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弘法師:凈宗根本戒(第5集)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大傢請坐。阿彌陀佛!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凈宗根本戒」。請看《無量壽經》第三十五品,其中我們講到五惡,第一惡殺生惡,我們把上次還沒有講完的經文先念一念:
【其有尊貴。豪富。賢明。長者。智勇。才達。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積德所致。】
我們上次講到這段,意思還沒講完。這段告訴我們,我們眼前看到的大富大貴或者是大智大明這些人物,他們今生的福報都是過去生中修積得來,絕對不會偶然發生。他們所修積的善因,這裡概括成兩句,就是『宿世慈孝,修善積德』,宿世是前生,他們行慈盡孝,他們修善修德,才能夠成就這一生的福報。不僅是人天的福報要靠慈孝、修善積德才能夠成就,乃至出世間,我們希望能夠成佛、成菩薩,都要靠宿世慈孝、修善積德,這才能夠成就。釋迦牟尼佛本身就給我們做模范,他老人傢在經典裡面講瞭很多他自己本生的故事,就是宿世以來他有些什麼善因、善果,才能夠使這一生成佛道。
成佛道也離不開行慈盡孝、修善積德,在這裡我給大傢講兩個故事,都是佛陀自己過去生中的故事。在《佛報恩經》裡面有這麼一段典故,講的是在毗婆屍佛像法時期,毗婆屍佛是賢劫以前的一尊佛,那是久遠的過去。當時那個佛國土有一個波羅奈國,那個國傢裡頭有個叛臣,這個叛臣起兵造反,竟然把國王給殺瞭。國王有三個兒子,三個王子,前面兩個王子老大、老二也是被這個叛臣所殺,剩下第三王子。當時這第三王子聽到國傢起瞭叛亂,自己的父王和兩個兄長都被害,非常的痛心,而且受到驚嚇,竟然不省人事,很久才蘇醒。現當務之急就趕緊得逃跑,叛臣的軍隊馬上就打到三王子的宮廷瞭,於是他們一傢非常的慌張,就準備逃到鄰國。這個鄰國國力很強盛,希望尋求庇護,然後有機會可以舉兵平定叛臣。
三王子準備瞭七天的糧食,因為他們到這個鄰國,如果是走直路要七天才能走到,如果是走另外一條路就比較曲折,而且路不好走,那個要走十四天,當然他們要選擇走七天的路,所以準備瞭七天的幹糧。帶著自己的王妃,還有一個小兒子,那就是太子瞭,因為將來王位也需要這個太子來繼承的。於是這一傢三口慌亂之間就出逃,結果沒想到自己不知怎麼回事,就走到瞭那個曲折的道路上來,走瞭一、二天才發現自己走瞭那個長遠的路,沒有走那個近路。但是也不能往後退瞭,後退很危險,叛臣的賊兵要追來。
他們隻好一路往前趕,走瞭七天,他們備的幹糧全部都吃完瞭,底下還有七天的路程怎麼辦?當時王妃就跟王子說:「我們現在三個人,與其一起死在路上,不如就把我犧牲瞭,你們父子倆能夠平安到鄰國,還能夠替父報仇。」那怎麼做?王妃說,「夫君你就把我殺瞭,把我的肉切下來你們可以當作幹糧,還繼續充饑,能夠堅持走七天。」這個王子也沒有其他辦法,想來想去也隻好要這麼做。正拔出劍想要殺王妃的時候,小太子,這個兒子就一下抱住他父王,就問為什麼你要殺母親?父王含著淚就把他母親的意思跟這個孩子說瞭。
孩子堅決不肯,說哪裡有殺母親的道理?更何況我們還要去吃母親的肉!這天理都難容的。要殺就把我殺瞭。但是這個父王也非常不忍,「你將來要繼承王位,國傢還要靠你」。這個王子堅決的要求自己的父親說,「現在把我殺瞭,父王你在,將來還能再生太子,父親殺兒子為瞭存活還能說得過去,哪裡有說兒子要吃母親的肉這個道理!」而且建議說,「這樣,因為你現在把我殺瞭之後,這個肉留七天也會變質」。我們知道是長細菌瞭,會腐爛。所以王子說,「你先不要一下子把我完全殺死,可以這樣,每天從我身上割下三斤肉,父親吃一斤肉,母親吃一斤肉,我自己也再吃一斤肉,這樣我能夠保持我的體力,跟著你們一起走,看能不能堅持七天。」
結果最後父母兩個人都沒有辦法,隻好同意孩子的這種孝心的要求,於是就每天這父親在兒子身上割下三斤肉,做為三個人的糧食,就往前趕路。趕到第六天的時候,這孩子身上基本上大部分都是骨節,肉都已經被割掉,當然還剩下餘肉夾在骨縫裡頭。這孩子已經體力不支瞭,父母看到之後非常痛心,但是也無計可施。王妃最後說,幹脆我們三個人就一起死在一塊,我們還能葬在一起。這兒子說不可以,現在我們已經忍瞭六天,今天是第六天,我們再忍一忍,還剩一、二天就能到瞭,不可以前功盡棄。他就跟父王講,請父王把我身上的肉全部都搜刮掉,你們再堅持一、二天就能到鄰國瞭。結果這個父親忍著痛、流著淚,把他身上的肉全部都搜刮幹凈,基本上這個太子就剩一副骨架還存在那裡,你就想想多痛苦!
