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小和尚眼中的寺廟生活51:損毀的架子

小和尚眼中的寺廟生活51:損毀的架子

時間:2019-06-03 16:30:1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天明寺的後院有間雜物間,平日很少用到的物品都在放在裡面,有時寺裡有東西損壞瞭,總是舍不得扔,也放在裡面。
損壞的木魚,會想著哪天也許修好瞭還能用,便把它們堆放在雜物中間。
缺瞭腿的小板凳,會覺得上面留著太多的回憶,明知道以後再也用不上,依然藏在雜務間裡。
摔成兩半的雕花木框,也覺得雕花動人,既然找不到留下的理由,也找不到非要丟棄的理由,還是放進雜務間裡瞭。
就這樣今天一件明天一件,日積月累,雜物間的東西越來越多。
東西多瞭,拿起東西也越來越不方便瞭,有時候想用一些平日很少用到的物品,但也因為外面堆放的雜物太多而拿不到,不得不放棄。
因為怕黴雨季節物品返潮,所以雜物間裡放瞭個木架子,架子分成四層,開始的時候我們把一些小型物件堆放在上面,後來東西多瞭,就隨手堆砌瞭。
終於有一天,雜物間裡滿是雜物的木架子轟然倒塌,雜物間裡的物品全部倒塌在一起。
師父們終於下定決心要進行一次清理,寺裡的人把雜物間的東西,一件件移到院子中間,居然堆瞭很大一堆,有破瞭的蒲團,裡面棉絮已經剩的很少瞭;有被香燭燒出洞的絨佈桌佈,顯得也沒有什麼用處瞭。
清算盤點一下,真正有用的東西,隻有十分之一而已,大部分東西都是毫無用途的垃圾。決定徹底的清除掉這些垃圾,咨詢瞭平日負責運送寺裡垃圾的施主,他的車子也放不下這麼許多東西。
戒嗔和幾位師兄隻得借瞭他的工具專程去山下,運送這些垃圾,忙碌瞭一整天,雜物間終於變的空曠,新做的架子放在其中,再放些物品,也不顯得凌亂瞭。
我們是否總為自己的缺點找理由,不肯放棄呢?那麼我們的陋習就會像雜物間的那些毫無用途的垃圾一樣越積越多的,甚至掩藏瞭一些自己的優點。
真的要等到損毀瞭一個木架子的時候再去大動幹戈的亡羊補牢嗎?這顯然不如當初每次隨手丟棄一點來的方便吧。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