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慧廣法師:修行的所依

慧廣法師:修行的所依

時間:2019-06-02 20:42:3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人身是可貴的,唯有人才容易學佛,乃至成佛。我們應該慶幸能生為人,沒有生在他處,特別是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但是,我們反省一下,這世出生為人,或許是僥幸的,並沒有深厚的善根,若是做人不小心,造瞭惡業,後世可能就會墮入三惡道去瞭。

是否可能呢?自己想想看:善根有多深厚,喜歡佈施嗎?深信助人是快樂之本,聞善欣喜嗎?具有慈悲、憐憫他人的心情嗎?或者,常會做惡事;雖然明知其不可為,但卻受到情欲的驅使,還是去做瞭?總之,看看本身的道德如何,便不難知曉瞭。

佛法以十二因緣來解說人生,人生因無明而迷惑,以至造業,隻要無明未破,我們都有可能去造惡業,也便有墮入三惡道的機會。所以,任何一個人,不管他是否學佛,隻要他不想墮入惡道受苦,想保有人身,那就非修行不可。

“修行”是佛教的名詞,在不信佛教的人來說,修行就是做人。要把人做好,不可人不人的,否則,那就不是人,而是它類瞭。現世既已失去瞭人格,後世又怎能不墮落?

那麼,要怎樣來修行呢?這真是一個大問題。佛教一切經論,所談的無不是修行,不然也與修行有關;中國佛教所以分宗立派,也是因為修行,就如大傢所知道的:參禪、念佛、持咒、觀想、持戒、修定……都是修行。由於方法太多,便會有使人不知何依何從之嘆!如果不知要領,也許修瞭一輩子也沒有什麼成就。然而,要領在哪裡呢?便是建立於:如何才能把“行”修好?使得三業清凈,不會去造惡業。

要把人做好,並不困難,隻要不違背良心。“良心”換個學術化的名詞便是“道德意識”。為什麼說:不違背良心,就能把人做好?亦即能把行修好呢?能夠反省的人就會知道,不管我們做任何事情,是善是惡,心裡都知道的。做瞭善的行為,心裡很舒服喜悅;做瞭惡的行為,心裡便顯得難過,知道錯瞭,不應該去做。在未做前,心裡也曾告訴自己,不要去做。可是,我們或許受瞭某種誘惑,也可能受到習慣性的左右,於是,便不聽道德意識的阻止,而違背瞭善良的心,還告訴這善良的心,說沒有關系,小事情嘛!把它欺騙一下,暫時收回良心的阻止。結果,做瞭之後,才讓良心來捱受難過痛苦。這心真可憐呀!修行還沒有成就的人,尚多多少少都會違背自己的良心,更何況一般不修行的人。

為什麼會如此呢?因為人們不肯直心,佛法強調“直心便是道場”,可見它的重要性。何以直心是道場呢?乃是因為:直心便是不要歪曲瞭心,順著良心而行,是就是,不是便不是;良心認為該做的,就去做,不該做的,便不可去做。心即是道,隻要心不受到歪曲,心有道,就是道場瞭。

不能直心,便會違背良心,人們都不願意老老實實的,但如果想修行有成,那就非老實、直心不可。當然,這是指內心的修養而言。如果與人相處,有時候則必須知道善巧方便,不能一味的老實,把直話直說認為是直心,這是會得罪人的。能夠順著心——道德規律,自然便不會再違背良心;不違背良心,才能修好身口意的行為,而把人做好。

摘自《生命的真相》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