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五毒月九毒日即將來臨,男女禁忌不可不知

五毒月九毒日即將來臨,男女禁忌不可不知

時間:2019-06-03 11:48:2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五月初一:五毒月九毒日即將來臨,2019-06-03五毒月到底有多毒?男女禁忌不可不知!

轉眼間,又即將到農歷五月瞭,到瞭五月,相信大傢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端午節瞭,但是,五月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禁忌你知道嗎?

在古代,五月被認為是“毒月”、“惡月”。因為這時候天氣越來越熱,雨水漸漸增多,人們很容易生病,自然界的許多昆蟲也都出來活動。人們把五月初五定為驅趕瘟疫毒蟲的日子。

民間傳說中的“五毒”是五種動物,它們分別是蛇、蠍、蜈蚣、壁虎、蟾蜍。其實,把這五種動物合稱為“五毒”,是古人的一種誤解,因為壁虎無毒,卻被認為是劇毒物。

天熱瞭,各種各樣的毒都出來瞭,蛇、蟲、蚊、蟻、蠍子、蜈蚣、蟾蜍等,還有細菌和病毒都很活躍,是容易流行疫病的時候,特別是小孩子容易被傳染。所以,我們特別要註意來預防。

農歷五月俗稱“毒月”。傳說在農歷五月初五這天,陰陽之氣相爭,陰氣勝出,邪祟、鬼魅、百毒、瘟疫將隨著酷暑的到來而慢慢猖獗,於是五月又稱為“惡月”;五月氣候溫熱多雨,有時還會乍暖還寒,所以古人也稱五月為“鬱蒸”。

五月的卦名是“姤”,五陽在上,一陰在下,當陽氣上升到瞭極點,再無可升之地,就會向它的反面轉化,陽氣漸消,不知不覺間,陰氣已從地底下慢慢滋生,天下萬物都能相遇,雌性的已經開始孕育。

由此可以看出五月處於陽極轉陰的節變之時。此時,氣溫升高,雨量增多,空氣也變得潮濕,由於有瞭適合的溫度和濕度,所以各種毒蟲、蚊蠅幼卵及微生物等進入大量繁殖期和活躍期,同時人體也極易受到濕熱之邪的侵襲而發病。

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生活環境簡陋,改變環境及醫療條件落後的前提下,農歷五月因蟲咬、中邪、感染瘟疫、精神煩躁等導致生病、死亡、意外的人陡然增加,正因毒蟲肆虐、瘴氣流行、瘟疫爆發、邪氣傷身等引起古人對這個月的恐懼,故將這個月稱之為“毒月”。

五月,人體陽氣達到最旺,火旺至極,所以陽氣外散時,內裡虛弱,不適合進行泄耗的活動,也特別容易得心臟病;此月濕熱加重,易濕熱內積,心火重,小腸積熱還引起口舌生瘡,小便短黃,大便秘結;或脾虛濕困或濕熱下註,女性易患婦科病,並伴有局部或全身癥狀的婦科病,男性易出現精氣活動受阻,所以在這個時候不容易受孕。

古人認為五月不宜行房也不是不無道理,不能全盤否認,若身體不適節制房事也是必要的。所以古代有習俗,五月讓婦女回娘傢住一個月。其中的九毒日更要慎重。

漢族民俗認為農歷五月為毒月,是最要註意的一個月份。古代漢族民俗稱毒月期間夫妻不能同房,君子應節制嗜欲,食物清淡,減少酸味,增加苦味,益肝補腎。此時節應靜養,與自然和諧平定心氣。能全月不同房,對身心都有極大的好處。

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這一天漢族民俗中有許多喝雄黃酒、帶香囊、插艾草等避邪驅毒的儀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經驗的傳承。

農歷五月俗稱毒月。很多人聽至此,一笑而過,說是迷信,中華五千年來的智慧結晶,你能瞭解多少?你不知道的事多的是,你不能武斷的說是迷信,讓我們解開其中的奧秘。

五月初五也就是端五這一天開始、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為“天地交泰九毒日”;“農歷五月十四”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這十天內,務必端容肅己,嚴禁殺生,行淫,否則嚴重傷身損氣耗精元。

