最後黏糊瞭好幾年,就是不撒手。後來就她追的這個,可能涉及到提職問題,大概有這樣的問題他就提不上,後來人傢那面主動不幹,沒辦法,又回自己原來那個傢過日子去瞭。
我就想現在的人是不是都是精神病,都瘋瞭。人傢不說一夜夫妻百日恩,這好幾年的夫妻,孩子都十來歲瞭,難道就一點恩也沒有嗎?說踹就踹,我都莫名其妙,我說不出來。我說當初假如我是現在這個年齡,要是在你們這個時間,那可能我把我老伴早踹瞭是不是?那麼鬧我、作我、考我,我說我何苦的?我要接觸像你們這種心態我三天待不上,我先踹他。你說她說啥?她說劉姨,我們都替你惋惜,你那時候早都該踹。我說那時候我不認識你,認識你,你早讓我踹他瞭,你都有經驗,把你的經驗介紹給我瞭。可惜現在晚瞭,劉姨都五十多歲想踹也來不及,踹瞭我還找不著瞭。我說我老伴挺好挺好的,再找一個像我老伴那樣的,千裡都難找得著瞭,就是這樣。所以人不同的心態,他得出的結論都不一樣,這是第二個第三者。
我就想我從前上我們齊齊哈爾市,我們黑龍江省有個齊齊哈爾市,齊齊哈爾市最出名的有個濕地,那一大片濕地最出名的叫丹頂鶴,那個鶴的腦瓜門頂上一塊紅,所以它叫丹頂鶴,這個在世界都出名。這個丹頂鶴有個什麼特點?一夫一妻制,它這一生隻找一個配偶,如果其中一個配偶死掉瞭,剩下的這一個絕對不再往大幫裡參合,單獨找一個地方自己待著去,時間不會太長它也走掉瞭。我就想咱們人應該是高級動物,怎麼連這丹頂鶴都不如?人傢丹頂鶴都知道從一而終,我們從幾都不知道瞭,沒數瞭是不是?真是可憐。比如師父給我們講經舉過一個例子,是在澳洲說一隻小鳥死掉,師父他們把它埋起來瞭,另外一隻小鳥在那繞瞭三天不走,師父說可能這個小鳥就是被埋小鳥的配偶。你看一個小鳥都可以做到這點,我們人怎麼能夠不知恥到這種程度,真是連畜生都不如。我奉勸那些愛爭人傢妻子的、愛爭人傢丈夫的,你們都停下不要再去競爭,多學一點好的東西、正確的東西,把自己那些骯臟的東西收一收吧,讓這個社會更清凈、更幹凈一些。這是第二個表現第三者。
第三個表現墮胎,這兩天大傢聽師父已經說瞭好幾次瞭,每年全世界墮胎五千萬,兩年就是一個億,驚不驚人?太嚇人瞭。被墮胎的嬰靈他們甘心嗎?不甘心。我那天問答的時候,我說瞭一句,後來我回來一想,我這麼說是不是會把人傢嚇著的?我現在聽說有的墮胎三十多,過去我還沒聽說墮這麼多,我聽說墮個五胎、六胎的,我就覺得那已經瞭不得。哈爾濱的一個佛友跟我說,小夫妻倆墮瞭五胎,說那五個小孩老跟著,晚上不讓他們睡覺,拽著衣大襟喊:爸爸媽媽為什麼殺我?為什麼殺我?我說你把小孩子墮掉,他們就變成小鬼,這個小鬼不依不饒天天跟在你後面,你想工作順利、傢庭美滿可能嗎?不可能。我那天說瞭,因為這個同修她連著是墮瞭五胎,第六胎她留下瞭,生瞭一個小女孩,這個小女孩你都不知道難帶到什麼程度,那個作、鬧,就是個小要帳鬼。問我劉姨,你說我們這孩子怎麼回事?我說不明顯嗎?小要帳鬼來討債,你們倆就還吧。我說那五個都被你們殺掉,人傢不再往你這投,投來原來是報恩的,現在再來就是要帳的、就報怨的。那個小女孩特別精靈,像個小精靈一樣,說話嘎巴嘎巴的,我就是鬧人,你給我這個不對,給我那個不對,要這個、要那個,你有那點錢你就花,本來她挺困難的,就是這樣。那你想墮胎瞭二、三十個嚇死人,我不知道,難道墮胎就做那個手術的時候是一種幸福?反正我沒嘗過,我六十七歲瞭,就這點佛菩薩保佑我,我沒墮過胎,我就一兒一女就完瞭,所以挺好的。我說這個墮胎做手術應該是很疼,我這麼想,它畢竟是用器械,而且我看瞭一些個資料,那個怎麼做,那個殘忍的手段。我們為什麼做一次不知道怎麼回事,做瞭兩次又犯?那做三十多次,你對你自己負不負點責任?你要不要你這個命?