這個太子就不能夠再跟父親走瞭,父母兩個人揮淚告別瞭自己的孩子就往前走,這個孩子就一直鶴立在那裡,看著父王和他的母親一直遠去的身影,一直看到父母已經消失,自己就覺得體力不支,於是就倒下瞭。滿身都是血跡,血還在往外滲,就招來瞭很多的飛蟲,都撲滿在他身上食他身上的肉,就是那些餘肉、餘血,當然這是非常非常痛苦的。可是這位太子這時候生起無限的慈悲,他在倒在地上的時候還發一個願,說希望把自己身上所有殘留的血肉都施與這些飛蟲,令它們能得到飽滿,消除彼此的宿孽。
因為佛法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眾生與眾生之間不外乎就是四種緣,討債的、還債的、報恩的、報怨的,這是在凡夫的角度上來看問題。在菩薩的角度看問題根本沒有這四種緣,他隻有一種報恩的緣,所以這太子對自己的父母完全是報恩,連對這些飛蟲都是以報恩的心態。如果是凡夫他肯定不能這樣想,你這些飛蟲來吸食我身上的血,那不就是來討債的嗎,那不就是報怨的嗎?趕快要把它趕走,甚至要把它殺死。但是菩薩他的心完全是一種慈悲,願意以自己身肉、骨血全部供養給眾生,所以他就沒有那種好像受害的感覺,更沒有怨恨不平的念頭。
正因為他發起這樣的大慈悲心,當時他的願力感得大地六種震動,太陽光都被掩蔽瞭,禽獸都四處奔走,大海當時也起瞭很大的波浪。連六欲天,我們知道欲界天有六層天,所有六層天的天眾都受到瞭震動,他們都下來閻浮提,就是太子所在的地方,化作獅子、猛獸咆哮,這些都是屬於魔軍。最大的魔就是六欲天王,第六天王,他化自在天,他的名字叫波旬,是魔王波旬,他有很多徒眾,這些全都化成猛獸來嚇這個太子,要吃他。可是太子見到這些猛獸並沒有害怕,用他非常虛弱的聲音來講,說如果你們想要吃我,你們就盡可以隨意吃,我絕對不會傷害你們,你們也不要恐怖。你看太子自始至終就是用慈悲,連對魔也用慈悲,絕對不會有任何一絲毫對立的念頭,更不會去跟他對抗、跟他報復,沒有這些念頭。
這時候帝釋天天主,就是忉利天主,他走到太子跟前,向太子問:「你難行能行、難舍能舍,做瞭這麼大的功德,你將來想要做梵王,還是想要做魔王?」魔王就是他化自在天王,欲界最高層的天;梵王是不在欲界,是禪天裡的,那個境界就更高瞭,你看梵王、魔王,一切天王那都是宿世慈孝、修善積德所致。「你做這麼大的福德」,所以忉利天主都問太子,「你到底是為什麼,你有什麼動機,你是不是以後要做梵王壓在我身上?」忉利天主畢竟是凡夫,我執沒斷,所以看到人傢修這麼大的福,都超過自己瞭,可能心裡還是難免有不服,所以問他,你到底為什麼?
結果太子回答忉利天主說:「我不是想做梵王,也不想做魔王(就是我不想跟你競爭),我想求無上菩提(就是想成佛)。」帝釋天當時還不相信,「你這麼講也許隻是個空話,誰能夠信你?」就是要你拿出證據來。太子當時立刻就發瞭一個誓言說:「如果我有欺誑之心,那我身上的這些瘡(就是這種血肉,當然已經都被割掉瞭)永遠都不可能復合;如果我發的願不是虛願,那願我這些血肉立刻平復,恢復為正常。」正說完之後,這個太子原來隻是一副骨架,一下子血肉就恢復正常,變成一個跟原來一樣的人,而且比原來身色相好更加莊嚴。這個時候忉利天天王就非常的敬佩,就在太子跟前五體投地,頂禮,就贊嘆太子:「善哉善哉!吾不及汝(我趕不上你)。你精進勇猛一定能得到菩提,願你來先度我。」說完就隱去瞭,一切的魔獸也都隱去瞭。
話又說回來,他的父王和王妃趕到瞭鄰國,於是跟鄰國的國王一說,國傢政變,鄰國立刻起兵相助。軍隊又沿著原路返回,因為這個父王想要為太子收屍。走到太子那個地方的時候,竟然見到太子身色相好,跟正常人一模一樣,這父王驚喜若狂,於是這一傢人又團聚瞭。他們帶著兵回到自己本國,把叛亂平定瞭,誅滅瞭叛臣,就恢復瞭他們的國傢。
這個太子是誰?佛告訴我們就是釋迦牟尼佛自己的前生,過去生中他對自己的父母這樣的盡孝,舍棄一切,而且對一切眾生也是這樣的慈悲。他能對父母盡孝,才能對眾生盡慈悲,這個心都是同一顆愛心,而愛心的原點就在於對父母的愛,父子有親,這是愛的原點。連成佛也不外乎是把這個愛心擴展到對一切眾生,成就瞭圓滿的愛心、圓滿的慈悲,這就是成佛。所以佛法是師道,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成佛也不外乎是盡孝盡到圓滿。
下來再給大傢講另外一個故事,也是釋迦牟尼佛自己說的本生的故事,這也是講他過去生中修善積德,剛才是特別講慈孝,這裡講修善積德。什麼叫善?不為自己而為眾生,這就是善。如果有一念還為自己,善就不圓滿,善裡頭夾雜,夾雜瞭自私自利,還要為自己考量。如果不為自己考量,這叫純善,純善的功德無量無邊,它能夠幫你成佛、成菩薩。
釋迦牟尼佛在久遠的過去曾經做過一個山林裡的小鳥,這個小鳥非常的慈悲,很有愛心。結果有一天看到它那個森林忽然起瞭大火,燒得很猛烈,這小鳥當時就急瞭,因為它知道山林裡面有很多的野獸,很多眾生,這一燒起來多少眾生就要喪生瞭,所以它當時就一個念頭,趕緊救火。小鳥怎麼救火?它想瞭一個主意,水能克火,那就找水,於是它就記起來在森林不遠的地方有一條河,它要把那河水用來滅火。於是它就飛到河上面,用自己兩個翅膀沾瞭河水,然後就飛回到森林上空把它的水抖下來。當然這點水怎麼夠?於是它就拼命的來回的飛走在這個森林與河流之間,來不斷的用它的翅膀把水抖到那個森林大火上面。諸位說這樣來救火怎麼能救?最後這小鳥就累死瞭,累死瞭它還是這個念頭,要救火。這個念頭那麼樣的純,感動瞭忉利天主,忉利天主一看地球上還有這樣的一隻小鳥,這麼樣的慈悲喜舍,於是他們就用神力把這個森林大火給撲滅瞭,當然撲滅大火對天人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對他是小意思。這隻小鳥的神識也是因為這樣的善福而生到瞭忉利天。