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我接受凈土法門,死心塌地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
『欲貪』,就是一般講的貪欲、貪惡也。「《維摩經》曰:身孰為本?欲貪為本」。這個身,身的根本是什麼?學佛的人肯定會答末那識,末那識是身之本。末那識是什麼?我見,我見就是身。但是跟我見永遠離不開的,有我愛、有我癡、有我慢,貪瞋癡。身之本是什麼?身之本就是身跟貪瞋癡結合成的這麼一個東西,所以身是罪惡之本。聖賢教育知道這個事情,知道得太清楚瞭。這個東西你能放下嗎?不可能。所以聖賢人制的法是讓你節制,貪瞋癡可以,要有一個標準,不能太過分,過分那就造罪業瞭,這是不能不知道的。所以佛傢無論大乘、小乘,入佛門先破身見,身見不破就不能入門。小乘身見破瞭,證須陀洹果,大乘身見破瞭,十信位的初信菩薩,也就是經教裡常說八十八品見惑斷瞭,在小乘證初果須陀洹,在大乘初信位的菩薩,這真正入門,佛法入門的標準在此地。
我常講,講瞭幾十年,學佛的人要放下自私自利,要放下名聞利養,要放下五欲六塵、貪瞋癡慢,我講十六個字。這十六個字你都做到,有沒有入門?沒有,在門口。所以我常說我能帶人到門口。進門呢?進門要佛的標準,我這個標準不行。佛的標準就是五種見惑,身見、邊見、見取、戒取、邪見,這個東西統統放下,入門瞭。但是我們能把前面十六個字做到,自私自利放下瞭,名聞利養放下瞭,五欲六塵放下瞭,貪瞋癡慢放下瞭,破見惑不難。如果這十六個字放不下,見惑可不容易斷,換句話說,你入不瞭門。無論修學哪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都沒有你的分,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不斷惑能成就隻有凈宗,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隻有這一條。所以這些決定不欺騙人,自己一定衡量自己,我能不能放下?果然能放下,八萬四千法門你可以選擇,真正放不下,那隻有凈土念佛往生,除這條之外別無二路可走,這是不能不知道的。
我們學佛學瞭六十年,想想看,不行!這不能騙自己,真斷不瞭!這才怎麼樣?死心塌地念佛求生凈土,別的經都放下瞭,專學這部經,這部經保送我到西方極樂世界,其他經教我到極樂世界再學,我走的是這個路子。到極樂世界,頭一個無量壽,我有的是時間,又有修學的好環境,我相信學任何法門都不難。在這個世間,你除瞭這個法門之外,你要把時間、精力浪費掉瞭,那就錯瞭。說一句大傢容易體會的話,八萬四千法門你學任何一個法門,你沒有把握成就。你能斷煩惱嗎?你能證須陀洹嗎?你能證得初信位的菩薩嗎?你自己認真想想你就知道,你就曉得那真難,沒有把握。沒有把握的事情不幹,何必浪費時間,何必浪費精力!
凈宗念佛法門可以帶業往生,記住,那就是凡聖同居土。蕅益大師教導我們,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就滿足瞭,這是蕅益大師說的。人傢問他,你老人傢往生極樂世界證什麼樣的品位?他說我下下品往生我就滿足瞭。這是有智慧人講的話。真滿足嗎?真滿足瞭。為什麼?下下品往生,生到極樂世界,也做阿惟越致菩薩,那怎麼不滿足?在我們這個世界要做阿惟越致菩薩,難!你可以試試看。阿惟越致菩薩是什麼?不執著、不分別、不起心、不動念,才是阿惟越致菩薩。不分別、不執著你容易懂,不起心、不動念你聽不懂。什麼叫不起心、不動念,太細瞭。我們自己起心動念自己不知道,佛告訴我們,如果不起心、不動念,這個世界就沒有瞭。這個世界怎麼來的?起心動念來的。所以你隻要看到這個世界在,你起心動念沒有停止。起心動念停止,世界沒有瞭,假的,不是真的。
所有的現象都是一個波動現象,這個現象被近代科學傢證明瞭,整個宇宙就是個波動,網狀,像網路一樣,它是波動,這個一停止,全都沒有瞭。科學發現的跟佛經上講的完全相同。那太難太難瞭,不起心、不動念,六道沒有瞭,十法界沒有瞭,你看到一真法界,你生活在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那叫一真法界。換句話說,這老老實實的講,當年黃念祖他老人傢告訴我,他說在我們這個時代,學禪不但不能開悟,連禪定都得不到,像虛雲老和尚,這是最後的一個,得禪定,沒開悟;學密的,三密相應現在也沒有瞭,沒有人能做到。現在隻剩下這麼一門,就是念佛法門,帶業往生,除這一門之外,門門雖然好,你試試看,你能成就嗎?