記著丁嘉麗老師,上次我來她講課舉瞭個例子,一個十九歲的小女孩,她說長得像仙女似的,漂亮極瞭,就到丁嘉麗老師去實習這個婦產科醫院,她去墮胎。墮瞭以後可能是大出血,但是到下班時間,大夫們都下班瞭,這個小女孩就央求丁嘉麗老師,你等一等,我覺得不舒服。丁嘉麗老師可能想,我自己也不是大夫,我在這也沒什麼用。後來丁嘉麗老師也很懺悔,她說當時我要留那,可能我還能幫一幫她。丁老師也走瞭,第二天早晨來的時候,十九歲的小女孩已經死在醫院婦產科那個床上,沒人管,她大出血。就這麼一個十九歲年輕的生命,就為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斷送瞭自己的生命,是不是可惜、可憐?現在你看大學生同居是一種時髦,如果上瞭大學不立馬就找著一個對象,說後來好的都讓人挑去瞭,就撈不著好的瞭。所以一上大學,不是怎麼好好學習,而是忙著先找一個對象,至於將來怎麼樣那再另說,對自己不負責任,對別人也不負責任。
現在大學生墮胎,可能那現象就太普遍瞭,有瞭就去墮、有瞭就去墮,到大學四年畢業,不知道得墮多少胎?這孩子們的身體是不是徹底的完瞭?現在中學生也有墮胎,而且為數也不少。婦產科醫生說每到寒暑假、過年、過節,完瞭之後,就是婦產科墮胎的孩子們就聚堆,都排隊。我說現在小學的孩子成熟得比較早,十三、四歲就像大姑娘一樣。比如像我孫女今年十四,看後面那麼高,我孫女現在可能都比我稍稍高一點瞭,但是看前面孩子長得像小豆芽菜似的。你說中學的孩子,現在已經有墮胎現象,如果再往下發展,小學高年級的小女孩,如果也走上這條路,怎麼辦?誰來救救這些孩子們?我倒建議學校能開開這生理衛生課,也別掖著、也別藏著,該給孩子們講清楚的,給他講清楚,告訴他們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讓他們學會保護自己。你還羞羞答答的,不肯開這樣的課,孩子們他好奇,這會傳染的是不是?他這麼的,他那麼的,最後一傳染小學高年級也泛濫,這個問題可就難辦。
我記得我在廣州,曾經去過一個地方,中間有佛友提問,就給我遞瞭個條子,這個條子我一看,寫瞭一小篇,看來她確實是很難過、很傷心。她給我提瞭個什麼問題?她說她就是一個不貞潔的女人,她搞男女關系,她自己說好像是數目很多。她沒說具體數,就是很多很多,搞瞭多個,她自己就得瞭一身的病。那你看她搞瞭那麼多,肯定涉及到墮胎,所以她就得瞭一身病,她得瞭這些病以後,她就不能再過正常的夫妻生活。她有傢,她有丈夫,她這個丈夫還是性欲感比較強的一個人,對這方面要求比較強烈。恰恰她得瞭這個病以後,她就完不成這個任務,所以丈夫就不滿意。你小辮子在人傢手裡攥著,人傢說你跟別人、跟誰都行,你為什麼跟我就不行?所以就提出離婚。當時她給我寫這條子的時候,正面臨著離婚,她問我劉老師,怎麼辦?我是這麼回答她的,事情的起因在你,你自己造的因,你就要嘗這個苦果。你對自己不負責任,對別人不負責任,你不但傷害瞭別人,也傷害瞭你自己,這個果你必須得自己品嘗,誰也替不瞭你。你說丈夫這是合理合法的,人傢有某種要求也是正常的,你做為一個妻子你盡不瞭這個義務,人傢提出離婚。我說這個離不離你自己掂量,丈夫要堅持,你沒話可說是不是?如果說人傢丈夫有外遇提出離婚,你還可以說你這邊有理,你安分守己過日子,是你自己造成這個後果的。這是我說的第三個墮胎,在這個小題目裡就是第三種病,好色壞德,我就從這幾方面來說,除瞭這之外,還可以舉出好多例子,因為時間關系,咱們不能一一往下說。這是第三種病。