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隻小鳥的心態,它有沒有想到大火這麼大,我這麼一個小鳥的力量怎麼能夠把火撲滅,它有沒有這樣想?它如果這樣想,它肯定不敢去滅火。當時它什麼都沒想,就一味的隻有一個純一的念頭就是救火,這是眾生的災難,樹林裡的眾生遭瞭這個大難,我雖然力量小,但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所以奮不顧身。它這樣純善的心就能感動上天,這個心是能感,天人的幫助是所感,是能應。如果我們不是用至誠去感通,怎麼能夠感得天人幫助你?所以小鳥當時沒有想到自己,第一沒想到得失,「這個事能不能成?」它不想,一想肯定退心。為什麼?怎麼說都不可能,這不是凡夫凡俗之心可以理解的事情,所以它肯定是退心,這時候就不能想;也不能想自己的利益,自己會受到什麼損害,不能想這個,一想肯定嚇都嚇死,沒幹就被嚇死瞭;甚至也不想這個災難我什麼時候能救,救到什麼時候能夠完成,都不想,為什麼?你一有這種疑慮就是夾雜,心就不純,那能感的心就弱瞭。
所以我們現在面對這個地球,不正好像是森林大火一樣嗎?災難這麼多,那你現在願不願意做那隻小鳥?你說我怎麼能救這個地球災難?你看你這樣一想,你肯定救不成,當時那小鳥如果這麼想。肯定救不成。正因為它是用至誠的心,真心,真心裡沒有妄念、沒有妄想,一個念頭都沒有,感動上天,當然也能感動佛菩薩,靠佛菩薩的力量,多大的災難都能救。
《無量壽經》上講,極樂世界的眾菩薩,每一位菩薩都是「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你就想想他的神通能力有多大!他手掌上持一切世界,不是一個世界,一個世界都不得瞭。就拿我們娑婆世界來講,十億個銀河系,你把十億個銀河系放在手掌上,你想想他的威力有多大,地球這麼點災難算個什麼!極樂世界那是無量無邊的菩薩,數不清的,每個人都有這麼大的能力,但是他們都不起心不動念,你要感他才能有應。你的感就是用你的真心、你的願力,「我就是為瞭幫助世界消災免難,我念阿彌陀佛,我求阿彌陀佛」。能不能辦得成?肯定辦得成,你信心要足,效果就顯著;如果你信心裡頭夾雜著疑慮,甚至會退縮,那就很難。所以《華嚴經》上講「信為道元功德母」,這個信要非常的堅實,要有信根、有信力,五根五力第一個就是信,這是道之源,你成佛都得靠這個信。功德之母,母是指能生,就能生一切功德。這是講到宿世慈孝、修善積德。
我們再看《無量壽經》第三十五品的下面經文,下面經文是「以果驗因」,佛跟我們舉出果報來說明因,因為有果必有因。這裡面分三個部分,先講法,再講比喻,再合喻。我們來看經文:
【世間有此目前現事。壽終之後。入其幽冥。轉生受身。改形易道。故有泥犁。禽獸。蜎飛蠕動之屬。】
這段是講「三途苦果」。世間的苦果就是剛才之前的經文有講到,前面經文講「故有窮乞、孤獨、聾盲、瘖啞、癡惡、尪狂」,這些都是世間苦果。『世間有此目前現事』,我們看得到的,『壽終之後』那是三惡道的苦果,就是『入其幽冥』。幽冥包括餓鬼、地獄和畜生,這三惡道都包括在內。在黃念祖老居士的《大經解》裡頭這麼講的,「上述之因果不虛,乃世間所見之事。上舉之窮乞乃至尪狂,乃殃罰中之易見者」,這是我們能夠看得見的,叫花報,五惡五痛五燒,這個是五痛。五燒是指來世報,來世是壽終之後,「未知壽終之後其苦尤為深劇」,死瞭以後在三途裡受的苦報就更加的深痛劇烈。
我們之前有看到一個唐太宗附體的光碟,這個光碟它就給我們透露這個信息。這是唐太宗,一代英明的皇帝,貞觀之治出自他手中。可是過去因為殺人殺太多,他是個神箭手,所以在他箭下死瞭不知多少人。他年輕的時候就慫恿他父親起義,他也是很能幹,父親本來不想打仗,結果李世民慫恿,後來真的得瞭天下,讓他父親做瞭皇帝。李世民後來又因為跟這些兄弟們爭奪王位,把兄弟也殺瞭,造瞭不少業。雖然有很大的功績,但是罪業也不少。所以他做皇帝總共做瞭二十三年,造瞭很多的罪業。死瞭以後,他自己說先墮畜生道,畜生道當然也是被宰殺,還債;然後出來做人,做人之後沒多久又掉到地獄裡頭,受盡瞭苦難折磨,這是苦尤為深劇,那個苦我們人間很難想像。所以人傢問他,怎麼皇帝還會墮地獄?他說皇帝怎麼不墮地獄?做瞭地獄業就得墮地獄。他當時懺悔自己,其實他當時統一天下不需要用戰爭、不需要用武力,應該用什麼?他說可以用文化來統一天下,不用武功,要用文化。文化,古來的意思就是指文治教化。
在劉向《說苑》裡頭有句話說,「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這武功要在文化之後,你要用文化、用道德、用教育來教化人民,教化天下的人。如果有人不聽教化,屢教不改,那才用武力去懲罰他,就用刑罰;或者是對一個政府就是用革命,這是迫不得已的方法。就好像周朝,文王當時他不用武力,他是西伯侯,他治理自己的小國治理得井井有條。他用什麼?用道德、用禮義,就在他這范圍裡面實現瞭和諧社會,遠近諸侯無有不服的。當時商紂王看瞭之後就起瞭嫉妒,擔心文王勢力強瞭,自己權力就被奪瞭,於是就把文王給拘留起來。後來他的兒子武王革命,那是迫不得已,就是《說苑》裡頭講的,「文化不改,然後加誅」,因為紂王已經可以說是罪惡滿盈瞭,惡貫滿盈,人人得而誅之,所以武王起義。其實那戰爭也不用打,在歷史上記錄,兩軍一對峙,紂王的軍隊全部投降,根本不用打仗,所以勢如破竹,就把商朝給滅瞭,周朝就成立瞭。所以周朝的成立是什麼?還是靠德行,一統天下,那是讓所有的人都敬仰這個天子,這天子不是他用武力奪權的,是真正得到大傢的尊重、敬仰,一致推崇他做天子。
