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我們的福報就是這麼損失的

我們的福報就是這麼損失的

時間:2019-06-02 18:58:5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我們最大福田,可在當代社會,孝道虧損,世風日下。

請對照以下20條《弟子規》中關於孝的定義:

1. 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應答。

2. 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

3. 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瞭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

4. 當我們做錯瞭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使父母親生氣、傷心。(君子聞過則喜,小人聞過則怒)

5. 侍奉父母要用心體貼,在二十四孝故事裡,九歲的黃香,為瞭讓父親安心睡眠,夏天睡前會幫父親把床鋪扇涼,冬天寒冷時會為父親溫暖被窩,實在值得我們學習。

6. 早晨起床之後,應該先探望父母,並向父母請安問好。下午回傢之後,要將今天在外的情況告訴父母,向父母報平安,使老人傢放心。

7. 外出離傢時,須告訴父母要到哪裡去,回傢後還要當面稟報父母,讓父母安心。

8. 平時生活起居,要保持正常有規律,做事有常規,不要任意改變,以免父母憂慮。

9. 縱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稟告。如果任性而為,容易出錯,就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讓父母擔心,是不孝的行為。

10.公物雖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親知道瞭一定很傷心。

11.父母親所喜好的東西,應該盡力去準備;父母所厭惡的事物,要小心謹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壞習慣)。

12.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們要愛護自己的身體,不要使身體輕易受到傷害,讓父母親憂慮。“。

13.要註重自己的品德修養,不可以做出傷風敗德的事,使父母親蒙受恥辱。

14.當父母親喜愛我們的時候,孝順是很容易的事;當父母親不喜歡我們,或者管教過於嚴厲的時候,我們一樣孝順,而且還能夠自己反省檢點,體會父母的心意,努力改過並且做得更好,這種孝順的行為最是難能可貴。

15.父母親有過錯的時候,應小心勸導改過向善,勸導時態度要誠懇,聲音必須柔和,並且和顏悅色。如果父母不聽規勸,要耐心等待,一有適當時機,例如父母情緒好轉或是高興的時候,再繼續勸導;

16.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氣,此時我們雖難過得痛哭流涕,也要懇求父母改過,縱然遭遇到責打,也無怨無悔,以免陷父母於不義,使父母一錯再錯,鑄成大錯。

17.父母親生病時,子女應當盡心盡力的照顧,一旦病情沉重時,更要晝夜服侍,不可以隨便離開。

18.父母去世之後,守孝期間(古禮三年),要常常追思、感懷父母教養的恩德。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須調整改變,不能貪圖享受,應該戒絕酒肉(請參考《地藏菩薩本願經》,孝子應如何給往生者修福)。

19.辦理父母親的喪事要哀戚合乎禮節,不可草率馬虎,也不可以為瞭面子鋪張浪費,才是真孝順。

20.祭拜時應誠心誠意,對待已經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樣恭敬。

如果你看完瞭,捫心自問自問,你又做到瞭幾條?如果做不到第一善事的孝道,你又拿什麼來求福報?大傢也可以留心觀察一下,凡是有 成就的人大多是孝道做的很好的,這點毋庸置疑!

希望大傢趕緊行動起來吧,最大的福田就是傢中的父母長輩,孝順他們,讓他們開心就是積累自己的福報。

南無觀世音菩薩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