第四種病「專心系愛」,這個詞可能大傢聽比較生,給它簡化一點,說通俗一點就是偏疼、偏愛,就你是不是偏心?你對自己的子女偏不偏心眼?是不是重男輕女?如果你有這個毛病,也能造成一個惡果。有個真實的事情,一個小女孩十歲,她八歲的時候她媽媽又生瞭個小男孩。原來她不就是獨生女嗎?肯定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愛她一個人,她都習慣,她八歲那年媽媽又生瞭一個兒子,她的地位就下降,下降以後她心裡就不服氣,就總盼著那小弟弟早點死,啥時候他死瞭,這些愛又都是我的。但是小弟弟因為父母對待他也很嬌慣,也分外照顧,這個小弟弟他也不死,滿足不瞭她這個願望。有一天爸爸媽媽都出去幹活去瞭,讓她看小弟弟,她愈看愈恨、愈看愈恨,趁她爸爸媽媽沒回來之前,她就把她這個兩歲的小弟弟掐死瞭。回來以後,爸爸媽媽一看當然傷心,這寶貝兒子給掐死瞭。那就問她,你為什麼要這麼做?她說原來的愛都是歸我,為什麼生瞭他,你們就不愛我,把你們的愛都給他瞭?我不掐死他,這個愛就回不來,所以我就掐死他。你看看如果父母偏心、偏疼、偏愛,都能造成這樣的惡果,是不是也很可怕?這是第四種病就簡單說說。所以我告訴大傢,就是慣子如殺子,對無論是女兒,還是兒子一定要一視同仁,不偏愛、不溺愛、不寵愛,這是第四種病。
第五種病是「憎欲令死」,這個也給它簡化一點,就是恨別人快死。就是這種嫉妒、障礙都達到這種程度瞭,不喜歡就說你早點死才好。你看不有這麼一個例子嗎?一個小學生回傢向父母報告,報告你們一個好消息,爸爸媽媽以為有什麼好消息,說我們班的某某某出車禍撞死瞭。你看現在這孩子是一種什麼心態?同班同學被車撞死,他做為一個好消息向父母報告。父母說為什麼是好消息?他說我又缺少瞭一個競爭對手。你看一個小學的孩子心就這麼歹毒,長大瞭以後能是什麼樣?這個社會將是一種什麼情況?比自己強的就妒忌人傢,就不願意讓人傢好。比如就現在的學生,自己會的知識絕對保守,不肯告訴別人。我對我孫女不是這樣教育,每次我見著我孫女,我都說你會的題,所有的同學問你都一一給解答,這是幫你自己,你知不知道?你解答一次你加深印象一次,你解答六十次,你班六十個同學你解答六十次,這個知識你一生你都不忘,既利益別人,又利益自己。我說你聽明白奶奶話嗎?聽明白瞭。一開始跟我說奶奶,別人不是這樣,我要把我會的告訴他們,考試正好考這道題,他們也都答對瞭,那有可能他的分在我前面。我說不可以這樣,全班同學的分都高於你,因為這道題他們都拿分瞭,你是奶奶最喜歡的孫女。所以現在逐漸的往這方面灌輸,孩子她畢竟是小孩,她就說人傢不是這樣,人傢會的題,我要是不會,我去問人傢,人傢說這道題我也不太明白。我說你這樣說過嗎?她說我曾經說過。我曾經說過錯瞭就錯過,從現在開始不可以再說這樣的話,如果你真的不會,你告訴同學,你說這道題我還沒弄明白,等我弄明白我一定告訴你。如果你會,你一定要告訴人傢,而且要詳細的給人傢講解。這是第五種病。
第六種病就「縱貪蔽過」,這個什麼意思?就放縱貪欲,掩飾過失,或者掩飾錯誤,對錯誤的態度要懺悔、要改正不能掩蓋。現在好多時候就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在這裡給大傢舉個例子。就在某一個單位,有一個下屬的中層幹部犯瞭錯誤,這個錯誤,就是屬於經濟方面的錯誤。當時就是有紀檢監察來調查處理,調查的過程當中,就是因為紀檢監察他的人不多,一個領導、一個幹事。當時這位領導同志和這位犯錯誤的同志,私底下可能是個人關系比較好,所以這個同志犯瞭錯誤,材料上來以後,說白瞭就是有點向著吧,就比較向著的。就想大事化小,小事化瞭,就千方百計的瞞著、蓋著,把這個事情往小瞭說、往小瞭辦,最後這個案子就不瞭瞭之。這個大概是一九八八年到一九八九年那個時候發生的這件事。後來過瞭十五年以後,就是原來犯錯誤的這個中層幹部,已經提職到副廳級瞭,提到副廳級以後又犯瞭同樣的錯誤,這次沒有人向著瞭。我聽說是怎麼犯的事?是勒人傢基層的脖子,就勒大脖子勒錢,後來把人傢底下實在是勒急瞭,是不是數額太大瞭,人傢就上法院、上監察去告他,就一定要把他抓起來。人傢說我拿錢買也得把他買進去,把人傢底下的基層就恨到這種程度。後來他確實也犯事也有事,就把他抓進去瞭。就是我們這個原來第一次應該受點小處分的,因為某某某向著沒受處分,平安過關。這一次十五年之後,被判瞭十一年徒刑,官也沒瞭,公職肯定是開除的,副廳級沒瞭。所以我說我們如果是關心幹部、愛護幹部,不能替他這麼瞞著、掖著,把他那錯誤掩蓋起來。你看小錯誤沒受處分,他就沒改,他覺得我自己挺有本事,你看我咋的沒咋的,所以就愈來膽愈大、愈來膽愈大,隨著官位的提升這膽也在提升,最後犯瞭個大錯栽進去瞭。如果當初辦那個小案子的時候,能給他一點教育,哪怕是一個通報批評,引起他的警覺,也可能不至於最後把他害得這麼慘。這是第六種病。