所以當時周朝建立之後,還是分成各個諸侯,八百諸侯,不可以搞中央集權。為什麼?你如果是這麼做,他也就不服。當時武王也是給每個諸侯分土地,所以當時周朝非常穩定,人心所向。周朝治國用禮,周公作《周禮》。《周禮》,根據方東美老教授的說法,這是最好的一部國傢憲法,它不光是法律,它裡面有道德,講仁義,用禮來治國。很可惜周朝後面的子孫沒有真正遵守《周禮》去做,如果是世世子孫都按《周禮》去做,到現在還是周朝,這是方東美老先生說的。真正的聖人他不要用武力,不殺生,不殺害生命,完全是用德行。
像孔老夫子他最佩服的是周公。周公是什麼?是做臣子的,以周公的德行學問,他做天子沒問題。你看武王是周公的兄長,武王死瞭以後把自己的兒子成王付托給周公,周公沒有自己想當天子,而是輔佐成王,把成王尊為天子,自己做臣子。盡管成王有一段時間還懷疑周公,聽信瞭讒言,懷疑周公是不是想篡奪王位?周公當時就歸隱瞭,等後來謠言止瞭他才復出。這是聖人,沒有爭的思想,隻是輔佐天子來治國平天下。所以孔老夫子他也想學周公,就希望有一個國傢能用他,結果周遊列國都得不到重用。他就不主張用武力,不用戰爭,他要用道德仁義禮做為治國的手段。如果他當時想要搞個革命、搞個起義非常容易,孔子門下三千人,個個都是有道德學問、很能幹的人,建立一個朝廷,文官武將,那是陣容強大。但是孔子沒這麼做,他就是走教學的路線。如果有人用他,他就全心全力的幫助這個國傢政府構建和諧社會;如果沒人用,他就離開,絕對不給這個國傢領導人帶來任何威脅,這就是聖人。所以孔子對顏回講,「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就是你用我,我就全心全力去行,行就是幫助你行仁政;你舍掉我,我就藏起來,你不想用,不想用我,也不要給你造成壓力,我就躲起來,歸隱。所以沒有爭的思想就不會造業。
唐太宗就沒悟出這一點,假如他當時用文化來做治國平天下的事業,他能辦得到。他父親也是很有德行的一個人,當時是隋朝的一個地方官員,好像省長這樣的一個人物,就好像商朝文王西伯侯,他是一個小國傢的王。如果當時唐太宗(就是李世民)輔佐他的父親,好好把他那個地方治理好,就像文王能夠把他自己的那個地方治理好,全國、全天下人都佩服,等於你也變成天子一樣。結果李世民受盡瞭地獄苦之後才悟到這個道理。
所以這裡講「壽終之後,入其幽冥」,這是屬於五燒,燒是比喻,火燒是劇痛。這個三惡道的業因,佛給我們總結出來,貪瞋癡,這叫三毒煩惱。貪這個因,感得的是餓鬼果報,貪心變餓鬼;瞋恚心重的人感應地獄的果報;愚癡,就是不辨邪正,真妄、是非、利害他都不知道,糊裡糊塗、懵懵懂懂做人,這種愚癡的果報是畜生道。除瞭貪瞋癡以外,還有兩個,就是傲慢和懷疑,傲慢實際上也屬於瞋恚這一分,懷疑也屬於愚癡這一分。所以有這些煩惱,這就是有三惡道的因。
我們不想去三惡道,就要把這些惡因給斷除掉,否則這裡經文上面說的『轉生受身,改形易道』,這是講輪回。黃念老在解文裡頭是這麼講的,他引用《會疏》說,「脫人身,受鬼畜等身,故雲轉生受身。四生轉變,雲改形」,就是把人身丟掉瞭,就要受鬼畜(餓鬼、畜生)等等這些身,包括地獄,地獄也有身,地獄身是化身,所以轉生受身。四生轉變,四生就是指胎卵濕化,有胎生的、有卵生的、有濕生的、有化生的,這不同的生命形式都可以互相轉變的。由什麼來支配?由業力支配,不是自己想要怎麼變就怎麼變,完全是業力支配,你造的是什麼業就跟那道感應,你所得的身形也完全是你自己過去生中所造的業力而感應得到的。所以如果是身形不好看,也不要報怨,不要怨天尤人,全是自作自受。他這裡講,例如舍瞭麻雀身得瞭狗身就叫改形,形體改瞭;又好像舍瞭人身而作狗,這叫易道,換瞭一道,從人道變成畜生道。眾生輪回在六道之中,那是無量劫的事情,我們現在不斷的就在搞六道輪回。
對於六道輪回這個事情,現在很多人還是不相信,說這是佛講的,是迷信,你有證明嗎?現在人崇尚科學,動不動就「拿出科學證據來」。那在過去確實挺難的,為什麼?你還沒死,你怎麼知道?你死瞭就知道瞭,但你死瞭就拿不出證據瞭。可是現在科學發達,對佛法的弘傳也是好事情,為什麼?科學當中證明佛法很多,像六道輪回的事情現在科學也證實瞭。我在六年前,當時還在昆士蘭大學教書,利用自己的假期在全世界各地講「因果輪回的科學證明」這個專題,至少講瞭五十場以上。我搜集瞭不少這些科學案例,都是美國的、英國的、歐洲的這些心理學傢、醫學傢、精神學傢,他們的科學成果,我做個介紹。
用得最普遍的一種研究方法就是給人做催眠。催眠實際上不是說真讓你睡著,我自己就做過催眠,它是什麼?催眠師引導你,讓你的精神高度集中,而且是放松的狀態,然後慢慢在這種似乎像是禪定的狀態,埋藏在記憶深處的一些事件就會彈出來,就是你能記得起來。這種狀態,如果你會開車,你開過遠程的,你就應該有感覺。就是你開著高速公路,這高速公路沒有任何的車,很平坦、很直,你就這麼一直按著方向盤,一直往前開。大概開個半個小時、一個小時,你的思想就開始變空瞭,你什麼都不用想,但是你對這個路況也很清楚,你心也很定,這種狀態也是類似催眠狀態。在這個時候忽然你可能會起一個什麼念頭,往往都是你記憶深處的一些事情,發生過的,用佛法的術語來講,就是阿賴耶識裡頭的種子那時候現行,因為你腦子裡是空蕩蕩的,又很清醒,它這個種子就能現行。
如果有禪定功夫的人,他始終是保持腦子空蕩蕩,就是心清凈,什麼都不想,所以他可以隨時把阿賴耶識的種子調出來,我們講這個人有宿命通。宿命通這個神通是本能,隻要你心清凈,你沒有妄念,就有這樣的一種能力。當然這些西方的醫學傢他們是用引導的方法,幫助你更快速的進入這種催眠狀態。特別是對那些心理病人,因為心理病人他總是心糾結在某一個事件上,或者某一種感覺上,這種感覺、這種陰影,一定是你過去生中的,就是阿賴耶識裡頭的那個種子非常強,可以把它很快調出來,然後幫你把這個種子修復,你的心理病癥就好瞭。