國內我聽說有人責備我,說凈空法師隻提倡凈土法門,其他的八個宗派他都不管瞭,在罵我。我冤枉!我不是不管,我沒有能力學。我希望責備我的那些人他們去學,他們比我強、比我高,華嚴、天臺、三論、法相,他們都有本事,我沒有這個本事。我希望中國大小乘十個宗派都能夠崛起,都能夠回復,都能在這個世界發揚光大。我今天的能力,講老實話,隻有帶業往生我還能做得到,其他的我做不到。所以我告訴他,我什麼都想學,什麼時候學?往生極樂世界以後我再學。我到極樂世界學,極樂世界有壽命,就是有時間,有好老師,有好的修學環境,我能學得成功。我要在此地學這些東西,那就錯瞭,學不成功,學不成功那一定還得搞六道輪回,那不就錯瞭嗎?
所以自己,人最貴的就是有自知之明,我知道自己,知道自己的分量,知道自己的能力,超過我智慧能力的事我做不到。我也算是個過來人,年輕的時候宗門教下都學過,結果想想不行,這些大經大論我都講過,我會講,做不到。做不到,也就是說我依照那些法門,我不能瞭生死出三界,還得繼續搞六道輪回,那就錯瞭。今天什麼是大事?不再搞六道輪回,這才是第一樁大事,也就是不造輪回業瞭。輪回業不能造,地獄業就更不可以造。什麼叫地獄業?殺盜淫妄酒,貪瞋癡慢疑,這是地獄業,你敢造嗎?你看佛在這部經上,以這麼大的篇幅的經文來勸導我們,這是佛陀慈悲到極處。這一段把什麼是身講清楚瞭。身是什麼?貪瞋癡慢疑是身。
資料恭摘:凈空法師專集網站
凈土大經解演義(第五二三集)2011/8/4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檔名:02-039-0523
《華嚴經》修什麼?修止觀。我們在這之前曾經學過《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它裡面是怎麼修法?五止六觀,不是小始諸教能接受的。換句話說,那是上上根人學的,學《華嚴》才得受用,不是這樣根性的人,學《華嚴經》隻是學文字,不得受用。學《華嚴經》真得受用,念佛求生凈土,到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在凡聖土,也不是在有餘土,直接生實報莊嚴土,不一樣。持名念佛這個方法,聖人,文殊、普賢是聖人,觀音、勢至是聖人,大聖;凡夫,老太婆、老阿公、不認識字的,他能信,他真幹,臨命終時也能往生,聖凡齊收,利根是上上根,鈍根是中下根,這個法門都適合。所以末法九千年,一切眾生得度就靠這部經,就靠這個法門,真正死心塌地修這個法門,沒有一個不成就的,善導大師講的「萬修萬人去」。
「徹上」,這是舉例子說,上面,「則如普賢文殊」,這是華嚴會上二大菩薩。我們這個背景是華嚴三聖,當中是毗盧遮那如來,這邊就是文殊、普賢菩薩。學佛的同學都知道,文殊是菩薩之中智慧第一,普賢菩薩是菩薩當中修行第一,一個是解門第一,一個是行門第一。普賢菩薩用現在的話來講,真幹,幹得真徹底、真圓滿,所以談到修行,一切菩薩首推普賢,沒有不贊嘆的。他們兩位「尚發願求生極樂」,此地把他發願的偈子說出來,在《四十華嚴》第三十九卷,「普賢偈雲: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安樂剎就是西方凈土。文殊偈子意思完全相同,文殊菩薩偈子說五個字,「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我在前面曾經跟諸位報告過,我接受凈土法門,死心塌地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就是看到這兩首偈。
資料恭摘:凈空法師專集網站
凈土大經解演義(第十二集)2010/4/16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檔名:02-039-0012
-
6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