第七種病「毀人自譽」,這種病就叫做自贊毀他,就是贊嘆自己,毀謗別人,這種病在我們當今的社會,在我們的周圍也不少見。菩薩戒裡有一條重戒就是不能自贊毀他,所以自己做一點好事,現在很時興,就是做一點好事怕別人不知道,趕快去宣傳、去炫耀。別人有一點不好的事也到處去宣傳,去給人傢張揚,誰誰誰如何如何。應該反過來,自己做瞭好事不要聲張、不要張揚;如果自己有缺點、有錯誤要把它說出來,要把它報掉。我們不能說別人的短處,說自己的長處,這點就錯瞭,就這個破壞別人的聲譽,實際是破壞自己。遇到這種事情怎麼辦?寬容大度不和對方計較,坦然面對,不怨恨、不計較。三十多年以前我就曾經遇到過二、三次這樣的事,就是被別人陷害、被別人中傷,而且那種陷害和中傷,是非常侮辱人格的,什麼事最埋汰人、最能傷害人,就拿什麼事來說。
當時確實一開始有點接受不瞭,怎麼能這樣?你看都是關鍵時刻,一次是我入黨前,一次是提幹前,兩次關鍵時刻就遭到別人的中傷造謠,而且做這件事情的人,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所以當時很多人不理解,替我打抱不平,為什麼我有個外號叫東郭先生?就是這個時候起的,因為她對我這樣,我對她還像從前一樣,後來她有瞭難處,第一個站出來幫助她的是我。所以我們有個老同志點著我說,你、你、你就是個東郭先生,總有一天會被那狼吃掉的。我說那它餓瞭,它吃瞭就吃瞭吧,就是這樣。所以我現在回過頭來想,這件事情我做對瞭。如果當時我和她斤斤計較,我和她打仗,我和她爭吵,隻能讓別人更笑話,誰都知道我倆最要好,你看她倆打起來瞭、爭起來瞭。所以那個時候很多人替我打抱不平,都說你怎麼這麼面乎,說我是什麼面窩窩,人傢怎麼揣怎麼是,你能不能說話,你站出來說一說。我說說什麼?讓歷史來做見證吧,我說別人不瞭解我,聽她這麼說信瞭也說。將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是個什麼樣的人,自然會清白的,我說我自己瞭解我自己。這是第七種病毀人自譽。
第八種病「擅變自可」,就是改革創新,現在這個詞不是經常提嗎?改革、創新、競爭這也不是新名詞,這些年一直在提這個,標新立異,革新創造,另搞一套。就把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那些寶貝東西,撂在一邊,另來一套,事實證明對,還是錯?現在已經見著這個惡果。如果我們從現在開始,能夠把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重新恢復起來還有救;如果徹底的丟掉,救的可能希望就不大瞭。我們應該教老祖宗那些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首先要把人教好,然後由人來做事。你沒有好人,那個好事他也會把它辦糟;你有瞭好人,就是那個事不太好,他也能把它轉化過來,把它辦好。所以我們在這方面,應該多做一些工作,關於這方面我就不再詳細說瞭。這是上面我說瞭幾種病?是八種病,就當前社會表現比較突出的幾種病,我把它叨咕叨咕,供大傢參考。那有病怎麼辦?下面就得說說用什麼藥方來治,這個藥方你得對癥,不對癥它治不瞭這個病。上面舉瞭這八種病,下面我們具體的再介紹幾種藥方。
第一個藥方,「體弱性柔」,可能大傢一聽有點不太理解,怎麼這個體弱性柔是藥方?尤其前面兩個體弱,身體的體,弱小那個弱,說身體弱不就身體不好嗎?錯瞭,不是這麼解釋,體弱就告訴人,不要太剛強。你看我原來的性格就是非常剛烈,寧折不彎,太爭強好勝,好為人師,這就不是體弱。體弱是就講和諧、要平和、要和氣,這麼來解釋這個體弱。性柔就是性格要柔軟,就是師父在講《還源觀》裡講那四德,其中有一德就是「柔和質直」,就是說的這個,我們把這個弄明白那就知道體弱。具體一點說,就是真誠、就是質直,對人要誠,不能以強勢壓人,要用柔軟的態度,這樣別人會喜歡。就是人不能居高臨下,指手畫腳命令式,你用這種態度來對待別人,別人就是不反抗、不吱聲,實際人傢心裡是不滿意的。時間長瞭很可能你就變成孤傢寡人,你連人緣都沒有瞭,沒有人緣你就沒有法緣,這都是連貫的。所以有人喜歡大喊大叫、粗語傷人,我過去就犯這個毛病,說話我自己下的定義,就是我說話嘴黑,反正直來直去,說說可能兩炮就放出去瞭。