我現在給大傢講幾個案例,在一九九一年第五期的「回歸療法研究」雜志上面,這是一個心理學界的學術雜志。在美國,有位精神心理醫生,也是國際心靈回歸治療學會副主席,瑞克.佈朗博士,他發表瞭一篇文章,就講他自己做過的一個催眠案例。說有一個男子三十來歲,來找他看心理疾病,這個男子叫Kelly,凱利,是一傢公司的推銷員,一九五三年一月十九號出生,現在當然就應該快六十歲瞭。他有一種水恐懼癥,就很怕水,不敢遊泳,也不敢坐船,甚至自己傢裡的浴缸他都不敢下去,怕淹死,這種奇怪的心理是病態,結果他到處找心理醫生也治不好。因為他是推銷員,常常要去旅行,有這種心理病癥非常不方便,於是他就找到瞭佈朗博士給他做催眠。
在催眠狀態裡頭,他就回憶起自己前生,說自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美國一艘「鯊魚號」潛水艇的水兵,他把自己的名字都報上來,他叫Jim,吉姆。他說這艘潛艇是在一九四二年二月十一日,在菲律賓馬尼拉附近的水域上被日本的驅逐艦隊給擊沉的,這艇上全體的美軍水兵,包括吉姆本身都殉難瞭。這個情況,佈朗博士根據病人所描述,也到美國軍方檔案館去核實,確實有這麼一樁事情,「鯊魚號」潛水艇,那個潛水艇的名字,連死難的人當中是有一個人叫Jim的,都把它核實瞭。這個推銷員本身根本不知道這件事情的,但是他在催眠當中把這件事情說出來,而且在描述這整個過程非常的細致,這個是檔案館裡找不到的,因為當時這個潛水艇怎麼被擊沉,他們在裡頭怎麼樣的活動情況,隻有這個推銷員他自己能夠想得起來,那時候人都死瞭,你也沒辦法去查找。
他說,當時這個水兵正在艇裡的臥室休息,他們在菲律賓馬尼拉水域正在潛航,忽然就聽到潛水艇裡面響起警報,當時就一片騷亂,原來是發現前方有日本驅逐艦隊,那是二戰期間美日正作戰。日本艦隊也發現瞭這艘美軍的潛水艇,於是就發射魚雷攻擊,這第一枚魚雷就打中瞭潛水艇。當時這推銷員他在催眠過程中整個進入狀態,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說感覺到這整個潛水艇劇烈的晃動,然後這個艇裡的燈光熄瞭一下又亮瞭起來,然後整個艇內全都是呼叫的聲音、警報的聲音,亂成一片,這些船員都爭相去穿救生衣。沒過多久,第二枚魚雷又打中瞭潛水艇,這一次是打中要害,艇身破瞭個大洞,瘋狂的海水一下子湧進瞭艇艙,因為他們在潛航。結果那海水上漲得太快,這些船員還沒來得及穿上救生衣,已經被海水給淹沒瞭,所以全體的船員就這樣淹死在大海裡頭。吉姆當然是在痛苦恐懼中死去,所以前生這種印象特別深,造成瞭這一生他做推銷員還有這種水恐懼癥。這篇文章發表出來,當時也是一個轟動。
當然最著名的一位魏斯博士,在催眠的研究上面,他算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泰鬥式的人物,我曾經也拜讀過他好幾篇著作,我們師父也曾經看過,他有四本名著,我們師父講是「魏斯四書」,四篇著作。就講到其中他的一個女病人,二十七歲的女病人各種樣的心理病癥,整天想自殺,又怕黑,跟她男朋友的關系很不好,種種的這些病態,最後找魏斯博士給她做催眠,種種的這些原因都給她找出來瞭。她為什麼會怕黑?是她自己看到有一次生命是在原始時期,那個時候他們這些部落很多人都患瞭一種傳染病,這是不治之癥,凡是患上傳染病的人都要被抬進一個山洞裡活埋。當時他這個女病人,名字叫Catherine(凱瑟琳),那一生她也得瞭這個傳染病,就被這些部落的人抬到山洞裡頭進行活埋,所以她在山洞裡面一片漆黑,她說自己的感受非常恐懼,就這樣無奈的死去。所以她這一生怕黑。
還有為什麼她跟她男朋友會關系不好?她也記起來,說有一世,大概是中世紀,有一次她的催眠當中看到自己是個少年男子,就是男孩,正在參與一場戰爭,就是自己的部落跟對方的部落正在打仗,都是用矛、用盾、用弓箭這些打仗。這個少年當時手上拿著箭,腳上穿著靴子,看著這種戰爭場面心裡很害怕,正在他害怕的時候,突然被一個敵人從他身後一下子用手臂扼住他的脖子,然後緊接著用刀就刺進瞭他的喉嚨,這個男孩在死前轉頭看到瞭這個敵人的臉。她說這個敵人她知道,就是她這一生的男朋友,所以她跟她男朋友的關系就是非常難處,總覺得好像又害怕、又恨那個感覺,都是有原因的。
魏斯博士兩年前到澳洲悉尼,他也是做為一個會議的主講人之一,那時候師父老人傢還派我去參加這個會議。當時參會的有佈萊登博士,前美國宇航局的專傢,還有這個魏斯博士,專門搞催眠的。魏斯博士就在現場表演給大傢催眠,他那時候已經七十多歲,但是還是非常有活力的,著作等身,在世界上非常有影響力。我在美國教書的時候,我還記得有一次我跟他通過電話,很想邀請他來香港給我們大傢講一堂課,把他這些催眠的案例給大傢多說一說。他說不行不行,我現在兩年的行程都已經排滿瞭。到處請他去講課,所以就沒辦法瞭。但是魏斯博士他講得也是非常的好,而且我通過聽他講課,我感覺到他有學佛,因為他有提過好幾次,在演講中提過好幾次佛菩薩怎麼樣怎麼樣,還說要脫離生死,要進入涅盤才能夠免去這種輪回,還講到這個問題。
催眠是一種研究方法,還有一種方法是純粹的學術研究,就是對能夠記憶前生的人來調查。在這個領域上最著名的就數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的史蒂芬森教授,IanStevenson。他老人傢四十多年專門從事研究孩子能夠記憶前生的這些案例,他搜集瞭有至少四千多個案例,每個案例他都認真的調查,對所有的細節都不放過,來核實、證明這些確實屬於輪回,就是這些人是再來的人。當時我也希望他老人傢也來香港給我們講講課,但是他那時候年紀比較大,已經退休瞭,做維吉尼亞大學的榮休教授。前兩年過世瞭,很可惜。