當然還有非常重要的五月十三日也是禁忌,總之如能在整個陰歷五月不同房禁欲對身體修復有極大的好處。實在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天地間道法的奧秘。

《黃帝內經》中有段采用軒轅黃帝和素女對話方式,談論瞭性生活的忌日。素女說:每年農歷五月,是天地之氣交合之日,男女不可行房,凡同房者不出三年必夭亡。用什麼可以驗證呢?取白色新佈一尺,於當晚懸掛東面墻上,第二天早上觀看必有血色,切忌合房,特別是性欲重的人小心在五毒月失掉真陽,真陽一失,命不久也!

五月為天地交泰之月,陰陽混沌不分,人體臟腑氣血受極大影響,保精惜命,寧神內守,方可安然度過,反應人身,肚裡空蕩蕩,走步無力,沒有精神。

對於這種規勸,許多人是不信的,但知道後又未必敢以身試法。農歷五月十六日子夜觀天象,天呈淡紅色。子時是23時至1時,不是出晚霞的時辰,此時天色紅必有原因。人類對大自然的認識是極為有限的。

道醫講,人與宇宙為一體,人體五臟六腑皆受天地運行的影響,此時的節氣,乃陰陽相爭死生分判之時,宜從農歷五月初一禁起,戒過一月。果能色欲撙節,自可百病消除。

今人各種突發病癥,高血壓,糖尿病,心肌梗塞等,每多腰腿酸疼,脊肩酸麻,四肢無力,背心發熱,咳嗽不止,時而頭昏頭痛,時而眼花眼痛,秋冬則惡寒怕風,手足發冷,春夏則喉疼目紅,腹痛閉痧。

正當年壯之時,乃見種種不足之癥,推原其故,無不因未能節欲而來。其為病也由漸而深,由微而著,初雖所患尚小,久則釀成大病,不可不畏死而謹守於先也。多欲傷生,斷非藥餌能補,好色者恃藥以恣欲,此亡身之本也。草根樹皮之品,萬難益髓填精,其能滋補者,不過偏陰偏陽,藉以流通氣血,及氣血既虧,雖藥石亦無從補救。古雲「服藥百顆,不如一宵獨臥」,慎無恃藥可補身。

忌日與月球的運行有關,與地球繞太陽公轉有關,與地球上天氣變化有關。人在宇宙中是十分渺小的,天體的任何變化都會對人產生影響,這是已被現代科學證實瞭。中國古代的理論多靠哲學推理和統計學驗證,而不是靠實驗室裡的論證。至於古代養生學者列舉的忌日的根據是什麼,隻有靠現代人去探研瞭。

農歷五月俗稱毒月,其中更有九天傷身損氣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謂的「九毒日」。

一些修行人會在五月進行辟谷修行,這樣一個月辟谷可以修身養性,清腸排毒、減重瘦身、調節陰陽,而且還可以避開五毒月和傢人分床睡,這樣一舉多得。

以下是2019年農歷五月的「九毒日」及「天地交泰日」,請千萬謹慎這十天,甚至是一整個月。

初毒日

五月初五(陽歷6月07日)

五月初六(陽歷6月08日)

五月初七(陽歷6月09日)

中毒日

五月十五(陽歷6月17日)

五月十六(陽歷6月18日)

五月十七(陽歷6月19日)

末毒日

五月廿五(陽歷6月27日)

五月廿六(陽歷6月28日)

五月廿七(陽歷6月29日)

天地交泰日

五月十四(陽歷6月16日)

四天王巡行,夜子時為天地交泰日。

另外,還有農歷夏至、冬至這兩個陰陽大轉換的節氣的前後三天(最好是半個月)最好也是清凈獨處、敦倫閑邪。

陰歷五月開始整整一個月,希望愛惜自身的人,都遵守它,請大傢在這個月裡多多行善,念念善念,茹素戒淫,放生積德!

南無阿彌陀佛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