你說壓人能不能壓服?壓不服。我給你們舉個例子,有個小孫子對他奶奶說,奶奶,我現在小,我媽老揍我,我打不過她,我現在我就裝熊,但是我現在有十個招來治我媽。這奶奶就問你能不能跟奶奶說說哪十個招?小孫子說保密,我怕你給我泄密,我媽知道我對治她的招,她會想招來對待我的。他說奶奶,我可以告訴你第一招,第一招我就是不吱聲,你說啥我也不吱聲,你打我我也不動地方,我就是給你個無言以對,我就是不吱聲。他說這招完瞭以後,我還有第二招、第三招,一直到第十招。他說等我長大,因為是男孩孫子,我長大她就打不過我瞭,她現在打我能把這個苕帚打飛瞭,到時候我要打她,兩條桿我都打飛它。你說這種報復心,在他幼小的心靈裡就存下,就等著長大報復你。你說媽媽覺得你是我兒子,我打你沒關系,不行,你得講道理,你打出怨來瞭,到最後人傢要報復你的。
還有再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孫女她們班,有個小女孩學習非常好,經常考第一。她和我孫女她們就是前面這幾名,不是她第一,就是她第一,就這麼一個小女孩。作文寫得特棒,我看過她的作文,我跟我孫女說你們班誰誰誰作文寫得太棒瞭,就現在的大學生都未必能寫出來,語言那個流利,詞句用得那個準確。我孫女跟我說,奶奶,她讓她媽給胳膊上咬個大紫痘。我說為什麼?這次沒考好?她說考挺好她考第一。我說那第一咋還被咬?我孫女說,她媽媽給她定個分數線,她沒達到,雖然在我們班排第一,但是沒達到她媽媽那個線,所以照打不誤,照咬不誤,一個大紫包給我們看。我想這是個什麼媽,真是叫人難以理解,這把孩子要逼到什麼分上去,說不明白。我孫女說奶奶,我是我們班最幸福的孩子。我說為什麼?沒人給我施加壓力,我爸爸媽媽從來不讓我非得打多少分,非得考第幾,偶爾的老師有點壓力。我說老師怎麼說?她說一考試,老師就叫我孫女的名,這把能不能考第一?我孫女跟我說這事。我說那你怎麼回答的?她說有時候我不吱聲,我不回答他。我說奶奶告訴你一招,你這麼回答老師,你說老師,我都考好幾把第一瞭,這把第一留給你考吧。她們老師特別喜歡她。
我說有些時候有的做法,也未必那麼正確,你說對這個好學生,老師就另眼看待寶貝,那好學生,學習好的學生在老師眼裡是寶貝,都可以做到這點。在全班同學面前,你看看誰誰誰端莊美麗又大方,給學生一個定義端莊美麗又大方,然後摟著,因為女老師,摟著這個孩子照臉蛋親一口,小寶貝。你說那些所謂學習不太好的學生,他們怎麼想?另外你對好學生就這麼慣著、寵著,他能不貢高我慢嗎?你看隻有我行,你看老師對我多好,他咋沒這麼說你?從小就培養他貢高我慢。所以回來我就跟我傢孫女說,我說不要重視這個問題,我是要重視做一個好孩子、好人。我孫女說,現在都給我們教蒙瞭,我說咋教蒙瞭?電視這麼說,傢長這麼說,老師那麼說,奶奶你又這麼說,你們說的咋不一樣?我們究竟按哪個做得對。我說奶奶說得對,你按奶奶說的做沒錯。我孫女說看看、看看!但是奶奶按你說的有時候吃虧。我說吃虧是福,奶奶就是從小吃虧吃到現在長大的,你看奶奶多好。她說吃虧是福這是名言嗎?《名言警句》裡有這個嗎?我說有,我看過那個小冊子有這句。她說哪天找找我看看。實際真是像師父他老人傢說的,這不怨孩子,是沒人教,不是孩子不想學、不想好,你說教他好他就好,你教他壞他不就壞嗎?這是第一個藥方,就是不要強勢,一定要柔和,調整自己的心態平和。