他早期發表過一本著作是《二十個案例示輪回》這本書,就講到一個案例,是印度的一位女孩,這個女孩的名字叫絲娃拉特,是一九四八年三月二號出生,比我母親小兩歲,這樣的一個年齡。當時她傢是住在印度叫盤那的城市,這個女孩四歲的時候就能夠敘述自己前生的遭遇,這不是催眠,她現前就知道。通常孩子沒有受污染的時候,他的前生記憶比較明顯,長大就沒有瞭。她自己說,自己前生在印度另外一個城市叫凱蒂利,自己是一個叫帕沙克傢族的母親,她說她自己有先生,還有兒女。然後有一次她的父親帶她經過這個城市的時候,她就覺得非常熟悉,就說:「爸爸,這個地方我很熟,我帶你到我傢去坐一坐,去喝喝茶。」父親覺得莫名其妙,說我們傢不在這。「不是你傢,是我傢。」於是就帶著她父親很順利的找到她前生那個傢,然後竟然能夠認出她傢裡的很多人。
這個案例,史蒂芬森教授跟印度的一些教授們就來查證此事,對很多細節進行調查研究,確實證明這絲娃拉特講的是真實的。她說自己是這個傢裡頭的母親,名字叫比亞,這是核實瞭。然後她說她自己留下兩個兒子,她是一九三九年去世,結果一核實,確實這個老母親是一九三九年去世。當時這個先生還在,兩個兒子也在,因為她是一九四八年出生,到四歲的時候是一九五二年,這個老母親過世才十幾年,十三年,就回到傢瞭。於是這些教授們就進行測試,對絲娃拉特來測試,把她前生兒子領來,就問她這個兒子叫什麼名字,這個小女孩脫口而出,這個兒子叫Murli,就是邁利。這教授就故意試探她,就說這不是Murli,這是另外一個人,你認錯瞭。結果絲娃拉特一點不受幹擾,堅持說這就是我的兒子,他名字就是邁利。然後更有趣的是絲娃拉特這小女孩,四歲,竟然說出她前世跟她先生的一段隱私,這是別人都不知道的。是說什麼?她的先生曾經拿過她的私房錢一千二百盧佈,還沒有還給她。結果跟這個先生核實,先生後來承認,這個事連他兩個兒子都不知道,這就是又證明瞭。可見得欠瞭債不能不還,你欠瞭多少錢,你看債主都找上門瞭。
還有個奇怪的事,就是這個女孩說自己是一九三九年去世,可是她這一生是一九四八年出生,那中間有九年的時間,這個時差怎麼來解釋?經過詢問,這小女孩又自己說出來,說她那一世做母親的時候死瞭,一九三九年死瞭,然後她的靈魂又投胎到孟加拉國的一個傢庭裡頭,也做一個小女孩,結果這小女孩九歲就死掉,然後就來到這一生。教授們又去核實,一直按照這個女孩所說的地點找到瞭,找到她的那個村莊,然後去調查,果然有這麼一傢,有這麼個小女孩。而且絲娃拉特這個女孩,她很會跳一種孟加拉的舞蹈,邊跳還邊唱,唱的又是孟加拉的歌,這個歌詞還有孟加拉語,她的父母是不知道的,不懂的,也不知道是誰教她的,她說她也沒人教,自己就會。後來發現原來是她前一世,在孟加拉的那個村莊裡,這些村民們就很喜歡唱這種歌和跳這個舞蹈。這個是非常明顯的例證,史蒂芬森教授給我們證實,確實輪回不假,真有。
史蒂芬森教授還有另外一個英國的案例,是講到兩姊妹,這兩姊妹一個叫吉蓮,一個叫簡妮佛,是雙胞胎,她們都出生在一九五八年十月,在英格蘭的一個城市叫做赫克斯漢。這雙胞胎姊妹在兩歲多就開始經常提到她們自己已經去世的兩個姐姐。確實她們上面有兩個姐姐,這兩個姐姐是一九五七年五月五日在一次車禍當中同時死亡的,這姐姐當時十一歲,妹妹六歲。姐妹倆這樣去世,當然給父母造成沉痛的打擊,父母就非常思念自己的女兒。結果到瞭一九五八年,就是第二年的年初,這個母親就懷孕瞭,懷孕之後這個父親也不知道從哪得到的靈感,就堅持說這個母親懷瞭雙胞胎,而且肯定說這雙胞胎就是這死去的兩個女兒再來。當時醫生給她檢查身體,說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你懷的是雙胞胎,但是父親仍然堅持確信這是雙胞胎。果然最後真的是雙胞胎,這兩個女兒又來瞭,而且投生到同一個父母。
這兩個女孩出生,因為前面兩個姐姐的玩具很多留下來瞭,依然還是用回這兩個姐姐,實際上就是她們倆自己的玩具。在父母沒有任何暗示的情況下,這兩個女兒,就是雙胞胎姊妹,每個人拿回自己各自的玩具,就是前世留下來的玩具,各自拿回自己的各自玩具;然後各自分別給自己的玩具起名,譬如小娃娃叫什麼名,起的名字完全跟她前世(這兩姊妹)起的名字都是一樣的,她這個記憶非常的明晰。而且她能夠非常明確認出自己前生的學校,因為那個姐姐是十一歲,妹妹是六歲,已經上學瞭,她們都很知道學校在哪裡。這一生四歲,她們沒去過那個學校,竟然就能很知道。而且到瞭那個學校,都是非常熟悉的找到她們喜歡去的那個地方,她知道哪裡是有可以蕩秋千的地方,哪裡有玩什麼的地方,她都知道。
而且還有個細節,就是這個妹妹,雙胞胎這個妹妹,和她姐姐學寫字的時候差異很大,姐姐學寫字拿一支筆,拿支鉛筆一下子就會拿瞭,而且一下子就會寫,可是這個妹妹一直都不懂拿,隻能拿著拳頭來握筆。這父母說,當時前面死去的這兩個女兒,老大十一歲,她已經會寫字瞭,可是老二就六歲,剛開始學寫字,還不會寫,經常也是拿著拳頭握著筆,習慣都是一樣的。更有不可思議的是,這雙胞胎姊妹身上都有兩處胎記,就是出生與生俱來的皮膚上的胎記,大小和位置跟死去的兩個姐妹身上的兩處胎記是相符合的,這一處是在前額靠鼻根的地方,一處是在左腰部。所以這是非常明顯的證明,確確實實是輪回再來的,因為沒有任何其他的解釋理由。
其實關於輪回的記載中國歷史上也不少,即使是歷史上很有名的人物,他們的這些案例也都有記載的。譬如說明朝一位著名的理學傢王陽明先生,大傢眾所周知,他也是一位再來人。記載當中是這麼說的,說王陽明先生有一次到瞭江蘇鎮江金山寺去朝拜,到瞭寺裡頭,他就看到這裡面一草一木似曾相識,他沒有來過這個地方,就好像很熟悉。信步遊覽,就看到瞭一間關房,這個關房門是緊閉的,上面還貼著封條。他看看這個房間怎麼這麼熟悉?就感覺到這個房子應該是過去自己住的地方,就要寺院的法師們幫他打開這個房門。法師不同意,就說這裡頭是供著我們一位老祖師五十年前圓寂留下的肉身,肉身沒壞,不能隨便給人參觀,要保存好。
