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值得懷念的近現代高僧大德

值得懷念的近現代高僧大德

時間:2019-05-24 08:32:4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他們致力於振興佛教,在弘法生涯中不畏艱險。他們曾經影響瞭世界,或者改變瞭我們。他們轉身而去,帶走一段光陰、一段故事。一切的聚合離散都是因緣和合。當身形定格,他們的人生點滴也被凝固在冊。成為後世永恒的榜樣和力量源泉。他們走近佛教歷史,我們追憶無盡……

世壽120歲的虛雲老和尚,近代佛教史上,堅持苦行長達百餘年,歷坐十五個道場,重興六大祖庭,以一身而系五宗法脈,法嗣信徒達 數百萬眾的高僧,唯有虛雲禪師。他一生經歷傳奇,堪稱一部活的中國佛教近代史。

印光大師,民國四大高僧之一。大師振興佛教尤其是凈土宗居功至偉,是對中國近代佛教影響最深遠人物之一。在佛教徒中威望極高,在當代凈土宗信眾中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及

太虛大師,近代高僧,民國以來佛教革新運動之倡導者。因受時代思潮激發,遂主張革除佛教積弊以弘教護國,進而興國救世。

弘一大師,學貫中西,藝專多科,是我國著名的書畫篆刻傢、音樂傢、戲劇傢、教育傢、詩人、學者,在諸多文化領域中都有較高的建樹,是中國新文化運動和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驅。

圓瑛大師,不僅佛學造詣精深,還是一位愛國楷模,主張“國傢存亡,匹夫有責;佛教興衰,教徒有責”,新中國成立前連任七屆中國佛教會理事長。1953年5月30日至6月3日,中國佛教協會在北京廣濟寺舉行成立大會,圓瑛大師當選中國佛教協會首任會長。

來果老和尚,與虛雲老和尚同為近代宗門碩德,共負時望。來果禪師生平以弘法悟道為己任,宗說兼通,普接三根,棒喝雙舉,鐘鼓交參;領眾三十餘年,未嘗少懈。

法尊法師,是現代高僧、著名翻譯傢、不畏險阻的西行求法者,有學者稱他為“當代玄奘”。法尊法師為溝通漢藏文化,弘揚藏傳佛教,翻譯大量西藏佛教典籍,並寫有不少論著,為藏學研究提供瞭極大方便。

月霞法師,畢生修道,無一日不坐香,無一年不打七。他最初學習天臺後改華嚴,對於杜順和尚的法界觀,及法藏、澄觀諸師的章疏,均有深入研究,可謂近代華嚴宗的代表人物。

諦閑法師,畢生辛勤弘法,誨人不倦,教通三藏,學究一乘,為天臺泰鬥。對近代佛教有扶衰起弊之功。且梵行高尚,弟子甚眾。

守培法師,民國十大高僧之一。十三歲便獨立支撐寺院門戶,二十八歲入終南山住茅蓬靜修,悟明心地。師雖雄才勇哲,卻畢生苦行。抗戰時期護法不畏艱難,隻身迎對日軍寧死不屈;保護禪教不畏眾口,務求佛教真精神,“不到無是無非處,我終不把是非捐”是其一生樸實行持的真實寫照。

慈航法師,17歲在福建大金湖剃度出傢,後追隨太虛大師,於中國各地巡回弘法,後訪南洋,宣傳抗日國策;晚年駐錫於臺灣,創辦“臺灣佛學院”,開創臺灣僧伽教育為中國佛教在臺灣的開展打下基礎,對臺灣佛教有著很深遠的影響。圓寂後坐缸,面目如生,五年後開缸檢視,面呈紫色,全身完好。金身供奉於臺灣彌勒內院,為中國十大肉身菩薩之一。

能海法師,近代顯密圓通的著名愛國高僧,禪門臨濟宗第四十四世法脈。法師出傢後不畏艱辛,兩度入藏求法。先後創建成都近慈寺、綿竹雲霧山、重慶、上海金剛道場、五臺山清涼橋等多處密宗道場,講經弘法、註譯密宗經典,尤其在溝通漢藏佛教文化及和平解放西藏等方面做出過傑出貢獻。

廣欽老和尚,平時生活簡樸,日常以水果為食,故有“水果師”的稱號。往生前約一星期開始,每天晝夜都自己猛力出聲地念佛,那種“使盡每一口氣懇切呼喚阿彌陀佛”的念法,非常人可及。有弟子恐他以近月不食的體力難以支撐,故建議老和尚說:“師父,我們念,你聽就好!”老和尚瞪大瞭眼,斬釘截鐵說:“各人念各人的!各人生死各人瞭!”