第二個藥方「行寬心和」,就是你做到這點,你就會傢庭和睦、身心健康、事業順利,就會社會和諧、世界和平、國泰民安,就這一方對這些都管用。做人要寬厚,人傢不說嗎?厚道、厚道,人忠厚你能得正道,厚道。說刻薄、刻薄,說這個人你要是做事為人很尖刻,你就沒有福,你就薄,刻薄就這個意思。所以咱們還是應該忠厚,爭取厚道,不要刻薄。我自己的感受,比如說我婆婆在世的時候,我有個姨婆,這個姨婆就是我婆婆的姐姐,兩個老太太可能相差有個三、四歲。因為我姨婆到我們傢去串門,就特別喜歡我,就跟我說,小雲,我常來你煩不煩我?我說不煩,大姨我怎麼能煩你?來和我們老太太老姐倆往炕上一坐,還有個說話嘮嗑的。我那個姨婆特別會做針線活,針線活做得真好,去瞭以後沒活得找活,天天問我小雲,快點再找找還有啥活?這個老太太就這一輩子,沒跟任何人紅過臉,那就更沒跟人吵過架。我們老太太,我婆婆正好和我這姨婆性格是相反的,我婆婆個不高,大概到我肩膀頭這麼高,小老太太。我們鄰居都說,素雲,你知不知道什麼叫一臉橫肉?我說不知道。回傢看你婆婆,你婆婆那臉就是一臉橫肉。我回傢就好奇,我說老太太人傢說你一臉橫肉,我看看什麼叫橫肉?給我婆婆氣得,誰說的?我說人傢別人說的。你傻,你人傢讓你回來看你就回來看。
因為對我就像姑娘似的,我在婆婆面前就像撒嬌小孩似的。我說這回我知道瞭,什麼叫一臉橫肉。我說為什麼?說你婆婆可厲害瞭。這是,我婆婆是厲害,但是我結婚二十多年,一起生活瞭二十二年,我婆婆沒對我厲害過,我也沒對我婆婆厲害過。他們都說這是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說你看看你就把你婆婆降住,她咋不跟你打仗?我說降什麼?好好相處有什麼不好的!我婆婆確實厲害,厲害到啥程度?我兩個孩子一兒一女,老太太左手領一個,右手領一個。如果我的兩個孩子,其中的誰跟鄰居的孩子吵架瞭,我婆婆保證說人傢的孩子,向著自己傢的孩子。有一次我晚上下班,正趕上老太太站在大街罵街,罵我們其中的一個鄰居。我說你幹啥?他欺負咱們傢孩子。我說都一般的孩子,都差不多,他欺負又能怎麼的,你怎麼不管自己傢孩子,罵人傢孩子?叼那個大煙袋吧搭吧搭,拿那個煙袋鍋往那板上吧吧吧一磕,說你不分裡外,拐胳膊肘向外拐。那是叫我趕上瞭,我跟婆婆說以後不可以這樣,都是小孩,鬧點意見,管教自己孩子,把自己孩子領傢。我就說兩個老太太兩種性格,我那個姨婆婆的性格特別好。最後我姨婆婆去世的時候我不知道,我沒看著,等她去世以後,傢裡過來人告訴老人傢走得特別好。你說她修佛瞭嗎?沒有,她沒接觸到。人傢那一生就這麼過來的,人傢那個福、那個德人傢積下來,給兒孫也積德,給自己也積德。這是第二個藥方。
第三個藥方,就是「動靜有禮」,這個一說可能非常容易明白,咱們中華民族是禮義之邦,這個禮非常重要,你有禮別人就尊敬你,別人敬愛你,你做事就順。對別人有禮真得到好處、得利益的是你自己,對一個國傢來說也是這樣,你是禮義之邦人傢願意和你交往。就像我們這麼大年齡的,一提起周恩來總理由心的敬佩,不說別的,就是周總理那個為人,具體說就是周總理那個外交他為什麼那麼成功?為什麼做得那麼好?不但中國人愛戴周總理,總理去世以後有個十裡長街送總理,那個場面太感人瞭。中國人愛戴我們的周總理,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都愛戴周總理,就是連他的敵人都尊敬他、仰慕他,這是周總理人格魅力所在。所以說這個禮多麼重要,做為一個民族它有禮,這個民族就有魅力;做為一個國傢,這個國傢就有魅力;對於一個人,這個人就有人格魅力。這是第三個藥方。
第四個藥方「起居有度」,生活要有規律,這個規律,是你有良好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的一個條件。現在年輕人用哪四個字來形容?叫日伏夜行,整個顛倒瞭。我今天跟有些同修嘮嗑,我說一定要有生活規律,睡眠要保證,像我們這六十多、七十來歲的人,每天有六小時睡眠應該是夠瞭,這還要睡眠質量好。比如說我就睡眠質量好,躺下沒五分鐘我就睡著瞭,中間也不作夢,基本上也不醒,醒瞭一看就是半夜兩點多鐘,到點我該起來瞭,我總是晚上八點多鐘睡覺。可能有的人一聽八點多鐘就睡覺瞭?我真是,你要九點鐘去找我,我已經睡著瞭,說不定已經做個美夢。要有規律,不能黑白顛倒,晚上盡可能的不要熬夜。我聽說有的年輕人,基本上十二點以前睡覺的時候不太多,一般的下半夜睡覺。反正我姑娘和我姑爺我知道,說下半夜兩點鐘之前睡覺,都很少很少。我說你看你們兩點鐘沒睡覺,我兩點鐘正好起床,咱們正好是顛過來。他傢的朋友也多、客人也多都是談玄論道的,所以把我傢舊被或褥子,什麼都搬過去幹啥?打地鋪,來瞭嘮嘮嘮到下半夜不願意走,把被往地下一鋪就擱那住下瞭。我說你們這叫什麼生活規律?早晨九、十點鐘不起來,中午我過去人早飯還沒吃,就是這樣的規律。所以咱們一定要把這個不好的生活規律,把它顛倒過來、更正過來。
