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修行的基礎:做人、孝義仁、恭敬、十善業、吃虧

修行的基礎:做人、孝義仁、恭敬、十善業、吃虧

時間:2019-06-01 11:58:4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修行的基礎:做人、孝義仁、恭敬、十善業

1)儒傢值得一切出世入世人尊敬:

修行人要尊重感恩一切世間人:

儒傢溫潤平實,大凡大聖,蘊雄奇剛健於沖淡平和之中;社會傢庭婚姻調和世間怎麼能缺少基本的禮儀呢?孔傢店的倒掉是一件可喜也可悲的事情,可惜的是藏在孔傢店旗幟裡的腐朽勢力倒掉瞭,可悲的是孔聖人孟子荀子到王船山幾千年以來儒傢傳統裡一代代積累總結的精華,調和世間,和美的處事規范,準則,存心用意被五四以後的青年所忽略。

儒者需也,日用所必須的。儒傢是理想社會非常的管理者,古今中外一切管理規范中最優秀的一套法則。我們打掉的是幌子,我們的未來一定會重新撿回來,也不得不撿回來。掉丟筷子吃飯的人,一定再尋找一切筷子的替代物,除非倒退到用手吃飯。最後會發現,比較起來,筷子還真不錯。

2.懺悔以前的傲慢,

以前幾年我的智慧淺薄,依仗讀瞭點佛經卻生大傲慢。乃至看不起入世的人。(連自己的父母都要傲慢的,那個時候福薄智慧淺,不自知自己的醜惡,還自以為清高超脫高明)

閱世越深,越戰戰兢兢,處處感恩唯恐不足。

在每個工作崗位上都有很多努力奉獻的普通人,他們是真菩薩。可能不談經論教,但是都在默默承當,默默奉獻,心胸寬闊,能下人能容忍能愛人。

是我這個自以為是個初級的修行人的老師,讓我時時刻刻慚愧。

3)修行做人的基礎:

世間人、修道人不可以傲慢三教儒道釋任何一傢。自己體會:盡孝是做人的基礎,做人是做聖人成仙成佛的基礎。敬重履行孝忠義仁,是小乘的基礎(十善業,十戒)。小乘是大乘的基礎。(三車為一車,三乘為一乘是瞭義。但是凡人大多好高騖遠,不自知,藐視戒律,平實的基礎和發心,談好高深的道理)老實是智。

-

位越高,越要謙卑。

越富達,越要廣佈施。

悟道越深,越要謙虛平實。

老老實實做人做事,存心,聽佛菩薩教誨是最大的智慧最大的捷徑。

能吃虧是大福,做人做事修行都是如此。

-

六祖大師無相頌

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隻此見性門。愚人不可悉。

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

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邪正俱不用。清凈至無餘。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凈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無道心。闇行不見道。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

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見名出世。邪見是世間。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

此頌是頓教。亦名大法船。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

 

點我打賞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