王陽明先生一定要求要進去看,因為畢竟陽明先生是很著名的人物,他這樣的祈請,最後法師們沒辦法,隻好給他打開這個關房門。他就進去瞭,進去一看,他就肯定自己是過去生在這裡住的。就看到這個肉身,老師父的肉身還在,陽明先生看,怎麼有點像自己?扭頭一看,竟然發現墻上還留著一首詩,是這位老和尚在圓寂之前寫在墻壁上的。這首詩是這麼寫到,「五十年後王陽明,開門猶是閉門人。精靈去後還歸復,始信禪門不壞身」,老和尚五十年前走前寫下來的。這老和尚都已經修出神通,預知未來,他能預見到自己來生就是王陽明,所以他寫上五十年後的王陽明,自己叫什麼名字都寫上瞭,開門的就是以前閉門的人。精靈去後,精靈就是指我們的靈魂,就是經上講的「魂神命精」,就是我們的神識,神識去瞭以後還回來。始信禪門不壞身,就是佛門裡面講的輪回確實是不虛,你看這肉身還坐在那等著,自己來世的身還回來,這很有意思。
所以王陽明先生這一生有這麼大成就,他是屬於什麼?尊貴、豪富、賢明、長者、智勇、才達,這種人物。他尊貴,他做大官,他能文能武,文武雙全。文,他是理學大傢,他所創立的儒傢學派,陽明學,或者叫心學,他是跟佛法講得非常相似的。他解釋《大學》,我在講《大學》的時候特別引用他的一篇文章叫「大學問」,他講的「致良知」,良知人人本有,就是你要把它恢復起來,這跟佛法講的是一樣,自性本有,你要回歸自性。他跟朱熹朱夫子講的理學就不同,理學是往外探求、窮理,格物窮理,往外去探索真理的;但是陽明先生說應該往內求,這心學跟朱熹的理學,這兩個可以說幾乎是可以相抗衡的兩個學派。
蕅益大師在註解四書裡面,很多引用的陽明學派的觀點。原來他是過去生中的大修行人,你想想他能夠修到預知時至還不止,能夠預知到自己以後未來是誰,什麼時候再回來,這個功夫瞭不得!自己坐著走,肉身還留在那,那哪是普通人?所以這也證明瞭他是宿世慈孝,修善積德,他修定修慧,有這等功夫。所以這世間凡是有大成就的人,過去都是大修行人,否則他沒有這樣的福報和智慧。蔣介石就是最佩服王陽明,在臺灣臺北市那邊還有個陽明山,專門等於是紀念王陽明先生。
在西方有些名人也屬於再來人的。這裡也講一個小典故,大傢可能記得很久以前,有個片子叫「第一滴血」,是史泰龍主演的,這是一個暴力片,我是沒看過,但是當時是很風行的。史泰龍當時他也做過催眠,也能回憶自己的前生,他說自己,他回憶瞭自己好幾次的人生,他說他有一生是做過拳王,都是暴力型的拳王,他是在一次拳王爭霸戰中被對方打瞭致命的一拳,最後不省人事一命嗚呼的,這個事實發生在一九三五年,就是史泰龍出生的十二年前;史泰龍另外還有在催眠當中回憶自己曾經在十八世紀的法國做過一個人,這個人當時要反叛,法國當時也很黑暗,結果他反叛就被抓起來,後來斬首瞭;另外還有一世,曾經在南非一個富裕傢庭裡面的一個人。他有好幾次的輪回的記憶,這都屬於改形,改形易道,身體變瞭。這些案例都是人變成人的案例,改形沒有易道,易道是連六道裡的道都改瞭,做人的變成畜生,畜生的變成人,叫易道。
催眠的案例當中也有這種易道的案例。美國一位人類學傢馬裡奧博士,他曾經對一位三十多歲的男子做過催眠。這位男子他有一個什麼心理病態?就是總覺得自己很孤獨、很寂寞,很喜歡交朋友,而且跟大傢Party他就樂在其中,而且大吃大喝,所以導致他非常胖。他又不能停下來,無論做什麼樣的努力,都沒有辦法抑制自己跟人Party、跟人吃喝的那種沖動。後來找馬裡奧博士給他治療,用催眠來治療,結果就發現他前生竟然是一條海豚,在大海裡的海豚。他說他那一生是一條年輕的雄性海豚,跟著海豚群一起生活,因為它很有智慧。反正都是他在催眠當中講的,這個海豚很有智慧、很聰明。有一次,它就感覺到有一群鯨魚,這種鯨魚是海豚的天敵,大概應該是屬於殺人鯨,這群鯨正在向海豚遊過來,準備向它們襲擊。而海豚群這些成員都沒有感覺,還在那吃喝,還在那裡搞Party。這個年輕的海豚就提醒它們,警告它們趕緊要跑,結果海豚群都不予理會,依然故我的在那裡玩樂。那沒辦法瞭,這隻年輕的海豚隻好自己獨自遊走,就避難去瞭。後來果然這群海豚就全部被吃掉,剩下一條孤獨的海豚,非常寂寞的在這海裡頭遊,最後死去。由於這種寂寞的心態,這種孤獨的心態當時印象非常深刻,這一生成為他的心理陰影,所以做瞭人非常渴望有伴侶,這麼一個問題。
還有一位女醫師是美國人,收入是非常豐厚的,但往往是入不敷出,為什麼?因為自己非常喜歡養馬,把自己所有的收入都放在養馬上,對馬伺候得非常周到,而自己控制不瞭這種沖動。有一次做催眠的時候,她發現自己前生竟然也是一匹馬,而且這匹馬是很有福報的馬,它的名字叫珍納第,它是一匹賽馬。就像我們香港,我們樓下就是賽馬會,投註站,它是這類馬,所以是萬人矚目的,當時是一九二0年代,它在美國南方各個州出賽,還頗有名氣的一匹馬。這匹馬死瞭以後就做人,就當瞭這個女醫生,所以她這一生就很愛馬,收入都拿去護持馬去瞭。在催眠案例當中,有很多都是動物變成人的,像有過去做過大蟒蛇,有過去做過響尾蛇的,有過去做過黑豹的,這些案例都有,我這裡就是舉出幾個來證明佛在經裡講的改形易道,現在有科學證據。
還有一個案例是瑞士的,都是西方的,現代的。在貝恩市有一個大學教授叫法蘭茜絲.史貝克,她是女性,她四十九歲那年丈夫去世瞭,結果她為瞭解脫寂寞,就買瞭一隻鸚鵡,這隻鸚鵡非常的通人性。她是用郵購的方式購買的,就是丈夫死瞭之後大概一段時間,她就買瞭這隻鸚鵡,鸚鵡也是一隻很年輕的鸚鵡,鸚鵡學舌,它很快就學會講話。但是這隻鸚鵡它不同的地方是,它不僅會學人語,它會自己組織語言講話,跟人差不多。說它自己叫艾米,這個艾米是誰?就是她先生的名字,這很奇怪,而且這個鸚鵡竟然能說出他們結婚的日子是五月二十五號,這些簡單的詞它都能講。後來經過多次的證明,這個女教授就堅信這隻鸚鵡就是她的先生,於是就常常拿出過去跟她先生一起照的照片,跟這鸚鵡一起分享,回味一下過去的生活,這個女教授她也就不寂寞瞭。