另外就是忙於應酬,這個應酬是不是個負擔?我可體會到瞭,過去我出差的時候,一天三頓飯是我第一負擔。你不吃還不行,早晨飯沒等消化中午飯又來瞭,中午飯沒等消化晚上飯又來瞭。尤其那天我跟你們說那喝酒,我今天不敢說喝酒,一說喝酒我又喝迷糊,我又不會看時間。真是一個負擔,那不是一件什麼好事,你說人就這麼大的一個胃,你能裝多少東西?它能消化得瞭嗎?所以人傢有個詞,過去說是身不由己。現在時不常老去搞應酬的人跟我說,現在不是身不由己,現在是胃不由己改瞭,把這詞都改瞭。我說你們難不難受?說咋不難受?誰難受誰知道。有的人說采取什麼辦法?說為瞭喝酒怕喝高瞭、喝醉瞭,想個辦法保護胃粘膜。我說有什麼高招?說把雞蛋打瞭以後,就用雞蛋清,不要那個雞蛋黃,和拉和拉以後就生著把它喝進去,在請客吃飯半小時之前,把這個雞蛋清先喝瞭,讓那個雞蛋清掛這胃壁上,保護這個胃粘膜,然後再喝酒。我說好使嗎?說開始覺得可能還可以,老用這個法也不靈,你說多麼痛苦。這是第四個藥方。
第五個藥方「近德遠色」,和前面那個顛倒過來,原來是近色,這回要給它遠色。就看著所謂的美女,你是不是就少看她兩眼,別讓她把你勾去。那天我講,是答問那天我講的,有個同修問說,他就喜歡看女的,一看還入迷,就這個意思,原話不是這樣的。我就想起來瞭,我說怎麼來解決這個問題?我說海濤法師的光碟我曾經看過,他有一個招就是修不凈觀。他說他幾個師兄弟到一個山洞裡,就把一具女屍,剛死的女屍搬到山洞裡去,他們就圍著這女屍坐著,就看著這個女屍逐漸逐漸腐爛,最後流膿、流血,最後變成一堆白骨。他說他的那幾個師兄弟全跑瞭都沒修完,隻有他一個人堅持到底瞭。他說從那以後再看見什麼樣的美女,我也不感興趣,為什麼?一看見美女我就想起來那堆白骨,想起她怎麼樣由一個漂亮的美女,變成一堆白骨的。我說這個法挺好,但是這個招有多少人能夠去做?你看這個人他不就是這一張皮嗎?什麼叫美、什麼叫醜?我說那個外表它怎麼美也不叫美,關鍵在於他德行好不好,他內在的美那是真正的美。最好還是男人離女人遠一點,女人也離男人遠一點,真是近色損德,不但損德還損壽,你琢磨琢磨,是不是這麼個規律?近色損德又損壽,咱們就別往這條絕路上走。這是第五個藥方。
第六個藥方「除去欲心」,就是這個欲望,要把人的欲望降到最低最低。不是這麼說嗎?說沒有欲望你就不來人間瞭,因為咱們人間不叫欲界嗎?但是你對這個欲怎麼辦?應該淡化,愈淡化愈好。如果不淡化,隨著欲望的膨脹你就會掉到無底洞裡去,自拔都很難瞭,那個無底洞它暗無天日,咱們不能往那裡跳。人最大的欲望就是生活方面的欲望,衣食住行是人們最看重的事情,穿衣講名牌,住的講豪宅,坐的講豪車。這些名詞過去我都不知道,我都是最近一段時間聽說的,什麼豪宅、豪車,這些個欲望讓人活得很累。如果他有這個經濟條件,咱們也不反對人傢過得好一些、舒服一些。但是一攀比就糟瞭,他沒有這麼好的經濟條件,他看人傢有這個他就眼紅,我們北方人的話就是眼饞、眼紅,就是這樣,這個他就累得慌,他努力的想達到那個,他又達不到,心也累、身也累。你想想,我們有好榜樣,釋迦牟尼佛為我們做的什麼樣的榜樣?王子出身,嬌妻愛子全都舍掉,三衣一缽,樹下一宿,日中一食,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示現的是這樣的榜樣,這是我們應該學的。最後圓寂是在樹下,與大自然為伍,多麼瀟灑、多麼自在。這是第六個藥方。