懺雲法師,懺雲法師持戒嚴謹、以戒為師,一心宣揚凈土。“禮佛”與“放蒙山”均為每日修行之功課。提倡誦念阿彌陀佛佛號,是臺灣凈土宗極為重要的法師。30歲出傢後,即行“過中不食”之戒律,無一間日。法師對於弟子的訓練也是依法解行並重。

圓拙老法師,一生謙默恬淡,志行高潔,嚴於律己,慈以待人。無論是風雨飄搖的戰爭年代,還是國泰民安的和平時期,老法師皆一如既往,隨緣法化。

宣化上人,將佛法傳到美國,抱定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語六大宗旨,威儀具足,嚴中有慈,雙目低垂,兩手當胸,口常含笑,望之儼然,即之也溫!他的弟子恒實法師說,“宣化上人圓寂後,我們就把他的骨灰送上熱氣球瞭。他說我是從星空來的,我要回星空去瞭,不要紿我留任何的紀念塔、博物館什麼的,一點都不要,所以就把他送上熱氣球瞭”

佛源老和尚,雲門宗第13代傳人,禪風高古,於當世特立獨標,接引學人,手段奇巧,立意不凡,常常在平常言語中見出古德之風。老和尚的棒喝威嚴是出瞭名的,大傢都怕他,但被他打過罵過的人事後不但不恨他,反而是感恩不盡。所以,老和尚常講:“打不退、罵不退的,是佛門裡的好寶貝!”

聖嚴法師,出身江蘇貧農之傢的聖嚴法師自喻為“風雪中的行腳僧”,曾獲選“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承繼漢傳佛教禪宗臨濟、曹洞二法脈,致力“人間佛教”,以“心靈環保”為核心理念,號召追隨者“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凈土”。

本煥長老,當代中國佛教著名高僧、佛門泰鬥、禪門尊宿。長老1907年生於湖北武漢新洲,親歷晚清、民國和新中國,是見證三個朝代的世紀老人。長老修行80餘載,佈道20餘國,皈依弟子200餘萬人,法嗣弟子近千人,廣衍南宗,花開天下,實乃當之無愧之佛門泰鬥,名副其實之人間菩薩!2012年4月2日凌晨零點36分,本煥長老在深圳弘法寺安詳示寂,世壽一百零六歲。

凈慧長老,一生弘揚禪風,續慧傳燈。凈慧長老提倡的生活禪以“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為宗旨,主張“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引領無數學人走進禪門。2013年4月20日6時26分,在四祖寺安詳示寂。世壽81歲,僧臘67載,戒臘63夏。

惟賢長老,少年投身佛門,跟隨太虛大師踐行人間佛教。惟賢長老一生志大行剛、悲深願宏,弘法利生,續慧傳燈,對中國佛教事業的弘揚與發展,做出瞭巨大的貢獻。2013年2月2日凌晨4點46分,當代著名高僧、法門領袖、唯識學泰鬥惟賢長老於重慶塗山寺圓寂,世壽九十三歲。

覺真長老,兒時出傢,童真入道,幾十年如一日踐行佛法,著作等身。一生為人低調,不管什麼事,總不願麻煩別人。在他眼裡眾生平等,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販夫走卒,他對任何人都是平等沒有分別的。長老生前最愛說四句話:“低調,讓路,低成本高效率,不給別人添麻煩。

明哲長老,潛心研佛60餘載,曾提出“出傢要自利利他、福利大眾”的張,是宗教界愛國愛教的優秀代表。明哲長老將自己的畢身精力貢獻給我國的佛教事業,同時為青島湛山寺的發展作出瞭巨大的貢獻。於2012年9月16日上午7時,早課時往生。世壽87歲。

海山長老,一生歷經風雨,屢遭磨難,但終不舍佛法,戒行高潔,如勁松傲霜雪而彌堅,若清蓮出淤泥而更潔,深受萬眾景仰。老和尚儉樸一生,從不浪費,一生不蓄金錢,從不過生日,不允許四眾弟子為他老人傢祝壽,每逢生日皆以念佛度過。2013年4月24日11點23分,蒙佛接引往生蓮邦,世壽86歲

夢參長老:深山裡的一盞明燈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