後來因為她是教授,她喜歡研究,就請瞭大學的一些專門研究這類的催眠、輪回、生物學的這些教授來給她做印證,大傢都最後證實,這隻鸚鵡應該就是她的先生又再來。因為什麼?他說鳥的腦袋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可能自己組織這麼多的語言、整合這麼多的信息,還能自己說出來,所以這隻鸚鵡不是普通鸚鵡,肯定是她的先生。這是什麼?有緣,這先生死瞭以後還回來,但是已經改形易道瞭,不再是她先生的模樣,以鸚鵡的形式出現。這是墮到畜生道,畜生道的因就是愚癡,為什麼愚癡?因為沒有接受到佛法,不明白宇宙人生真相,所以一輩子就糊裡糊塗的過完瞭。但是很有福報,雖然改形易道,還能夠感召到一起來團圓。
這裡講的『故有泥犁、禽獸、蜎飛蠕動之屬』。泥犁就是講地獄。蜎飛蠕動這是指動物,蜎飛是指飛蟲,蠕動是指爬蟲,這些小生命都是有神識,過去生中有可能都做過人,隻是它現在展現出這種不善的果報,那過去都是因為造作瞭惡因。所以我們對於小動物都不可以看輕,你怎麼知道它不是你的父母、兄弟、朋友?見到面都是有緣人。特別是什麼?在一傢裡生活的蟑螂、螞蟻,過去生中都是有緣人。就像這個鸚鵡,它能回到傢裡,那是她先生。那個螞蟻、蟑螂,你怎麼知道不是你的先生、你的太太,或者你的父母、你的兒女?極有可能。俗話講,「不是一傢人,不進一傢門」,進到一傢門就是一傢人,所以我們怎麼能夠殘害它們?殘害它,那恩變成怨,報怨起來,就是冤冤相報沒完沒瞭。
在歷史上也有這樣一個著名的故事,也是明朝一位大儒叫方孝孺,是明朝一代名臣、忠臣。方孝孺是什麼?他是被朱棣給殺死的,而且不僅把他殺瞭,把他的十族都滅瞭。十族是什麼?就是一般講九族再加一族,這一族是自己的門人、學生,跟他有關系的統統都殺掉,這是歷史上最殘酷的一次懲罰。方孝孺簡單介紹一下,他是跟明太祖朱洪武開創天下,太祖死瞭以後,他又協助太祖的孫子叫朱允炆,就是後來的明惠帝,他是明惠帝的一個忠臣。
方孝孺在沒有出生之前,他的父親為瞭選一個風水寶地,就在山上到處找,就想建一個祖先的墳墓,結果找到一個地方很好。當天晚上他父親就做瞭個夢,就夢見一位穿紅衣服的老人向他來禮拜、哀求,說你所選的風水寶地,其實就是我住瞭很久的地方,我可以把它讓給你,不過請你給我三天時間,因為我有一大傢族的人,幾百條生命,需要一定時間我們搬遷,等我們三天之後搬走瞭,你再在那裡造墳墓可不可以?如果你能答應我,我一定來報答你的恩情。結果紅衣老人恭恭敬敬的求瞭三次,這父親也答應瞭,在夢裡。老人也就非常歡喜,走之前還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三天之後再挖掘那個地方,然後禮拜而去。方孝孺的父親夢醒瞭,想想這夢很真實,但是因為他沒學佛,他不相信這些神奇的東西,特別是學儒的,好像這些屬於光怪陸離、怪力亂神的東西,他就覺得沒這個事情,所以他就想,該挖還得挖。第二天正好是黃道吉日,所以他就開工瞭。這一挖地,結果就發現地下有個大洞,洞裡頭有好幾百條的紅蛇在那裡。結果他父親就下令這些工人,放火把這些紅蛇全部燒死。當天晚上,這父親又夢到那個紅衣老人,滿臉的怨恨,哭著來跟他講,說我誠心哀求你,讓你給我三天時間,你竟然還把我的子孫八百多口全部燒死,你滅瞭我的族,我也要滅你的族!
結果後來父親生瞭方孝孺,方孝孺他的舌頭很尖,就好像蛇的舌頭一樣,這是他特別的地方。長大成人之後,學問也特別好,官一直做到瞭翰林學士,而且很忠義。因為他輔佐明太祖,明太祖死瞭以後,明太祖的另外一個兒子是在北方做王,燕王,這是封的。因為明太祖把帝位傳給瞭孫子,沒有傳給兒子,燕王心裡就非常不滿,於是就要奪取王位,也就是要把他的侄兒推翻,自己做皇帝。燕王也是特別有本事,於是他就帶兵南下,就一直打到瞭當時的首都南京,所有的文武百官最後都投降瞭。燕王當然他就準備詔告天下自己做皇帝,這個詔書誰來寫?一想,當時學問最好的、最受天下人尊敬的就是方孝孺,所以就叫方孝孺來寫這個詔書,這樣能夠服眾。結果沒想到方孝孺他不僅不寫,而且當著燕王的面就罵他,說燕賊篡位。這下把朱棣就惹火瞭,惱羞成怒,就問他:你不怕我滅你九族嗎?方孝孺義正辭嚴,你滅我十族又怎麼樣!燕王那時候是憤怒到極點,立刻就下令滅方孝孺十族,不僅是親戚的九族全部給殺死,那是腰斬,而且是連門人都不放過,總共殺瞭八百多條人命,這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慘案。那八百多條人命,實際上跟他父親當年燒死的八百多條蛇數量相當。
那方孝孺是誰?我們現在就清楚瞭,就是那個紅衣老人,就是蛇的頭。這個蛇也是很有本事的蛇,恐怕都修成仙瞭,他為瞭復仇,你看投到瞭方傢,真的把方傢所有的族人全部滅盡瞭。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殺人償命,殺任何的生命都要償還,所以殺業怎麼能造?現生要受五痛之報,來生要受五燒之報,死瞭以後還要墮到泥犁(就是地獄)、禽獸(或者變成動物畜生、蜎飛蠕動),都是要酬償命債。這些命債,那都是半斤八兩,今日吃它半斤,來生還它八兩。所以我們稍微冷靜一點,細心來觀察,眼前現在人所造的這些殺業,我們就知道瞭。所以冤冤相報就在眼前,現在報紙上幾乎天天都登這些事情,有兒女殺父母的,有學生殺老師的,都是過去生中的惡緣,這一生來酬報,所以豈能夠不敬畏,怎可以做殺生害命的罪業?對一切生命我們都要尊重、都要禮敬。今天時間到瞭,我們就學習到此地。有講得不妥之處,請諸位大德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傢。阿彌陀佛。
資料恭摘:凈宗根本戒定弘法師主講(第五集)2012/2/12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檔名:57-068-0005
-
6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