第七個藥方「推分引義」,就是說有的老人去世前後,子女們就開始爭傢產,有的甚至鬧得不可開交,都打官司,去告狀,到公堂上去爭、吵,這是不是最大的不孝?也是最大的不義。我們面對這種情況能不能彼此關愛,互相讓一讓,那個東西算個啥?過去我沒有學這些的時候,好像這也是一種人的本性流露,我們這一輩,比如說我爸爸媽媽隻有兩個孩子,就是我姐和我,我姐姐比我大四歲。我記得那個時候,爸爸就是靠工資供我們兩個上學,後來我們兩個陸續參加工作瞭,生活就是一般平常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挺好的。父母去世以後留下瞭什麼東西?一臺自行車,一臺縫紉機,一個九寸的小電視,還有一個掛鐘,還有一千塊錢,這就是我爸爸媽媽留給我姐姐我們兩個,所謂的遺產。因為我姐結婚以後,一直和我爸爸媽媽在一起過,我姐就跟我說,小雲,爸爸媽媽留這幾樣東西,你看看喜歡啥你就拿去。我說姐,爸媽一直和你在一起,你對爸媽盡到瞭孝順,我結婚以後就離開瞭,我什麼都不要,這些個全是你的。當時我就一樣東西都沒有要,那個時候真不是說我的境界怎麼高、怎麼高,我就從小對錢,對這個東西,真是實在是不感興趣。所以你看我們姐倆一直非常和氣,我姐姐對我可以那樣說,母親不在瞭,姐姐就代替瞭母親,就包括現在我姐對我那關心和愛護,真是勝過母親在的時候。她說我就這麼一個老妹妹,我不愛你,我愛誰?就是這樣。所以我在姐姐面前,我就覺得我是小孩。後來有同修到我姐那,看見我姐也說這老太太真是一臉慈悲。
第八個藥方是「不取非分」,就不該你得到的,你決定不能要,非分之財也叫做不義之財,貪那個不義之財後面跟著的一定是禍。現在不貪財的人太少瞭,人不是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所以這條我們能不能引起重視?不管是錢、物都是身外之物,什麼你也帶不去。師父告訴我們,能帶去的努力去辦,帶不去的統統放下,不要爭那些個東西。這是第八個藥方不取非分。
第九個藥方「雖憎猶愛」,就是討厭這個,喜歡那個,為什麼有人被人喜歡,有人被人討厭?這當然是他自己的業障,這是一方面。但做為我們學佛的人、修行人,應該怎麼樣對待這些人?平等對待。對待那些被別人瞧不起的、看不上的、不喜歡的,我們要憐憫他、幫助他不能歧視他,更不能遺棄他,更不能說離他而去不管不問。我們佛弟子應該對每個人都有真正的仁慈,這也是一種積福積德之舉。
上面我說瞭幾種藥方?九種藥方。前面是說瞭八種病,不一定全面,我就覺得和當前能結合得比較緊密的,今天給大傢說一說,關於病和藥就講到這裡。諸位聽瞭是不是有所感觸?如果聽後能夠對照反省,會幫助我們身心健康,幫助我們傢庭幸福、工作順利,無論於社會、於傢庭、於個人,都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諸佛度生應病與藥,就像大夫治病一樣,害的什麼病,你要用對治它的藥方來給它對治。如果這個藥方不對癥,他這個病是好不瞭的。現在能夠治社會的,所有一切人,縱然有不同的病有一個妙方,就一味藥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這是師父講法的時候說過的,一味藥能解決,這味藥是什麼?就叫普世的教育,普是普遍,世是世界,世人普遍應該接受的這種教育。那是哪種教育?就是倫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因果的教育。如果這幾種教育跟上瞭,人們接受瞭這些教育,他懂倫理、有道德、知道因果,全世界就不會有今天這麼多麻煩事。就是因為這個幾種教育沒有瞭,所以現在世界才這麼麻煩,災難才這麼多。我們用佛陀的這個藥方,這一味藥就可以挽救世界、挽救地球,這就是普世教育,是治百病的祖傳妙方。「佛陀是大醫王,治病有妙方,看你用不用,用瞭即健康」。這個健康直指身健康,又指心健康,但願這個妙方能被世人所重視、所接受,願人人都身心健康。今天的時間到瞭,感恩諸位。
資料恭摘:凈空法師專集網站
慧海拾貝 欲治諸病當備眾藥劉素雲老師主講(第六集)2011/11/20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檔名:56-113-0006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